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中國新上市企業的狂歡

今天,中國新上市的股票都只有一條路,這就是上漲。暴風科技是個極端案例,儘管它昨天下跌了4.4%,但與3月底的發行價相比已經上漲了3285%,所以不必同情,且它也並非唯一。

金融

中國股市恐怕還沒瘋夠

你能想像螢幕左下角的那條紅線,就是經基數調整後當前的中國股市嗎?或許能從中看出些什麼。以北京暴風科技爲例,這家公司今年3月份時還價值2億美元,現在價值40億美元,投資者收益2827%,它33個交易日裏只有一天沒漲停。如果央行打算繼續降息吹泡泡,這樣的公司或許還會出現。

英國大選將如何影響英鎊走勢?【英文原聲】

將於當地時間週四舉行的本次英國大選,最大的特點就是充滿不確定性。全球投資者對組閣或少數派政府或許並不關心,但是受各政黨政策的影響,英鎊和金融市場應該會有所反應。不過也別太看重,因爲經濟和預算赤字纔是真正影響走勢的核心。

萬一中國GDP低於7%會發生什麼?

近五年來的現實是,中國的真實借款利率一直在上升。中國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究竟是不是有意吹大資產價格泡沫?如果營造了擁有高流動性且央行定會扶持經濟的環境,市場會不會出現崩盤甚至硬著陸?或許,這一輪投機熱最終會因經濟下滑而偃旗息鼓。

應對中國股市泡沫的三條路

當股市泡沫再現,尤其是出現在中國的時候,投資者可能會陷入麻煩。英國《金融時報》投資編輯詹姆斯•麥金託什分析了三種應對本輪股市泡沫的策略,只是結果似乎都不那麼樂觀。

60秒解釋港股交易激增背後邏輯

香港恆生指數近日創下七年來高點,但真正吸引眼球的是港股流通量。港股交易量爲何出現激增?下一步走勢如何?FT亞洲金融市場記者喬希•諾布爾用60秒給你講明白。

抵禦資本外逃的根本之道

儘管實現過程漫長,但中國政商學界從未放棄對開放資本項目的討論,爲期三天的2015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再次設置了這個議題。摩根大通國際董事長、以色列央行前行長雅各布•弗蘭克爾(Jacob Frenkel)對FT中文網表示,中國資本項開放前提是修煉好內功,美國加息在所難免。

解碼歐元區QE【英文原聲】

歐洲央行已祭出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計劃,旨在幫助歐元區逃離經濟停滯的魔抓。一方面,該計劃的確有能力使歐洲經濟走過拐點;但另一方面,歐洲國家的央行在嘗試購入價值高達8500億歐元政府債券的同時,恐怕也會付出高昂的代價。

60秒解釋歐元爲何大幅下跌

歐元怎麼了?下跌如此猛烈,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歐元下跌會帶來哪些影響?英國《金融時報》經濟記者費迪南多•朱利亞諾爲你解釋。

90秒解釋爲何債券收益爲負還有人買

負收益率債券在歐洲國債中的佔比一直在上升,本週德國首次發行了負利率的五年期政府債券。爲什麼有人虧本也要借錢給德國政府?僅用90秒時間,看英國《金融時報》金融市場編輯邁克爾•麥肯齊爲你解釋投資者究竟購買的是什麼。

當中國股市不再廉價【英文原聲】

如果要找股市漲跌與經濟表現不太相關的案例,去年的中國做了很好的詮釋。也許,去年股市的反應暗示著人們對轉型完成後的未來中國的期待。目前,中國政府爲防範危機處置得當,但內地股市已不再廉價,向下風險並未完全消退。

90秒解釋俄羅斯資本管制的可能方案

俄羅斯需要應對貨幣危機,其國內關鍵利率已經提高到了17%。英國《金融時報》Lex專欄作家約瑟夫·科特里爾用90秒,給你講講爲何俄羅斯會考慮資本管制,資本管制究竟包含哪些內容,以及俄羅斯實行資本管制可能面臨的風險。

極端天氣雙城記:倫敦上海

倫敦和上海都是歷史形成的金融中心城市。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他們原先的選址可能帶來更多風險。應對氣候變化,投資者有理由要求搬遷金融中心,或給予保險補償。

三張圖看懂全球市場震盪緣由

上週,發達國家金融市場出現劇烈波動,適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全球經濟前景發佈暗淡預測,引發一輪全球範圍內投資者對經濟復甦的擔憂。透過分析三張圖表,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部首席市場策略師斯蒂芬妮•佛蘭德斯解釋了經濟預期與市場反應之間的關係。她認爲,上週的波動僅僅是市場的一次自我修正,當前全球經濟復甦表現「平庸」,但也並非步入衰退。

臺灣工銀駱怡君:政府應講道德

作爲一家臺資銀行的管理者和家族企業的接班人,臺灣工業銀行副董事長駱怡君看好中國市場,但也表示相比臺灣,大陸政府更強勢。她的理念是,一個強勢政府也可能意味著更強有力的政策支援,對地方發展是好事,但前提是政府講道德,有長遠思考和規劃。(注:臺灣工業銀行是一家面向全產業的臺灣專業銀行)

阿里巴巴:創造歷史的「另一個Facebook」?

