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時度勢 - FT中文網
沈時度勢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中國可以避免「明斯基時刻」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儘管中國經濟已經出現諸多矛盾,但因此判斷大危機將至難免過於草率。本屆中國政府危機意識空前增加,這是把握防範危機的最關鍵因素。
2014年4月8日

中國改革的「解與未解」之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討論上,當前中國決策層對經濟成長已有危機感。房地產今年分化格局將更加明顯,而金融改革與財政改革協調性無太多改變。
2014年3月23日

對李克強報告的三點疑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中國總理李克強任後的首個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北京希望繼續釋放改革紅利,促進經濟成長,但在成長目標、房地產政策、財稅改革等方面仍存疑問。
2014年3月5日

中國金融改革五大矛盾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金融改革與國企改革、財政改革等配套改革存在步調不一致,大量預算軟約束企業仍存在,這將增添經濟與金融運行的不確定性。
2014年2月21日

信託警報解除是誰的勝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信託「剛性兌付」不破結局看似皆大歡喜,但顯示決策層未對應對首次債務違約做好準備,長期解決思路還需從規制設定上努力。
2014年1月29日

2014:中國資本市場前瞻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A股在去年全球十大主要股指中表現最差,今年能否一改頹勢?三中全會發出的改革信號能否落實、並釋放資本市場的改革紅利?
2014年1月14日

中國式宏觀調控的終結年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中國經濟週期已明顯縮短,宏觀調控的難度越來越大。傳統以需求管理爲手段的宏觀調控作用越來越受到制約,宏觀經濟政策對成長的作用顯著縮小。
2013年12月17日

深化改革協調性至關重要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當前金融改革可謂領先一步,但如果其他改革不能有效推進,單兵突進效果恐怕很難令人滿意,如何協調推進諸多改革措施方面缺乏明確指引。
2013年12月2日

全面深化改革的源泉是「以人爲本」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三中全會提及改革力度略超筆者預期,例如強調市場決定性作用、司法改革、組織成立深化改革小組等,但在國企改革方面變化不大,顯示改革仍然面臨利益困境。
2013年11月12日

上海自貿區的四大難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上海自貿區成立至今,總方案對金融改革部分卻措辭謹慎。自貿區雖承擔了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重任,四大問題也反映了實施困境。
2013年10月28日

美聯準不退市加大中國政策難度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美聯準推遲退出QE引發市場積極反應,投資者仍依賴非常規貨幣政策;但這並不值得歡呼,美國不確定性會對中國的經濟政策產生負面影響。
2013年9月23日

上海自貿區應成爲升級版特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中國政府大力推進上海自貿區,意義絕不僅僅在於推行金融、貿易改革試點,其對法律、行政管理模式的探索,與深圳特區有異曲同工之處。
2013年9月4日

反思「四萬億」恐懼症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四萬億」該受詬病之處到底在於反週期的宏觀政策,還是經濟體系本身存在的缺陷?二者本質不同,應對方式也大相徑庭,一旦混淆不僅不利於總結經驗,反而容易矯枉過正。
2013年8月19日

應告別「穩健」的貨幣政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錢荒」之後,央行依舊用「穩健」來闡述未來貨幣政策。筆者無意咬文嚼字,只是希望決策層能提高政策透明度,及時準確地將政策導向傳遞給市場。
2013年8月6日

如何反擊「唱空中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成長底線認識模糊,市場對反週期經濟政策是否推出、何時推出也判斷迥異。回擊唱空的最好方式在於提高政策透明性與一致性,同時發揮逆週期的宏觀經濟政策。
2013年7月29日

克強指數顯示經濟或破下限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速或引發決策層與市場擔憂,真實情況可能更糟。若宏觀經濟政策難有作爲,7.5%的成長率下限無疑將被突破。
2013年7月15日

中國央行緣何冷對「錢荒」?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中國金融市場恐慌,主要源於資金面緊張而央行坐視不管。央行冷靜觀望或傳達了上層意圖,但收緊流動性不僅加大了恐慌情緒,也對實體經濟有負面衝擊。
2013年6月24日

「安倍經濟學」的五個解讀誤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安倍經濟學」充滿爭議,日本股市大跌是否意味著安倍經濟學的失敗,日本真正的風險點又在哪裏?中國國內對其評價或過於草率。
2013年6月4日

M2激增的風險在於資產泡沫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中國M2與GDP比重接近200%,創下全球新高,各界議論紛紛。M2/GDP比重激增原因和風險何在?是否會給今年的通膨帶來壓力?是央行失職導致貨幣超發嗎?
2013年5月20日

幼稚的「做空中國」陰謀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影響股市的最關鍵因素在於基本面,基本面良好,做空自然只能是曇花一現。很難說「做空中國」導致了股市下跌,也許是4兆後遺症導致了投資者信心不足。
2013年5月5日

數據含混,何來有效決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統計數據缺失、透明度不高及謊報,不僅爲學術界與投資者研究平添困擾,也極大影響決策層政策的有效性。除了強化審查及提高數據質量,應鼓勵民間羣體和學術界對統計數據深入研究。
2013年4月15日

不應孤立看待「新國五條」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新國五條」並非單一政策,顯示了新一屆領導人打擊房地產泡沫決心,隨著相繼配套措施出臺,打破中國房價越調控越漲的神話不會太遠。
2013年4月2日

習李新政漸進深水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大部制改革雖有所突破,但仍屬微調。隨著中國改革步入深水區,來自各方利益羣體的阻力也將不斷增加,新政府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便是持續穩定地發展經濟。
2013年3月18日

張平透露了什麼經濟信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兩會」期間的發佈會引人關注,除了強調消費、投資、城鎮化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他也直面了產能過剩問題。
2013年3月7日
|‹上一頁‹‹23456789101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