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英國政府爲石油和天然氣暴利稅設定價格下限

如果能源價格下降到一定程度,75%的暴利稅將降至危機前的水準。
18小時前

艾爾段任命前高盛女銀行家爲土耳其央行行長

這位未來的土耳其央行領袖可能會提高利率以對抗通貨膨脹。
19小時前

川普再遭起訴,依然宣稱自己「完全無辜」

這次的聯邦刑事指控與他處理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發現的機密檔案有關。
19小時前

從遙遙無期到近在咫尺:烏克蘭能加入北約嗎?

何越: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性越來越高。這是否是普丁最終侵略烏克蘭的原因之一?很有可能。但是否能爲普丁的侵略行爲辯護?我認爲不能。
21小時前

改善中美關係,要有戰略耐心

鄧聿文:就拜登上臺以來的中美關係而言,雙方可能進入了初春,感受到某種初春的暖意,只是現在這種暖意不足以達到讓花兒吐蕾的程度。
1天前

拜登和蘇納克宣佈加強經濟關係的「大西洋宣言」

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尋求增加美英在國防和關鍵礦產等領域的貿易往來。
1天前

法國發生持刀襲擊事件,四名兒童和兩名成人受傷

據報道,安納西公園事件發生後,幾名受害者情況危急。嫌疑人已被確認爲一名敘利亞尋求庇護者。
1天前

英國保守黨再度沉迷於減稅夢

英國保守黨再次對首相承諾在今秋出臺的減稅措施感到興奮,彷彿去年災難性的「迷你」預算沒有發生過一樣。
1天前

美國將與臺日無人機隊共享實時數據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將把出售給臺灣的4架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整合到駐該地區美軍和日本自衛隊使用的同一系統中。
1天前

東京有望成爲新的全球商業中心,但它必須爭取

劉易斯:隨著美中關係緊張改變金融佈局,樂觀主義者認爲東京有望從中獲益,成爲新的亞洲金融中心。
1天前

英國數據監管機構:神經技術存在偏見風險

英國資訊專員辦公室呼籲制定新的法規,以避免在處理大腦數據時違反道德規範。
1天前

每週時事分析:北約在東京設辦事處恐將擱淺

曹辛:法國的確有讓北約進入亞洲一事擱淺的能力,這是由於北大西洋理事會的表決方式是全體一致原則,同時法國外交實際上實行雙外長制。
2天前

北約將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空中演習

德國將領導此次演習,目的是展示假如俄羅斯侵略北約成員國,聯盟作出迅速反應的能力。
2天前

英國將於今秋舉辦首個全球AI監管峯會

蘇納克將告訴拜登,英國能夠在爲人工智慧這一新技術設立「護欄」方面發揮領導作用。
2天前

北韓發射偵察衛星:陣營對壘與失控風險

葉勝舟:杭州亞運會開幕式將於9月23日舉行,中國大有文章可做,可以把握主場外交契機,緩和半島緊張局勢。
2天前

布林肯將於本月訪華 兩國緊張關係現緩和跡象

今年2月,因爲一個疑似中國間諜氣球的飛行物飛越美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臨時取消了原定的訪華行程。
2天前

爲什麼英國對有經濟價值的移民來說是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OECD報告稱,英國取消了高技能工人的配額,以及來英移民能成功找到工作,這使得英國的移民政策排名大幅提升。
2天前

默克起訴美國政府 指控其藥價管制是「敲詐勒索」

這家制藥商稱美國《降低通膨法》中的關鍵部分違憲,並準備將官司一直打到美國最高法院。
2天前

英國將拆除敏感政府場所的中國造監控設備

英國政府承諾發佈時間表,按照時間表將包括大華和海康威視在內的中國企業製造的監控設備從敏感場所拆除。
2天前

報導稱美國事先知曉烏克蘭襲擊北溪天然氣管道計劃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一份被洩露的美國情報檔案中引用了歐洲盟友提供的未經證實的線索。
3天前

降低大國核競賽風險需要公衆的關注與參與

菲利普、趙通:在當前主要大國之間的核競賽和緊張局勢升級的背景下,公衆的知情和理性表達意見的能力尤爲重要。
3天前

印度部分教科書刪除演化論和元素週期表內容

印度政府表示這一舉措爲過渡性方案,但教育工作者擔心,此舉可能威脅科學教育和科技行業發展。
3天前

美國稱準備應對中國的強硬舉動

這一警告是在中方在臺灣海峽水域和南中國海上空對美軍進行兩次「不安全」攔截之後發出的。
3天前

印度激增的鐵路投資未能助其避免重大災難

一場幾十年來最致命的火車事故讓人想起黑暗的過去,儘管印度鐵路正在實現現代化,且安全記錄不斷改善。
3天前

法國反對北約在東京設辦事處

法國總統馬克宏認爲,北約應該繼續專注於自己的北大西洋地區,推動北約擴大範圍「將犯下大錯」。
4天前

蘇納克望透過華盛頓之行提升英國的全球聲譽

首相希望說服美國總統相信,英國在全球安全和打造人工智慧監管框架方面能夠發揮關鍵作用。
4天前

美國要如何重塑全球經濟?