中國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上週五在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了,原定68美元的首發價格在開盤後一路追漲,彷彿夢迴谷歌當年盛景;而此次美國投資者是否真心買賬中國題材仍未可知,「見利拋售」會否在100美元左右出現是值得觀察的一點。

市場舉措顯示中國改革「來真的」【英文原聲】

英國《金融時報》Lex專欄作家珍妮弗•休斯認爲,從本週中信集團的最新調整方案及剛剛推出的滬港通來看,本屆中國政府推行改革的決心在市場層面得到了印證。

投資「四大行」優先股應縱觀全域性

中國「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紛紛計劃發行優先股,英國《金融時報》Lex專欄圍繞此輪發行能否滿足銀行融資需求,以及中國是否需要一輪更大規模的資產負債表清理,展開了討論。

金融危機2500年

金融危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紀,但我們似乎從未吸取任何教訓。《Money Mania》的作者鮑勃·斯瓦魯普(Bob Swarup)做客FT,共同探討金融危機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新黃金定價體系呼之欲出?【普及60秒】

黃金價格在2008年之後再次處於歷史高位,不少中國婦女急忙出手,卻在一波波回調浪潮中全被套牢。世界黃金價格究竟是如何產生的?什麼是「倫敦黃金定盤價」?讓我們用60秒來了解一下。

葉倫IMF華盛頓會議講話精要【英文原聲】

美聯準主席葉倫在演講中表示,貨幣政策工具在維護金融穩定方面可發揮的作用有限,並暗示短期內美聯準加息可能性較小。

爲何世界人民都愛人民幣?【英文原聲】

人民幣國際化始於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中國官方希望推動這一進程以抵禦外部風險。澳洲、巴西等國爲保對華出口,紛紛對人民幣結算示好。目前,中國當局爲抑制人民幣投機行爲,已加大匯率雙向波動幅度。有西方投行固定收益負責人稱,投資中國市場值得冒險。

摸底中國A股時機已到?

與全球其他股指相比,滬深300股票的市盈率遠遠低於過去十年平均水準。國際投資者虎視眈眈,中國股民一邊擔心房地產泡沫和影子銀行風險,一邊也在昂首觀望。只是別忘了,A股「便宜有便宜的道理」。

美聯準對待經濟復甦看法有變【英文原聲】

股指再創新高,國債收益率下跌,股市波動亦降至歷史新低⋯⋯這是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週三召開會議,以及美聯準主席葉倫發表一番安撫市場言論後,市場給出的反應。英國《金融時報》駐美國編輯討論認爲,當前金融穩定議題不足以影響葉倫的判斷。如果就業數據未達目標,允許通膨幅度短期超目標也有可能。

負利率:存款也得交費【普及60秒】

什麼是負利率?哪些國家已經實行了負利率政策?歐洲央行考慮在歐洲全境實施負利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FT編輯用60秒給你講明白。

投行是如何算出世界盃巴西奪冠的?

6月,巴西世界盃戰火點燃,跨界預測漸成風氣。投資銀行高盛發佈研報稱,透過建立數據模型計算出了各國球隊奪冠的機率。最不可思議的是,球隊奪冠還將與本國股市的表現緊密關聯。

人民幣貶值是中國設的局?

大多數分析師預計,人民幣將於2014年下半年迴歸升值區間。同時,亦有另一種猜測從華盛頓傳出,認爲這一輪人民幣貶值有可能是中國爲提振產品競爭力,而精心設計的一次祕密行動。

阿里IPO:投資者的賭局

中國破碎的本土零售業格局,爲電子商務企業在這裏生根發芽孕育了良機。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曾經打下億元賭約,稱2020年電子商務將佔據中國零售市場份額半壁江山。近期,阿里巴巴正式向美國監管部門遞交了首次公開發行申請。阿里IPO能否爲馬雲贏得賭局增添重要籌碼?美國市場上的投資者又是否願意埋單呢?

