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片星空 - FT中文網
另一片星空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新加坡疫情下的生活筆記(3.24):資訊透明剋制恐慌

徐海娜:新加坡人更傾向於相信政府,一是政府的資訊透明度高,相對能夠贏得民衆更多的信賴,二是政府對輿論的響應速度,令誤導人的言論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
2020年3月24日

新加坡疫情下的生活筆記(3.23):「外封」會是一個轉折點嗎?

徐海娜:這項類同於「封國」的邊境管制措施,就像是一個轉折點。最掉以輕心的人都開始願意做出自我限制,我們的生活也許會因疫情而有很多不同。
2020年3月23日

沒有安全感,不僅是因爲疫情本身

徐海娜:當一個人無論是染上疫病還是處於疑似狀態,都覺得說出來是安全的,至少會被人道和公正對待,那麼他一般不會隱瞞。
2020年2月3日

寒假,孩子們值得「真正擁有」

徐海娜:未來的不確定性要求人們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如果在童年便耗盡了熱情,只把學習當成一種苦役,如何指望將來仍有學習的渴望呢?
2020年1月14日

面對未來, 「核心素養」是否足夠?

徐海娜:近年源自歐美的「21世紀核心素養」等名詞風靡,成爲很多國家制定教育政策的基礎。然而如此培養的學生是否有足夠的能力面對未來挑戰?
2019年12月16日

青春期叛逆的真相:他們成長了,而我們沒有

徐海娜: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發現了成人的「不好」,還發現父母老師並不想改變,而只想改變他們,而因此更爲叛逆乖戾。
2019年10月21日

閱讀,令你心裏有世界,眼中有他人

徐海娜:在閱讀上不要單純追求數量,而是要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咀嚼和消化,去體會複雜的情境和情感,這樣他們日後纔不至於變得情感粗糙和審美無能。
2019年9月2日

在「後真相」時代,該如何教孩子們獨立思考?

徐海娜:在這個事實可以被人任意裝扮的「後真相」時代,我們該怎樣回應孩子們的疑問,該怎樣教育他們構建和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2019年8月22日

爲什麼學生越來越難教,老師越來越難當?

徐海娜:我想就這一普遍困惑,結合社會現象,從特殊教育設計、課程結構、家教趨勢,以及教師心理等角度談談看法。
2019年7月24日

辱罵學生的老師受罰之後,值得思考的兩重矛盾

徐海娜: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孩子「難管」,卻很少認真思考一下爲什麼「難管」?他們成長在現代社會,父母和老師從小教育他們要文明,而文明的要義首先就是「平等」和「自由」。
2019年7月15日

再議志願:學生如何具備知識和視野去理解未來的職業

徐海娜:學生如果要具備對未來職業的認識,必須從小就接觸。這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想從親身呆過的香港、美國和新加坡三個地方的所見出發,談談我的看法。
2019年6月16日

高考後的志願抉擇,個人意願到底重不重要?

徐海娜:在這件中學階段最後的「人生大事」上,幾乎所有人都在從他人評價的角度給意見,而沒有看到有人提及學生自己的興趣和意願。
2019年6月12日

參與童年者,請對孩子持最大同情

徐海娜:現實中的兒童處在成年人各種以教育之名的控制之下。參與他人童年者,只有對兒童持有最大的同情,才能真正建立和兒童的積極互動關係,使教育真實有效地發生。
2019年5月29日

體育課真能讓孩子愛上運動嗎?

徐海娜:中國的教育體系一向重視體育,但學校裏的體育課是否真能培養起孩子對運動的熱情,卻要打個問號。
2019年5月15日

預防青少年自殺,要先解決兩個問題

徐海娜: 我想談兩方面感受,一個關於人生價值和意義,另一個關於如何有效與青少年溝通。父母子女一場是相扶相攜,不要「相愛相殺」。
2019年4月21日

別讓教育成爲桎梏:從高校裏的「告密者」談起

徐海娜:如果我們的基礎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到了高等教育階段仍然對何謂「正確」有著「非黑即白」的認識,那麼一定是教育的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
2019年4月1日

「長大」是孩子不容忽視的權利

徐海娜: 有些父母將孩子不願意接受照顧等同於「不珍惜付出」,他們和孩子爭奪「控制權」,卻很少意識到「長大」也是一種權利。
2019年3月11日

如何讓不愛讀書的孩子轉變?

徐海娜:只要有心尋找,總會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如果家長有時間便滑手機,寧可打麻將看影片也不給孩子讀一個故事,卻指望著孩子「看書學習,自動自覺」,還真是天方夜譚呢。
2019年2月19日

想像一個沒有作業的寒假

徐海娜:父母和老師忘記了終日努力的孩子也有疲勞需要休息的時候,更加忘記了課業並不是學習的全部,還有自然、家庭、社會等更廣的天地需要孩子們探索和學習。
2019年1月21日

孩子「勤奮」的底線在哪裏?

徐海娜:我們從小就一直被鼓勵要勤奮,但孩子們的努力究竟有沒有底線?真的是「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嗎?
2019年1月8日

20年後,想要學生如何記起你?

徐海娜:男子毆打20年前老師的事件,令許多做老師的思考,希望學生如何在二十年後記起自己。
2018年12月24日

「天賦」不是開端——正確認識「天賦」如何幫我們教育孩子

徐海娜:我們越來越發現,孩子學不會,很有可能真的是我們不會教。當我們把教育的目標落實到個人賦能,而不是訓練考試機器的時候,才能得到真正的人才。
2018年12月11日

育兒道路上,爸爸的作用比想像的還要大

徐海娜:爸爸在育兒中是不可忽略的存在,但是男人常常不知道自己究竟可以怎樣參與育兒,而同時不被太太抱怨。實際上,男人們往往比自以爲的更有能力使整個家庭快樂。
2018年11月28日

少年自殺,是因爲缺乏「挫折教育」嗎?

徐海娜:「挫折」不等同於羞辱、責罵、體罰、語言暴力,而且真正需要挫折教育的是孩子,還是成人呢?究竟是孩子們不能面對失敗,還是家長不能面對失敗?
2018年11月14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