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時度勢 - FT中文網
沈時度勢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歐美系列之六:全球量化放鬆及影響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全球競相量化放鬆,導致央行資產負債表膨脹,也帶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輸入性通膨、新興市場資產泡沫、貨幣戰爭等負效用。
2012年4月25日

歐美系列之五:美國經濟開始復甦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作爲本輪全球金融危機的始發地,美國經歷過去5年的去槓桿化、政策刺激以及自身經濟結構調整之後,今年經濟出現了明顯的復甦態勢。
2012年4月24日

歐美系列之四:中國的世界形象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儘管中國製造在歐美正面臨衰退,但中國和亞洲影響力逐步上升;伴隨中國國內經濟結構轉型,增強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整體認知將成未來重點。
2012年4月23日

歐美系列之三:歐元區之外的英國

英國並非歐元區國家,英鎊對美元貶值多於歐元,對其保持出口競爭力有利。英國同時擁有自主的財政政策,但卻因此在歐盟中更加孤立,逐步喪失其在歐盟中的地位。
2012年4月17日

歐美系列之一:歐債危機倒逼改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歐美之行20餘日,與海外投資者探討歐美經濟動態,反觀中國形勢,可謂感受頗多,現寫成系列文章與FT中文網讀者分享。
2012年4月16日

歐美系列之二:誰來承受緊縮之痛?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自歐債危機爆發以來,德國與希臘的角色便十分微妙。爲何德國如此強烈地倡導緊縮?而希臘縮減赤看似理所應當,爲何國內反對聲音如此強大?
2012年4月17日

人民幣結束長期持續升值

瑞穗證券沈建光:2月貿易逆差創下自1989年以來新高。由於海外經濟難有大起色,中國自主進行經濟結構調整,預計全年順差下降,人民幣長期持續升值時代已經結束。
2012年3月13日

中國經濟如何避免硬著陸?

瑞穗證券沈建光:一旦中國經濟下滑超過預期,決策層可以透過調整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房地產調控政策及拓寬融資管道等方式,避免硬著陸。
2012年2月1日

2012年經濟的兩大風險

瑞穗證券沈建光:2012年全球經濟都面臨政策放鬆與成長下滑的角逐。中國一方面面臨房地產風險,另一方面需警惕海外經濟下滑,經濟政策需注重靈活性。
2012年1月3日

中國應以人民幣國際化推動經濟轉型

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人民幣國際化並不侷限於跨境使用,利率市場化應與之相輔相成。人民幣國際化能促進中國經濟的四大關鍵轉型,但潛在風險也不能小覷。
2011年12月7日

警惕A股外圍市場風險

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A股與海外市場走勢關聯度其實很低;但從08年金融危機以來,A股受外圍市場影響有所增強。尤其海外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時,A股往往難以獨善其身。
2011年9月19日
|‹上一頁‹‹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