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時度勢 - FT中文網
沈時度勢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大幅貶值後,歐元走向何方?

沈建光:自08年接近歷史高點來,歐元兌美元持續下行,美元強勢和歐元弱勢是問題的一體兩面;即便歐元中期回暖,難以根本性改變其長期頹勢。
2022年7月19日

復甦消費,需打破兩大「負向循環」

沈建光:改變消費持續低迷,財政政策是關鍵。除了減稅降費外,需增加中央財政的一攬子促消費政策,打破兩大「負向循環」對消費的壓制。
2022年6月21日

加息是美國國債不可承受之重

沈建光:後MMT時期債務壓力抬升將成爲美國經濟的主要風險之一,不僅有礙美國自身成長,對其他國家的外溢效應也不容小覷,應引起高度警惕。
2022年6月7日

近憂和遠慮:越南崛起與中國產業外遷

沈建光:當下越南製造並不能撼動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但中長期來看,歐美日「產業鏈去中國化」戰略將爲越南等新興製造國提供絕佳助力。
2022年5月24日

中國出口面臨四重壓力

沈建光:多重不利因素交織共振之下,今年出口至少將面臨外需下滑、貿易條件惡化、疫情供給衝擊和外部競爭加劇四重壓力。如何穩住外貿基本盤?
2022年5月10日

中美利率倒掛,影響幾何?

沈建光:如果央行降準降息,是否會加速資本外流和人民幣貶值? 當前環境下中國央行能否保持政策獨立性?又該如何施策應對經濟下行?
2022年4月12日

美聯準加息週期下的美元走勢

沈建光:「強美元」預期是市場主流;但歷史經驗表明,加息之外,各國經濟基本面差異、投資者風險偏好等綜合作用,或推動美元呈現不同走勢。
2022年3月29日

展望2022:財政三大亮點和三大瓶頸

沈建光:今年財政政策有三大亮點,積極財政蓄勢待發;政策也面臨面臨地方財政困難、消費需求疲弱、基建回升受限等瓶頸。如何落地?
2022年3月15日

現代貨幣理論的政策重構和風險

沈建光:疫情推動現代貨幣理論走向實踐,推動復甦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帶來了供需失衡、通膨和財政金融風險上升等挑戰。未來政策走向何方?
2022年3月1日

人口普查數據背後的結構性變化

沈建光:人口普查折射出兩大亮點與兩大挑戰:高學歷人口提升、男女比例失衡緩解;同時老齡化程度加深,區域人口結構不平衡。
2021年5月11日

2021年美元反轉及其影響

沈建光:美國國債收益率上揚、通膨預期攀升使得今年各國貨幣政策鬆緊節奏呈現分化態勢;新興經濟體壓力加大,不得不率先加息。美元指數或已觸底反轉。
2021年3月24日

拜登刺激新政的風險和機會

沈建光:拜登新一輪財政刺激的四大風險。美國刺激政策外溢作用下,中國出口將得到大幅提振,但輸入性通膨壓力會空前加強。中國如何應對?
2021年3月10日

展望2021:人民幣能「破6」嗎?

沈建光:今天人民幣將延續升值態勢,同時過快升值也面臨政策約束。人民幣在2021年是否會創下新高?年內「破6」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2021年1月25日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四五的三大突破

沈建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了什麼信號?實現科技引領的超越、人民幣可兌換、農村土地市場化,可能成爲「十四五」的三大突破。
2020年12月23日

展望2021:川普主義的影響和中美關係

沈建光:美國割裂會消耗執政者較多精力,拜登不會「極限施壓」,中美短期衝突或淡化;但中美關係也絕無可能回到過去,合作競爭並行是常態。
2020年12月2日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再逢良機

沈建光:在升值背景下,擴大金融開放,放松管制措施,鼓勵企業走出去,加速資本雙向流動,有助於維持匯率穩定,亦能爲人民幣國際化提速創造良機。
2020年10月19日

外資逆勢佈局中國,原因何在?

沈建光:去全球化背景下,外資爲何反而看好中國?外資逆勢流入中國的態勢又將持續多久?持續加大開放,改善營商環境等仍然至關重要。
2020年9月24日

後安倍時代的「安倍經濟學」

沈建光:疫後全球進一步走向「日本化」,日本的問題也在困擾歐美,安倍經濟學的成功和不足都值得借鑑和總結。
2020年9月8日

投資引領中國經濟的復甦

沈建光:下半年經濟如何走?是否開始回暖?展望下半年,投資拉動的經濟反彈態勢仍將持續。多方證據,亦支援投資向好。
2020年8月25日

經濟內循環,如何緩解四大結構性失衡

沈建光:疫情助推逆全球化,存在四大失衡。需求恢復慢於生產,三產恢復慢於二產,中小企業恢復弱於大型企業,實體與金融冷熱不均,如何應對?
2020年7月28日

阻止股市「瘋牛」的三大意義

沈建光:大牛市,背後四大支援是什麼?監管層爲何加大幹預?如何避免重蹈2015「國家牛市」覆轍?「瘋牛」不如「慢牛」,對經濟轉型不利。
2020年7月14日

中國本輪刺激無需懼怕後遺症

沈建光:雖然單純的經濟刺激計劃並非萬靈藥,但力度適宜的財政舉措既有利於短期的穩定,也有利於長期的繁榮。
2020年6月3日

「財政赤字貨幣化」爭論的現實意義

沈建光:非常時期需要有非常之法,財政赤字貨幣化弊大於利;當下應該用足現有政策空間,做好政策的協調發力,確保對中小企業的精準滴灌。
2020年5月26日

產業鏈外遷,中國怎麼辦?

沈建光:新冠疫情是否會加速中國產業鏈外遷?不可盲目樂觀。現實風險之下,需要持續加大開放,改善營商環境,減少民營企業准入限制。
2020年5月12日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