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德國聯邦大選指南 - FT中文網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FT商學院
2025年德國聯邦大選指南

關於週日德國選舉中的政黨、政策和投票,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爲了第一時間爲您呈現此資訊,中文內容爲AI翻譯,僅供參考。

週日的德國聯邦選舉不僅將決定歐洲最大經濟體的未來,還將影響整個大陸的前景,因爲在川普政府明確表示美國的安全保障不會「永遠」持續之後,歐洲正面臨著生存問題的挑戰。

總理奧拉夫•蕭茲(Olaf Scholz)的聯合政府在11月因如何應對2025年預算中約170億歐元的缺口而展開激烈辯論後倒臺,其中部分資金與對烏克蘭抗擊俄羅斯入侵的額外支援有關。

中右翼基督教民主聯盟(CDU)領導人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是成爲下任德國領導人的熱門人選。他的政黨在民調中領先,有望贏得大約30%的選票。

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Alternative for Germany)在2021年以微弱優勢獲得第一名,目前排名第三。

組建下屆德國政府的選擇可能取決於三個小黨派中有多少能夠存活,以及有多少選票流向不會在議會中獲得席位的邊緣黨派。

自由民主黨(Free Democrats)——正在努力爭取獲得進入聯邦議院所需的最低5%的選票。

投給未在議會中代表的政黨的票數越多,大黨每票贏得的席位就越多,從而更容易形成兩黨聯盟。如果一個或多個小黨保住了席位,可能需要三黨聯盟來組建政府。

週日的投票是在德國連續兩年經濟活動萎縮的背景下進行的。各政黨都承諾推動經濟復甦,但在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上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解決方案。

在一系列移民致命襲擊事件後,移民問題在選舉活動中佔據了顯著位置。對移民採取強硬立場的AfD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際支援,其中包括來自X所有者和川普關鍵顧問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支援。

主要政黨有哪些?他們的關鍵政策是什麼?

德國主流政黨的支援率下降助長了AfD的崛起,這可能會導致議會更加對立。

極右翼政黨預計將首次成爲該國戰後歷史上聯邦議院的第二大力量。所有其他主要政黨都排除了與AfD合作的可能性,形成了一個所謂的防火牆,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上週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上對此進行了批評。

基督教民主黨(基民盟/基社盟)

民意調查顯示,默茨領導的基督教民主黨在週日的選舉中處於最有利的位置。該黨計劃將公司稅上限設定爲25%,取消針對高收入者的所得稅附加費,並實行永久性邊境管制。

社會民主黨

社民黨承諾對富人徵收更高的稅,將最低工資提高到15歐元,並承諾穩定養老金。去年,作爲「新工業議程」的一部分,蕭茲提議設立一個規模達1000億歐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基金,以改造德國被忽視的基礎設施,包括陷入困境的鐵路。他還呼籲設立「德國製造」補貼,以激勵企業投資。

綠黨

綠黨已將可持續投資作爲其競選活動的一項重要政策,並正在推動激勵措施,以加快德國從化石燃料轉型的步伐。該黨還熱衷於放寬德國的債務約束,呼籲對這一規則進行「明智的」修改。

德國另類選擇黨

AfD成立於2013年,當時是爲了抗議歐債危機期間對希臘的救助。近年來,AfD轉向了極右翼,甚至連瑪麗娜-勒龐的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也避開了該黨。

其他政黨

在德國聯邦大選之後,其他三個政黨如果能獲得足夠的選票,透過5% 的最低門檻或贏得三個直接授權,將對政治格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選舉是如何進行的?

在過去的兩次選舉導致議會臃腫,議員人數超過700人之後,這將是議員人數首次被限制在630人。選區後得票最多者當選(Erststimme)的獲勝者只有在其政黨在其所在州獲得了足夠的比例黨選票(Zweitstimme)時才能當選。

德國的選舉制度結合了比例代表制和得票最多者當選制,其中299個席位與地方選區直接掛鉤。任何政黨只要贏得其中三個直接授權,就可以免去5% 的門檻。

投票結束後會發生什麼?

預計週日晚的初步結果將是投票結果的一個很好的先行指標。

一旦聯邦議院的組成情況明朗,各政黨將開始聯盟談判,這種談判通常會持續數月。蕭茲的政府於2021年12月正式就職,也就是大選結束後兩個半月。

組建下一屆德國政府的政黨需要團結在一個共同的綱領、政策優先事項和領導結構的背後。在如何處理2025年預算缺口問題上的分歧是導致蕭茲政府解體的主要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基民盟/基社盟與社民黨和/或綠黨可能組成的聯盟將如何克服財政限制。

設計:Carolina Vargas;數據可視化:喬納森•文森特(Jonathan Vincent)和馬丁•史泰比(Martin Stabe)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全球化將戰勝川普

從長遠來看,經濟激勵比政治因素更具影響力。

小說家與偵探

彼得•格蘭傑是如何創造出你可能從未聽說過的最偉大的虛構偵探DC•史密斯的。

赫格塞思稱美國正在日本設立一個「作戰」基地

川普的國防部長利用東京之行呼籲加強對中國的威懾力。

俄羅斯的戰爭經濟推動了"鏽帶"的復興

商店、餐館和健身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歷史上貧困的地區,這些地區是莫斯科軍隊的招募基地。

音樂家如何賺取和管理他們的收入

在串流媒體時代,許多樂隊被迫將商業頭腦的重要性幾乎與音樂創意同等看待。

品牌在X廣告上花費象徵性的金額以取悅伊隆•馬斯克

行銷人員希望避免被視爲抵制億萬富翁的社群媒體平臺。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