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邊界 - FT中文網
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市場的邊界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如何制約中國地方政府?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地方政府公司化,負面效應越來越大。這不純粹是地方政府的錯,這是考覈機制的整體失誤,主管者誰也脫不了干係。
2013年8月12日
中國政府該不該刺破大泡沫?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目前,中國經濟的困局是體制頑疾積累而成的大危機,必須透過全面的體制性手段破解,技術上的小修小補無濟於事。
2013年7月29日
克強經濟學有明確邊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今年上半年公佈的中國經濟數據,讓我們既摸清了市場的邊界,也摸清了改革的政策邊界。市場人士對克強經濟學的解讀經過了兩個階段。
2013年7月16日
給真正的銀行家股份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再次開閘民營銀行是中國市場化的一大進步。別吝嗇,請讓銀行家大量持股,不要管他以前是賣褲子還是賣手機的。
2013年7月1日
光伏談判不需要義和團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引發了中國國內不同的反應,義和團式的憤怒與簡單的反政府言論同時存在,兩種極端思路異曲同工。
2013年6月17日
林海燕不是吳英的後來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同樣是年輕女性,同樣是非法集資,同樣的一審重判,林海燕似乎成爲吳英的後來人。這是錯覺,兩個案件有本質區別。
2013年5月27日
PX爭議,無效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昆明居民擔心PX項目汙染當地環境,發起抗爭。但對一個重化工佈局成型的國家來說,PX項目大量上馬幾乎是必然的。
2013年5月14日
紅會經濟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對郭美美所造成的信用傷害,紅十字會表現出有違基本常識的大度;而對於那些從根本上呵護紅會信譽的做法,卻可以說是毫不領情。
2013年5月1日
北漂請逃離北京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北京的生活成本不斷躥升,人口調控指標也已經納入政府績效管理內容。北漂不受歡迎,他們只有兩種選擇,主動離開或被動走人。
2013年4月15日
中國的「板藍根現象」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從SARS到H7N9,都引發板藍根售罄。十年一張藥方,緣於非理性恐慌的根源沒有改變。權威數據屢受質疑,不僅無法建立科學決策機制,人們更容易陷入小農社會的直覺判斷。
2013年4月8日
吳英案不應到此爲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吳英案未完結,而民間金融監管也依然如一團亂麻。面對利率與匯率市場化的大課題,以及擴大直接融資的要求,監管層既無能力也懶得花費太多心思。
2013年4月1日
如何改變「諸侯經濟」格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城鎮化是改變中國經濟結構、突破諸侯經濟的契機,它可以讓企業與市場站上舞臺中心,使地方政府回到服務位置。
2013年3月25日
「郭氏改革」不能停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金融交易核心是信用,信用造假、信用不彰,金融市場就是紙糊的房子。無論郭樹清身在何處,中國證監會的改革必須持續。
2013年3月18日
中國發改委應主動放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發改委衍生成爲小國務院,被斥爲中國經濟集權的象徵。哪一天發改委迴歸原位,哪一天中國市場經濟改革便邁出了重要一步。
2013年3月11日
中國需要明智改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一場明智的改革,是在堅持效率與公平理念上,對現實與人性的洞識,對市場原創力的尊重,而不是拋棄既有的成果。
2013年3月4日
養老金改革應反特權、反民粹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養老金改革面臨兩大阻力:一方面是特權階層阻礙養老福利均等化,另一方面是民意洶洶,反對提高退休年齡。唯有反特權與反民粹,才能走上公平與科學之路。
2013年2月25日
如何抵制「房叔房姐」?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讓官員承擔財產公示之責,以正確的稅收激勵讓囤積房產變成不划算的買賣,讓購買豪宅、囤積房產者爲財政和中低收入階層做出貢獻,如此一來,誰還願意「以人查房」?
2013年2月18日
潘石屹有沒有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潘石屹非常清楚,如果公安立案調查取證,那麼潘石屹作僞證將承擔刑責;如果潘石屹給予龔愛愛回扣,司法部門也會進行定性。但他沒必要把知道的、猜測的告訴公衆,這是他的權力。
2013年2月4日
取消特殊福利房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用福利房的方式爲公務員、央企職工構建住房保障,是市場化與保障機制的雙重倒退。中國應該用更市場化、更公平的辦法,解決公務員、央企職工的住房難題。
2013年1月28日
質疑中國外貿數據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2012年美妙的外貿數據,讓中國成了全球低迷經濟中的安全島。但虛假的數據將誤導政府做出錯誤規劃、企業做出錯誤投資決策。
2013年1月14日
市場經濟與法治稅收是憲政國家基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任何憲政都非一蹴而就,需要各方劃出各自責、權、利邊界。英美等國家的憲政建設均從納稅權的爭奪開始。從這點看,中國的制度建設遠未到位。
2013年1月7日
破解信用遞減困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破解信用遞減困局,是中國金融發展的根本。手段就是,讓評級機構去做評級的事,交易所去做交易者的事,監管者去幹監管的事。
2012年12月30日
中國改革將更加複雜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改革進入深水區,牽一髮而動全身,利益關係錯綜複雜,對於任何政治家而言,這都是棘手的局面。
2012年12月17日
杜絕土地財閥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土地城市化過程中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團,阻斷了真實的城市化之路。打散這些土地財閥,僅靠確權還不夠,必須配有後續措施。
2012年12月10日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