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邊界 - FT中文網
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市場的邊界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改革派在經濟現實面前被迫妥協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央行降息降準,被市場普遍視爲救市政策。面對現實,改革派不得不妥協,否則資產負債表在短期內面臨崩盤。誰也不願意承擔崩盤的罪責。
2015年6月28日
可怕的牛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股市的上漲,炒作的是改革前景。可惜,改革並未能跟上炒作的步伐。若不加快改革,等到瘋狂行情結束,市場將一無所有。
2015年6月7日
股價太高 改革太遠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A股雖高漲,制度改革卻並未跟上。提振股市應爲中國經濟轉型騰出空間,否則,此輪行情不過是財富的重新分配,是以往牛市的又一次轉世。
2015年5月24日
創業家摧毀身份經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培育創業家是爲了摧毀身份經濟、血緣經濟。創業家也可能受制於平臺租金。建立創業家層出不窮、優勝劣汰的土壤,纔是最重要的。
2015年5月10日
中國股市的槓桿噩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目前中國股市最大的風險不是上漲過快,而是槓桿過高。借錢炒股,一旦股市下行,就會發生可怕的踩踏事件,甚至金融危機。
2015年4月26日
央企合併潮讓人擔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現階段,國企不一定事事符合市場邏輯,但起碼應有明確的邏輯,或提高效率,或增加公益。
2015年4月12日
樓繼偉的地方債「藥方」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對於中國的地方債難題,目前採取各找各家的辦法,要麼直接市場化,要麼以資產置換的方式盤活。樓繼偉有時像個裱糊匠,但他並非毫無信心。
2015年3月29日
釐清不動產登記條例的模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作爲政府最重要的資產形式,作爲中國居民最重要的財富形式,不動產登記條例引起了關注爭議,模糊用語與利益衝突均被聚焦於放大鏡下。
2015年3月15日
「馬桶蓋」現象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國內製造產能過剩,但中國的中高收入消費者卻紛紛出境購物。與赴日購買馬桶蓋的熱情相比,中國人對在國內消費熱情不高。
2015年3月1日
如何透過反腐重建市場秩序?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327國債」事件幾位主角的悲劇命運說明,如果反腐運動不能重建理性透明的市場秩序,從升斗小民到風雲巨鱷,都將掙扎於不公與不安之中。
2015年2月15日
中國海外高鐵市場有多大?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作爲中國新制造業的名片,中國龐大的高鐵計劃不僅僅侷限於國內,業已成爲中國輸出產能、連通國際、打造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重點。
2015年1月25日
警惕中國式「龐氏騙局」蔓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金融業遍地開花,折射出中小企業資金的稀缺和套利現象的嚴重。中國需要靈活的金融體系解決各類融資難題,而非氾濫的衍生品與套利空間。
2015年1月4日
自貿區競爭不是爭相邀寵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經濟由政府主導,自貿區的頂層設計是政府的任務,但建立自貿區關鍵在於市場交易過程去政府化的理念,並且落實於遊戲規則。
2014年12月7日
中俄難獲原油定價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原油定價機制是美國、歐佩克、投資者和消費者共同制定形成的,是市場作出的選擇,任何一方想改變目前的格局,都十分困難。
2014年11月30日
吳英之後還有吳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吳英事件餘波未了,在她的家鄉東陽,又發生了一起民間集資事件,規模更大。爲什麼當地人仍將資金不斷投入高利貸?
2014年11月16日
如何破解樓市剛需難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樓市的首批投資者已賺足收益離場,只剩下對價格敏感的低收入羣體。政府應考慮建立住房銀行,以滿足這一「剛需羣體」的低息貸款需求。
2014年11月3日
院士被抓說明了什麼?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的腐敗居然到達科學家層面,很多人無法接受,但科學家並非生活在真空中,除了專業素養,人性與制度環境與普通人一樣。
2014年10月12日
官員應該退出商學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商學院屬於教育中的奢侈品,中國各級政府官員應該退出這個領域。但清除商學院存在的權錢色交易,並不等於清除商學院。
2014年9月21日
莫讓中國社會因教育差異割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中高收入家庭青睞將子女送往海外留學,而低收入者的子女只能接受國內應試教育,兩種教育方式與理念的差異,將在未來發生激烈碰撞。
2014年9月8日
從吳英案看地方政府信用失靈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對地方政府和執法機構的信用質疑,成了吳英案最新的爭議焦點。法治信用缺失,造成的結果將是高昂的社會運轉成本和低下的經濟運轉效率。
2014年8月24日
不要抓光「股市啄木鳥」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以侵害商譽爲名,打擊有關公司的負面新聞、嚴查做空者,在中國股市有蔚然成風之勢,但剝奪質疑者的生存空間,並不會提升市場信譽。
2014年8月12日
民用空中走廊不應輕易「癱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民航延誤率在全球居高不下,與豪華的機場建設完全不相稱。無論是因爲天氣還是演習,航班大面積延誤都並非正常市場經濟應有現象。
2014年7月31日
放棄房地產的「政策市」幻想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經歷十年的屢調屢漲後,中國房地產市場決策者應承認,不斷出臺的地產政策除了彰顯權威、呼應民意外,僅能加劇市場上升趨勢中的短期震盪。
2014年7月28日
建立反腐的法治根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在反腐這枚硬幣的背後,中國建立一套法治體制是當務之急。如果爲反腐而反腐,沒有制度保障,新一輪權貴就會迅速佔據舊權貴留出的空隙。
2014年6月22日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