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解讀 - FT中文網
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第一時間解讀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開行:下一站花旗?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投資一切,似乎成了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的座右銘。在投資組合上越來越接近「世界銀行+花旗」的時候,開行離「商業化」的目標並沒有更近一步。
2008年1月14日
郭臺銘不怕新勞動合同法?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在中國僱主們苦尋規避新《勞動合同法》對策的時候,全球代工巨擘鴻海全面擁護徹底貫徹新法的姿態令人側目。是中國企業們普遍誤讀了新法嗎?還是這部立意維護弱勢勞工權益的新法,也保護郭臺銘們?
2008年1月9日
中國黃金投資:戴著鐐銬跳舞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陳旭敏:對於還處於資本管制的中國來說,黃金投資,實際上就是戴著「鐐銬」跳舞,一旦黃金投資引起中國的幣值穩定,結局很有可能象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國債期貨一樣,半路夭折。
2008年1月8日
中外合資:捆綁夫妻?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12年來,透過「合資」開放中國證券業的結果,是中外雙方越來越不需要對方,戰略關係日益有名無實——這種被廣泛應用於其他「戰略」行業的開放模式還有必要存在嗎?
2008年1月7日
高油價將喫掉中國「人口紅利」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陳旭敏:如果油價繼續飈升,將使中國的「人口紅利」成爲泡影。很顯然,出口不變,進口增加,隨著油價的繼續走升,中國居高不下的貿易順差很有可能日趨平衡,從而使國際收支失衡造成的股市和樓市泡沫反向重估,另一方面,高油價還會吞蝕中國企業的利潤,從而給目前高估的市值釡底抽薪。
2008年1月3日
國美:壟斷又如何?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即便已經是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零售業深層次的整合仍遠未完成。在這輪主要由玩家相互競爭推動的併購潮中,「壟斷」並不是罪過。
2007年12月17日
中國應「昂貴地」開放金融業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在中美第三次戰略經濟會談中,中國和美國均要求對方進一步開放金融業。鑑於中國資金充裕,應該儘可能提高進入門檻,讓進入者支付高昂的價格。至於中國投資海外時,則應以儘可能低的價格購入對方資產。
2007年12月13日
憤怒的CPI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陳旭敏:在短短三年內,中國食品價格波動導致的CPI反覆顛簸,表面上,大家將此歸咎於寬鬆貨幣環境下的物價衝動,但事實上,這是被過度消耗的「農村紅利」在向中國過去的發展戰略「用腳投票」。
2007年12月11日
利率工具「淡出」中國貨幣政策?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陳旭敏:中國央行上週六決定,從12月2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而沒有像市場普遍預期的那樣加息。這是否意味著數量工具將主導中國貨幣政策?
2007年12月9日
中國央行:十年改革夢
FT中文網經濟事務評論員陳旭敏:從直接調控轉向間接調控,從間接調控又回到直接調控。整整十年,中國的中央銀行改革在原地轉了一個圈,從起點回到起點。對央行來說,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肯定不會重走回頭路。
2007年12月6日
買力拓的帳怎麼算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在這個時點由中國去競標力拓,代價既高昂,勝算更無把握。相比在跨國礦業收購中扮演一個華而不實的「重要角色」,更符合中國利益的做法是強力推進國內鋼鐵業整合、執行嚴格的節能政策。
2007年12月5日
中國經濟豪賭「凱恩斯主義」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陳旭敏:對於中國來說,如果將全部的賭注押在凱恩斯的「有形之手」上,僅僅頭痛治頭,腳疼治腳,而不是抓住核心問題綜合治理,很有可能事與願違。
2007年12月4日
「牛」去「熊」來了嗎?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陳旭敏:當然,中國A股的調整還未結束,或許,底部之後可能還有更深的底部,但這也不能說明中國A股進入「熊」市,只能說明先前的A股太瘋狂。
2007年12月2日
大產業政策窘境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中國的新《煤炭產業政策》希望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事故和環境汙染,實現產業整合與升級,但以頒布產業政策的方式能做到嗎?
2007年11月29日
繼續緊縮,2008!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陳旭敏:很顯然,如果從過去的宏觀調控紀錄看,如果中國仍把貨幣政策放在宏觀調控的核心地位,僅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忽視財政政策對「儲蓄—投資」的調節作用,一個不容置疑的結果是,2007年的中國宏觀經濟,仍將在2008年重演。
2007年11月28日
廉租房似近實遠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廉租房在中國一直蓋不起來的最主要障礙──資金,在新出臺的政策中得到了更具體的規範與闡明。然而中國最貧困家庭與較好住房的距離,卻難以透過行政命令拉近。
2007年11月27日
人民幣升值:還能忽悠A股多久?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陳旭敏:目前人民幣的匯率彈性正在增強,中國的國際收支順差短期仍難結束,很顯然,中國人民幣升值的帷幕還遠未落下,但是如果以此來推導中國A股也將「一眼無際」,則無疑於緣木求魚,至少中國A股牛市的「先烈」──日本並未證明這一點。
2007年11月26日
美國感冒,中國會喫藥嗎?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陳旭敏:雖然中國經濟目前還沒有完全開放,但自中國「入世」以來,中國的經濟週期似乎與美國經濟亦步亦趨,至少從拉動中國經濟最得力的馬車──出口來看,確實如此。
2007年11月22日
淡馬錫:在亞洲遭遇中國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渣打只是一個信號。機構投資者們將越來越感覺到中國在亞洲金融世界擴張的衝動──令淡馬錫們尤其煩惱的是:當中國已成爲淡馬錫最大海外投資市場的時候,中國會要求投桃必須報李。
2007年11月20日
是財政政策,不是貨幣政策!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陳旭敏:很顯然,目前中國的宏觀調控應該多條腿走路,中國應該在利用貨幣政策用數量工具進行流動性管理外,更要充分利用財政政策,尤其是積極的消費性財政政策,事實上,稅率在中國的調控頻率和領域,遠遠低於匯率、利率,而且節奏、力度、範圍都有待提高。
2007年11月18日
爲何不對房價「狠」一點?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陳旭敏:很顯然,與拿走土地出讓金淨收益90%比例的政府相比,剩餘的10%,只能安慰一下中國幾千萬買不起房的中低收入者,而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毫無疑問,人人喊打的「房價」和高漲的民憤,仍將持續。
2007年11月15日
中國央企的「產融結合」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富可敵國的中國央企們可以找到各種理由跑步擁抱「產融結合」:買銀行做保險買券商……然而在公司內部治理存在明顯缺陷的時候,跟創投資既不相關又高風險的金融行業並非智舉。
2007年11月14日
第一時間解讀:中國「空調」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陳旭敏:很顯然,在目前高速行駛的中國經濟列車面前,任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措施都將是螳臂擋車。如果中國出臺的宏觀調控措施不能治根,那最終都會是「空調」。
2007年11月13日
法定準備金率見頂了?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陳旭敏:0.5個百分點,中國央行上週六再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法定準備金率。這是今年最後一次嗎?肯定不是,至少在可見的未來,存款法定準備金率仍將是央行回籠貨幣的重要政策工具。
2007年11月11日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