拉赫曼:拜登政府自認爲正在贏得關於建立「新華盛頓共識」的辯論,但美國的一些盟友仍持保留意見。
4天前

俄羅斯聲稱在頓涅茨克擊退烏軍大規模襲擊

俄國防部稱,烏軍週日出動六個機械化營和兩個坦克營發動襲擊。基輔方面否認這種說法,稱其爲「資訊戰和心理戰行動」。
4天前

西方國家擔心中俄增強北極地區影響力

目前俄羅斯事實上被排除在北極理事會之外,令西方國家的北極議程難以推進,同時它們擔心中俄在該地區影響力增強。
4天前

不管有沒有川普,美國社會的崩潰或許都不可避免

邰蒂:彼得•圖爾欽預測社會崩潰的理論備受爭議,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從中吸取教訓。
4天前

蘇納克將遊說拜登讓英國在AI發展中發揮「領導」作用

英國首相希望討論建立一個「類似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機構,來進行人工智慧國際研究。
4天前

印尼提出烏克蘭和平計劃

印尼國防部長提出的「就地停火」和平計劃招致西方批評,但獲得中國稱讚,凸顯出西方與全球南方對這場衝突存在深刻分歧。
5天前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美防長爲何不會晤;歐美企業大腕紛紛來華

曹辛:防長會而不晤,歐美企業大腕卻雲集中國。這折射了中美關係的現實:相互對峙,暫時誰也不能壓倒誰;但雙邊關係又處於敏感和危險境地。
5天前

西方指責中國實施危險攔截 中國防長在「香會」反駁

中美軍艦在臺灣海峽險些相撞後,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抨擊美國追求「航行霸權」。
5天前

馬斯克和傑米•戴蒙等美國企業領袖密集訪華

中國向全球商界領袖示好,以提振對經濟復甦的信心。
2023年6月2日

美國在中國的後院加強構建軍事同盟

拜登政府正在加強安全方面的舉措,以加強對華威懾,併爲與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潛在衝突做好準備。
2023年6月2日

土耳其新財政部長人選受投資者歡迎

據知情人士透露,艾爾段將任命希姆謝克爲財政部長。如果他被任命,這將是一個信號,表明艾爾段可能願意改變他的非正統經濟政策。
2023年6月2日

歐盟敦促英國加入泛歐地中海公約,以緩解汽車關稅風險

歐盟敦促英國加入該公約,以限制英國脫歐後即將到來的關稅對英國汽車行業的損害,而不是尋求推遲關稅實施。
2023年6月2日

巴西表示西方必須「考慮到」俄羅斯的安全關切

巴西最高外交政策顧問阿莫里姆表示,巴西不想看到一場新冷戰,西方必須考慮到俄羅斯的安全關切,即對西方大國和北約「包圍」的抱怨。
2023年6月2日

爲何19世紀的倫敦能給馬克思自由?

何越:馬克思在德國無法得到、而在倫敦享有的言論自由與個人自由,來自於當時歐洲風行的自由主義;當時領自由主義風氣之先的,非倫敦莫屬。
2023年6月2日

爲什麼華爾街試圖撼動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

美國精英仍然夢想著一個中間派核心小組可能拯救他們。但歷史表明,美國第三方總統候選人的表現總是非常糟糕,因爲兩黨壟斷根深蒂固。
2023年6月2日

中國是不是發展中國家?

王軍:今天的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更像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因爲收入方面的簡單數字並不能衡量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
2023年6月2日

美國參議院就債務上限法案進行投票表決

多數黨領袖將令國會上議院繼續開會,直到避免違約的法案得到批准。
2023年6月2日

美參議院批准法案 結束債務上限僵局

美國國會匆忙透過一項法案,該法案現在正送到喬·拜登總統的辦公桌上等待簽署生效,以避免政府債務違約。
2023年6月2日

俄羅斯稱擊退親基輔民兵第二次襲擊

一些居民逃離俄羅斯邊境城鎮,基輔居民因又一次飛彈襲擊而驚慌失措。
2023年6月2日

美國衆議院透過債務上限法案

共和黨議長麥卡錫取得了跨黨派的勝利,並將該法案提交給了參議院。
2023年6月1日

每週時事分析:北韓射導故作氣定神閒狀

曹辛:北韓故作氣定神閒狀地發射,目的是製造合法擁核的氛圍和認知;但在行動中又被世界發現了問題,說到底,在擁核問題上還是不自信。
2023年6月1日

馬克宏支援爲烏克蘭加入北約提供「路線圖」

法國總統改變了對基輔加入這一軍事聯盟的立場。
202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