中國需讓「雷曼時刻」儘快到來

中國民間債務的成長速度已經超過日本八十年代的增速,目前的債務情況令人十分擔憂。中國應歡迎雷曼時刻儘快到來,中國雖仍有財力解決這個問題,但中國越快著手讓失敗者出局,就越有能力清理金融體系,控制風險。

日本地價回升

日本的地價自1989年達到高點後,幾乎一直在逐年下降。但是去年,一些大城市的地價開始回升。分析師認爲,地價上漲,將提振日本人實現通膨目標的信心。

中國農民工:新一代消費大軍

在中國的消費統計中,農民工一度是個邊緣角色。但今非昔比——2.2億中國農民工在2012年總共消費4.2兆元,超過土耳其整個國家的家庭支出。而農民工不斷增加的工資,也意味著他們的消費能力將會更加強大。

UBS汪濤:影子銀行風險可控

UBS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爲,中國影子銀行的規模相對較小,政府也具備充足的監管手段。因此,儘管放貸迅猛,影子銀行的風險還在可控範圍內。

中國資本市場新寵:ETF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成爲中國資本市場近期又一亮點。更多ETF產品面世將進一步打開中國資本市場,方便中國投資者「走出去」,外國投資者「走進來」。

亞洲股市2013開門紅

中國和日本的股市從2012年底出現一輪上漲。摩根大通認爲,這主要是源於經濟數據的改善,而中日資本市場的回暖也會對南韓,臺灣等市場產生聯動效應。

李伏安:金融改革需要頂層設計

銀監會原創新監管部門負責人李伏安在FT中文網瀘州財經高峯論壇上接受採訪,並表示中國的金融改革缺乏全域性性的設計,區域性地區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會阻礙金融改革的進程。

人民幣國際化表與裏

挑戰美元,成爲國際貨幣——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雄心。但這麼做需要中國金融體制的改革,也會帶來國際金融風險。中國決定,人民幣國際化要緩行。

周德文:金融要向民間開放

溫州管理科學研究院院長周德文接受FT中文網採訪時表示,「溫州金改」仍在尋路當中,其關鍵,一是要真正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二是要讓民間借代合法化。

倫敦金融城覬覦「點心債券」

倫敦具有成爲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潛質,但面對競爭和中國的金融管制,這條路不會一帆風順。

新興市場匯率值得關注

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研究部認爲,過去十年裏,新興市場國家透過實際匯率上升,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世界經濟;但他們需要做更多:一是提振國內消費,二是透過匯率手段控制通膨。

摩根大通的滑鐵盧

華爾街的好學生這次不及格。摩根大通一度是金融危機中銀行的「頂樑柱」,但此次自營交易失誤導致20億美元虧損,讓投資者對投行業的風險管理水準大感驚訝,併爲呼籲加強銀行業監管的人們提供了武器。

高盛:50年一遇的「做多」機會

高盛的一份報告認爲,標普指數的相對估值正處在50年內的低位,從歷史數據來看,一輪牛市行情可能即將啓動。

中國:美國國債的定價者?

中國持有超過一兆的美國國債。傳統看法認爲,中國對於美國國債價格的影響至關重要。但僅從三個月的趨勢而言,或許並非如此。

歐洲央行難救歐洲

「長期再融資操作」將歐元區從一場心肌梗塞中搶救過來。但情況依舊不容樂觀。在歐元區國家面前的,將是一段漫長而痛苦的康復之路。

亞洲股市開局強勁

國際資金一季度大量流入亞洲股市,提振股價。但一些國家如南韓和印尼,股價看起來已經有些高估。

港股IPO:清淡的2012

港股IPO去年冠絕全球,今年卻開局清淡。FT邀請《IPO: 全球索引》一書的作者裴達希,共同討論港股IPO的前景。

中資銀行大步邁向海外

歐洲金融業陰雲密佈,各大行爭相收縮業務,而這反而給了中資銀行難得的歷史機遇。

2012:科技類IPO豐收年?

2011年,科技明星公司接連登陸資本市場,使得科技板塊資本市場異常火爆。2012年這股勢頭可能會得以延續:因爲科技類公司明星中的明星Facebook也即將公開發行,而上市可能會讓它的估值高達1000億美元。

歐元爲何走弱?

歐元最近終於頂不住了。但是Lex專欄作者認爲,這和歐元區危機關係不大。疲軟的歐元更像是美元走強的結果。

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有利可圖

人民幣離岸債券市場的投資價值來源於中國的經濟基礎、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和債券收益率。目前而言,這個新興市場已經顯現出吸引力。

版權聲明

未經英國《金融時報》書面許可,對於英國《金融時報》擁有版權和/或其他智慧財產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複製、轉載、摘編或在非FT中文網(或: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所屬的伺服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已經英國《金融時報》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

本網路影片的使用必須遵循英國《金融時報》網站(www.FT.com)的條款,我們建議您閱讀條款的全部內容。您所接受的服務僅限於個人和非商業的用途。英國《金融時報》不承諾此項服務是無誤差或是連續的,同時也不給予您在任何使用(權利)方面的承諾。網路影片中非英國《金融時報》人員所陳述的觀點僅代表他們本人而非英國《金融時報》的觀點立場,英國《金融時報》不承擔由他們所表達之觀點產生的任何責任。觀看需Adobe Flash Player 8.0或以上版本的影片播放器。請檢視與英國《金融時報》網站相容的瀏覽器清單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