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大數據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大數據
關注
再論《個人資訊保護法》的六大關係
許可:在權利不足以制約權力之時,個人資訊保護機構亟待發揮獨立第三方的「權力制衡」功能,監督其他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2020年10月26日
科技巨擘們還能風光多久?
福魯哈爾:新冠疫情期間,爲抗疫做出貢獻的科技巨擘們似乎勢不可擋,規模變得更大。這正是爲什麼它們最終將受到遏制。
2020年7月16日
歐盟承認實施GDPR有難度
官方報告透露,生效已兩年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被證明難以實施,而且給中小企業和那些開發新技術的企業帶來特別沉重的負擔。
2020年6月24日
人臉辨識的雷池之界
許可:在數位化社會,人臉資訊一旦被蒐集就可能被永遠儲存。隨著時間流逝和資訊控制者更迭,這些人臉資訊被洩露、濫用的風險不可避免。
2020年6月23日
防控疫情不只需要大數據
邰蒂:「自上而下」的大數據工具與「自下而上」的文化分析相結合時效果最佳,防控疫情需要將醫學、社會科學和數據科學結合在一起。
2020年5月28日
我們該把健康數據交給谷歌嗎?
谷歌有意徹底改變醫療保健行業,海量數據使這家搜尋巨擘處於獨特的有利地位,但它將需要說服患者交出一些最敏感的個人資訊。
2020年5月25日
中國的「健康碼」如何影響人們出行?
蘇琳:疫情下中國的接觸追蹤系統被外界視爲透過數據大規模地規範人們,但從用戶反饋來看,這套系統並非萬能。
2020年5月6日
數據規則:構建數字經濟之制度基石
蔡雄山:數據作爲一種新型生產要素被納入《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是一個劃時代的決定。
2020年4月23日
該怎麼看拐點?數據科學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應用
來源:除了確診率、疑似病患人數、死亡率等疫情指標,還有很多資訊能帶來幫助。我們也要冷靜思考拐點過後的工作。
2020年3月6日
科技巨擘不應尋求扮演政府角色
沙克:大型科技公司應對自己治理的領域負責,而不是扮演政府。它們應依據法治和民主原則確立使用條款和標準,並允許獨立審查。
2020年2月27日
從聯想最新財報看「楊元慶悖論」
黃河:在全球市場持續不被看好的情況下,PC巨擘們依然會獲得成長,因爲未來PC將是不可或缺的新式生產力工具。
2020年2月26日
如何保護我們的個人數據?
福魯哈爾:對數據的收集、分析和「圈地」正在從搜尋、電子商務和社群媒體擴張到經濟的其他各個領域,個人數據保護刻不容緩。
2019年11月25日
科技巨擘之變:從烏托邦到反烏托邦
福魯哈爾:矽谷公司已經從滿懷激情的創新者變爲了監控資本家,但目前正在出現的三個變化將影響這些巨擘以及我們所有人。
2019年11月6日
麥肯錫將開店銷售內衣和化妝品
這家門店位於明尼阿波利斯郊區的一個購物中心,旨在測試相關技術的有效性,以幫助零售商在亞馬遜時代保持實體商店的相關性。
2019年9月27日
Facebook50億美元的教訓
許可:從2018年起,「科技抵制」潮流逐漸取代了對數字經濟的樂觀主義和烏托邦想像,Facebook的重罰不過是其中浪花一朵。
2019年8月6日
GDPR推行一週年 亟需改革
希沃:GDPR生效一年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該法規存在缺陷並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正在對企業、消費者和創新造成損害。
2019年7月4日
從傳統產權到數據產權
許成鋼:以人工智慧爲標誌的第四次產業革命已悄然而至,它帶來一個全世界問題:當私隱成爲一種數據,當數據成爲一種資產,我們該如何保護它?如何使用它?
2019年7月3日
從大數據看中國都市圈人口遷移
沈建光:中國城鎮化道路已經呈現出明顯的集聚效應,以中心城市爲中心,向周圍輻射構成都市圈悄然形成。這與發達國家的城市化之路不謀而合。
2019年5月22日
小心AI帶來的戰略決策困境
希爾:一篇發人深省的新論文提醒管理者注意人工智慧的侷限和風險。如果他們將太多決策委託給機器,他們將失去創新和承擔風險的能力。
2019年8月7日
數據時代需要新型機構
滕尼森:我們希望把數據用於各種用途,但又擔心個人數據被不當使用,因此社會需要爲這個數據時代成立新的機構。
2019年5月5日
科技巨擘應爲數據買單
福魯哈爾:若美國規定按50%支付數字分紅,到2022年,四大類數據收集者將向每個使用網路的美國人支付308美元。
2019年4月22日
訓練演算法需要每個人的努力
桑希爾:我們應該轉向那些從設計入手保護私隱的服務,刪除那些依賴過度監控的程式。
2019年2月13日
不要盲目相信數據
桑希爾:離開具體背景,數據往往具有誤導性。對於從數據中可以合理得出哪些推論,我們必須非常謹慎。
2019年1月3日
芝麻信用評分有用嗎?
芝麻信用分並沒有被用於幫助消費者獲取信貸,批評人士也越來越質疑芝麻信用能否被用來準確評估個人行爲。
2018年12月21日
熱門文章
1.
中產該買個人養老金嗎?
2.
倒下的極越和正在上演的新能源車企大逃殺
3.
2024年末思考:對中美經貿關係的展望
4.
比亞迪的委屈和應得
5.
川普第一任期加徵關稅推升美國通膨了嗎?
6.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要政策取向和變化
7.
仇恨政治與民主黨的失敗
8.
中國國際教育將迎來最壞但也是最好的時代
9.
「美國契約」現狀考察之一:族羣態度及其政治影響
10.
從「拉美陷阱」親身觀感探索跨越之道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