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習近平向全球商界領袖表態:捍衛貿易

川普全面徵收對等關稅前夕,習近平會晤40多位全球商界領袖,不點名批評美國「迫使企業選邊站隊,作出違背經濟規律的選擇」。
1天前

兩年前被帶走的美國美思明智員工獲釋

兩年前,曾經有一波針對服務外國跨國公司的美國諮詢公司和盡職調查機構在華業務的整頓。
6天前

知情人士:習近平擬28日會見國際商界領袖

預計將有大約20位或更多商界領袖接到邀請。在試圖抵禦川普日益敵對的貿易政策和關稅之際,中國渴望獲得國際商界領袖的支援。
2025年3月17日

川普停止《反海外腐敗法》未必是美企福音

貝蒂:美國的《反海外腐敗法》可能有助於、而不是阻礙了公平競爭。
2025年2月12日

超越礦業競爭:中美相互制裁跨國公司

王英良:下一步,能夠深度影響中美關係的變數將集中指向跨國公司。中美如果開啓螺旋式制裁,那指向和打擊的必然是兩國跨國公司。
2025年2月11日

FT社評:如何應對川普時代的不確定性

跨國公司需要重拾疫情應對手冊,學會在高度不確定的世界中生存。
2025年2月8日

調研:川普重返白宮或加劇在華美企遷出中國

中國美國商會會長何邁可表示,儘管大多數在華美國企業沒有搬遷,但搬遷的趨勢是明確的。
2025年1月23日

「川普2.0」可能引發全球稅收戰

全球公司稅協議中的「低稅支付規則」意味著,其他國家將能夠對美國公司徵收補足稅。美國共和黨立法者普遍對此不滿。
2025年1月13日

在華西方企業對川普2.0抱有希望

一些商界人士認爲,在第一個任期內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的川普處於一種有利的境地,可以跟中國談成一項貿易協議。
2024年12月4日

川普勝選令全球公司稅協議「岌岌可危」

專家認爲,由於擔心遭到川普政府的報復,各國現在不太可能實施相關規則。
2024年11月11日

外資企業在中國競爭力有走弱趨勢

王英良:在民用領域,中國企業規模性的崛起直接壓縮了大量外資企業在華的優勢,而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後中外產業競爭首次規模化出現的新現象。
2024年10月22日

劉志強:跨國公司如何平衡全球戰略與在地化?

跨國行銷專家劉志強表示,中國出海企業首先要做到「強」,擁有足夠核心競爭力,而不是簡單地依靠「低價」或「性價比」優勢去迎合市場需求。
2024年10月18日

宜家稱對中國市場信心回升

英格卡購物中心投資10億美元建設的上海薈聚綜合體開業,宜家表示,其在華各購物中心的客流量正在上升。
2024年9月27日

改革企業稅政策比關稅對美國更有益

克勞辛:美國稅法對企業海外利潤給予了極大的稅收優惠。改革這種稅制比關稅更能解決離岸外包擔憂。
2024年9月18日

130億歐元的「蘋果橫財」讓現金充裕的愛爾蘭陷入支出困境

都柏林方面花費1000萬歐元律師費爲稅收協議辯護,而歐洲法院稱該協議違反了歐盟規則。
2024年9月11日

德國對華直接投資大幅上升

儘管德國政府呼籲企業進入地緣政治風險較小的其他市場,大型汽車製造商等德企仍堅持在華投資。
2024年8月13日

新加坡GIC有意入手西方企業在華業務

一些跨國公司迫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而準備撤出中國內地,讓這家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看到了「機會」。
2024年7月24日

希音試圖抹掉關於它是「美國公司」的董事長言論

希音執行董事長唐偉在美國智庫會議上發表的這一言論,據信惹惱了正在審批這家快時尚零售商赴英上市申請的中國官員。
2024年6月17日

部分西方企業放棄退出俄羅斯的計劃

雅芳產品公司、液化空氣集團和利潔時等公司仍留在俄羅斯,原因是官僚機構對企業撤離設置了更多障礙。
2024年5月28日

歐盟企業努力應對即將到期的對俄製裁豁免

自6月起,總部設在歐洲的跨國公司將不能再向俄羅斯子公司提供會計、法律諮詢等專業服務。
2024年4月23日

法國巴黎銀行獲准在中國設立獨資券商

中國證監會覈准設立法巴證券,註冊地爲上海,註冊資本爲11億元人民幣。法國巴黎銀行正努力擴大在中國金融市場的業務。
2024年4月16日

跨國製造企業需要面對來自中國的新一波競爭

疫情後首次來到中國參觀的外國製造企業,對中國競爭對手在兩三年內取得的進步感到震驚。
2024年4月16日

習近平會見美國商界領袖

美國商界領袖們試圖修復中美關係。外界擔心,中國的製造業投資會導致國際市場上出現供應過剩和潛在的傾銷。
2024年3月27日

香港企業界對營商環境產生迷茫

許多跨國公司現在不確定,在香港新出臺的一些法律法規之下,他們如何正常開展業務?
2024年3月12日
123456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