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凱 - FT中文網
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約翰•凱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巴菲特的道歉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在這場信貸危機的整個過程中,有許多人犯下了錯誤。但有些人勇於承認,有些人卻避而不談。那些不願面對過去、不能銘記過去的人註定會重蹈覆轍。
2010年3月18日
改變商業的十大創新之四:貪婪不好
上世紀80年代的主流觀念是,企業要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但從安然到雷曼兄弟,實踐證明一味關注盈利可能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2010年3月7日
要性、毒品與搖滾樂,還是要利潤?
媒體大亨的生活方式非常誘人。他們嚼著雪茄,嘟囔著高深莫測的警世箴言,總有明星相伴。但是對媒體行業的投資者來說,這種誘惑卻可能是致命的。
2010年2月12日
「大到不能倒」的弊端
FT專欄作家約翰•凱:把「大到不能倒」的概念制度化,將加重道德風險問題,而且還會使銀行對政府紓困產生期望,認爲這是它們應得的權利。
2010年2月7日
全球數字圖書館的前景
FT專欄作家約翰•凱:未來是數字媒體的天下,20年過後,圖書業務看上去將會與今天截然不同。
2010年1月18日
金融失控:一切危機之源
FT專欄作家約翰•凱:我不知道下一次危機的「震中」在何處,但我明白,除非人性發生變化,或金融服務業的結構出現根本性變化——否則,仍會出現另一種基於天真推斷和不可思議的集體思維的危機。
2010年1月11日
創新並非實驗室專利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創新就是找到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辦法,包括消費者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需求。創新有時候來自實驗室科學家,但更多時候,改變商業環境的創新來自某些人的想像力。
2009年12月23日
政府擔保的真實代價
FT專欄作家約翰•凱:首先,政府擔保要花錢,而且要花很多錢;第二,它會扭曲競爭;第三,它會帶來道德風險;第四,它會損害企業管理風險的主動性。
2009年12月3日
如何抑制「尋租」行爲?
約翰•凱:美國已出現新一代的尋租者:投資銀行家和企業高階主管。抑制尋租行爲,要求分散經濟權力。自由市場經濟的本質,並非政府不控制經濟,而是沒有人控制經濟。
2009年11月30日
如何保護納稅人
FT專欄作家約翰•凱:讓銀行業脫離賭博角色的想法,就是要讓賭徒覺得銀行業無聊,但敬業的零售銀行家不必感到無聊。
2009年9月21日
銀行爲何倒閉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彼得原理」認爲,每個人都會升遷至自己不能勝任的級別。用這個原理來解釋金融機構的接連倒閉,也是相當的貼切。
2009年8月27日
經濟學暢銷書祕訣
FT專欄作家約翰•凱:經濟類書籍曾經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詞,如今,如果你把經濟學濃縮爲一個流行詞,或改頭換面爲日常話題,便可走俏市場。
2009年8月25日
如何解決金融系統風險
FT專欄作家約翰•凱:我們應該向阿波羅項目和設計電視機的人學習,在金融體系中運用模塊設計理論。在商業領域,模塊化意味著,不同的活動要透過不同的企業工具完成。
2009年7月28日
讓誰來管銀行?
FT專欄作家約翰•凱:我們的銀行可不是由笨蛋管的,而是由能人經營的。可是,如果這些能人的抱負超出其能力,那是因爲其抱負也許超出了所有人的能力。
2009年7月13日
選股如同選美嗎?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凱恩斯把股市選股比作選美。然而,市場更多受到的是時尚多變的影響。到底什麼有價值,也只能聽由他人的意志了。
2009年6月15日
誰說大企業不能破產
FT專欄作家約翰•凱:無論請求方是一家銀行,還是一家汽車公司,企業「太大以至於不能倒閉」的概念都不應該被認可。否則,便破壞了市場經濟的活力。
2009年6月9日
金融危機與報銷門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圍繞英國議員報銷門事件產生的喧囂與美國國會遊說醜聞,都有其自身特定的根源。不過,兩者存在著間接的聯繫。
2009年6月4日
經濟學家沒看見危機
FT專欄作家約翰•凱:經濟學家沒能指出金融市場的根本弱點,沒有預見到危機的來臨。現,在他們又對適宜的政策以及未來事態的發展意見不一。
2009年5月21日
報銷門與尿褲子
FT專欄約翰•凱:最近,澳洲經濟學家甘斯談到了當前金融危機的一個核心問題。他如何才能說服自己年幼的兒子不尿褲子?這與英國報銷門又有什麼關係?
2009年5月14日
尋找正確決策
FT專欄作家約翰•凱:美國政治學家林德布盧姆在1959年發表的《漸進決策科學》中指出,正確決策過程必須是在當前基礎上逐步、小幅度增加和補充。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
2009年4月21日
經濟實力不等於影響力
FT專欄作家約翰•凱:當今世界,國家大小與其生活水準之間並不存在明顯聯繫。有資格參加上週G20峯會的國家固然可被視爲有影響力的大國,但沒資格參會的國家或許目前的經濟狀況更好。
2009年4月6日
20世紀30年代那些褪色的記憶
奇異公司自1938年以來首次削減了股息。今年,我們可能會看到自1938年以來規模最大的股息削減舉措。1938年一般並不被視爲經濟史上不同尋常的年份。那一年發生了什麼呢?
2009年3月16日
糊塗的藥劑師:格林斯潘
FT專欄作家約翰•凱:格林斯潘在自傳中分析,製藥業說明了信任和名譽在現代經濟中的關鍵作用。我們之所以心甘情願地寄予信任,是因爲我們依賴交易對手的自我利益。但這幾乎完全沒抓住要點,原因在於我們確信,這種利益會牢牢受到限制。
2009年3月3日
把貪婪與現金隔離
FT專欄作家約翰•凱:歐巴馬政府計劃把受政府資助的金融機構員工年薪限制在50萬美元以內,這可使貪婪的投行業務高階主管與交易員遠離儲戶資金,避免他們搞跨整個銀行體系。
2009年2月23日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