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繆爾•布里坦 - FT中文網
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塞繆爾•布里坦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赤字不應是政策目標
FT專欄作家布里坦:英國財相的削減支出報告問題重重。赤字固然重要,但它應該是一個政策變數,而不應用於設定目標。
2010年10月26日
「以鄰爲壑」政策的迴歸
FT專欄作家布里坦:我認爲,現代重商主義最恰當的名稱是「以鄰爲壑」經濟學,指的是某國政府不願(或無法)透過國內手段提高產出和就業,轉而損害他國利益。
2010年9月1日
關於銀行業危機的思考
FT專欄作家塞繆爾•布里坦:作爲一名政治經濟學家,銀行業並非我的專長。所以當銀行業發生危機時,於我而言,最好的做法是,利用危機思考一些根本的東西。
2010年8月19日
讓央行走下神壇
FT專欄作家塞繆爾•布里坦:西方國家的央行剛成立時,並不掌管宏觀政策,而獲得這些權力後又履行得不怎麼樣。我支援央行獨立性,但我們不應對其過分尊崇。
2010年8月3日
關注名義GDP
FT專欄作家布里坦:只關注通膨而忽視成長的貨幣政策體制已經失敗,我認爲,我們應該用瞄準經濟中的支出流(即名義GDP)的方法,取代目前貨幣政策只瞄準通膨的體制。
2010年7月7日
如何糾正全球失衡?
FT專欄作家布里坦: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去年建議採用一種「超主權儲備貨幣」,IMF的特別提款權(SDR)就是這種貨幣的雛形。我們應當逐步賦予SDR更多真實貨幣的特徵。
2010年6月6日
危機過後的資本主義
FT專欄作家布里坦:市場原教旨主義有句名言:政府不是答案,而是問題。除了無政府主義者外,一般人不可能認同這句話,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發生後。
2010年5月11日
大政府又回來了
FT專欄作家布里坦:英國政府爲應對危機而採取的一些干預措施,顯示出全能政府迴歸的跡象,並導致了政府對公民自由日益增強的蔑視。
2010年4月26日
英國的日子不好過
FT專欄作家布里坦:在英國大選中,任何根據官方國民收入數據投票的英國公民都應當被剝奪選舉權,因爲英國經濟停止收縮是個假象。
2010年2月10日
如何抵消中國的鉅額儲蓄?
FT專欄作家塞繆爾•布里坦:如果西方國家開始削減財政赤字,誰來抵消中國的鉅額儲蓄?大多數答案都不切實際。恰當的應對措施應該是緩慢提高利率,但允許預算赤字延續下去。
2010年1月26日
重新審視自由主義
FT專欄作家布里坦:爲了與認爲政府多餘的自由主義者劃清界限,凱恩斯提出區分政府議程與非政府議程。反過來,我們亦可用這一概念圈定政府無權干涉公民的領域。
2010年1月12日
當前世界經濟真相
FT專欄作家布里坦:短期內,中國和其它亞洲國家日益成長的儲蓄盈餘,只能由較強大西方國家的財政赤字吸收,這就是當前經濟形勢的真相。
2009年11月19日
什麼比腐敗更邪惡?
FT專欄作家布里坦:透明國際發佈「全球腐敗報告」,對各國廉政和企業行賄排名。我認爲,過分強調腐敗,可能分散人們對軍售的注意。
2009年9月27日
經濟學家並非預言家
FT專欄作家布里坦:金融危機表明,經濟學家並不具備及時識別轉折點和系統性失靈的能力,但這並不意味著經濟學本身是毫無價值的。
2009年8月18日
不要被「萌芽」論誤導
FT專欄作家布里坦:我們不應太起勁地談論復甦萌芽,這有兩大原因:一是涉及潛在產出活動的庫存週期,二是涉及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場。
2009年7月1日
通膨是最好的「安全閥」
FT專欄作家布里坦:有些專家爲了解除物價不確定對經濟穩定的威脅,提議引入一種不受物價變動影響的新記賬單位。我覺得,這種做法還不如容許適度通膨來得實在。
2009年6月2日
沒人知道經濟何時復甦
FT專欄作家布里坦:索羅斯說,經濟不再自由下滑;特里謝暗示,經濟衰退可能見底;金融評論員則在談論「復甦的萌芽」。似乎,我們可以恢復正常生活了。
2009年5月18日
擺脫經濟危機不能靠「獸性」
FT專欄作家布里坦:公民A減少了對小商品的購買。生產小商品的公司B進行裁員,而被裁掉的員工轉而又削減了支出。我們就這樣將自己推入了一場衰退。
2009年3月8日
錯把通縮當「敵人」
本應關注經濟衰退現實的這一時刻,卻有太多的此類僞財經評論緊盯著通貨緊縮這個幽靈不放。我這裏說的通貨緊縮,指的只是物價持續下跌的一段時期。
2009年2月9日
悲觀論調錯在哪裏?
FT專欄作家布里坦:凡事皆有定期,萬物皆有定時。面對嚴重經濟衰退,若鼓勵民衆節儉,只會使形勢更加糟糕,加劇惡性的下行螺旋。
2009年1月5日
羅斯福新政之鑑
美國當選總統歐巴馬近來的講話,讓人想起了上世紀30年代的羅斯福「新政」。綜觀美國新政時期,我們得出的教訓是:在應對經濟下滑時,要把精力集中於需求和產出。不要干預物價和薪資;最重要的是,要避免有意或無意地增強企業、勞動者或農業遊說組織的權力。
2008年12月22日
先知凱恩斯
FT專欄作家布里坦:凱恩斯主張國家採用擴張的經濟政策,透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成長。由於金融機構的倒閉卻比其它大型企業的倒閉威脅要大得多。眼下,政府重拾凱恩斯主義,進行大規模干預,將銀行國有化,還隨時可能宣佈進一步財政刺激政策。
2008年10月12日
信貸危機對資本主義的影響
FT專欄作家布里坦:爲了證明市場的力量,許多左翼政客不得不拋棄畢生最深的信念。他們現在要掉過頭來說自己一直以來都錯了嗎?
2008年9月16日
超級富豪更富了
FT專欄作家塞繆爾•布里坦:倫敦財政研究所發現,最富有的1%家庭收入成長速度要快得多,而最富有的0.1%家庭收入成長速度更快。其中原因何在?
2008年7月6日
上一頁
‹‹
1
2
3
4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