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經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中國央行發行600億元央行票據支撐人民幣匯率

這是中國人民銀行自2018年在香港開始招標發行央票以來規模最大的單筆發行。
2025年1月9日

對話《軟實力》作者約瑟夫•奈:在硬地緣政治時代,軟實力扮演什麼角色?

馮鬱青:約瑟夫•奈受訪表示,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軟實力依然非常重要,而川普的上臺有可能讓美國的軟實力受損。
2025年1月9日

中國12月CPI僅上漲0.1%,通縮壓力顯著

中國12月CPI僅同比上漲0.1%,爲9個月來的最低水準;PPI同比下降2.3%,連續28個月處於通縮區間。
2025年1月9日

匈牙利總理內閣辦公室部長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

拜登政府交棒前夕,美國財政部指控歐爾班的長期盟友羅甘•安道爾在整個政府體制內建立、運行並受益於一個腐敗體系。
2025年1月9日

川普關稅前景促使人民幣匯率創16個月新低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川普上任後美中貿易戰將抑制中國出口的擔憂。
2025年1月9日

易綱說對了嗎?「貿易戰」不是戰

劉遠舉:中美貿易順差很大,產業鏈依賴很深。如果要是中國同樣施以報復性關稅,減少進口,也會推動通膨。這個邏輯對美國和中國是一樣的。
2025年1月8日

展望2025:如何與高房價和解?

徐瑾:「剛需」的破滅,從經濟學角度再次證明,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剛需,剛需都必須接受現金流的約束。在房產領域是這樣,在安全感、幸福感等方面亦如此。
2025年1月8日

中國擴大「以舊換新」補貼計劃以促進消費

在中國經濟成長乏力引發擔憂之際,中國政府撥款810億元人民幣擴大家電「以舊換新」補貼計劃。
2025年1月8日

曼莫漢•辛格最大的遺產:以改革激發印度經濟活力

沃爾夫:辛格對阻礙經濟發展的反市場政策體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印度可以在30年裏發生巨大轉變。
2025年1月8日

騰訊和寧德時代擬在美國法庭挑戰「涉軍」認定

兩家中國企業巨擘均表示,如果與美國國防部的談判未能消除「中國涉軍企業」認定,他們將採取法律行動挑戰這一「錯誤」認定。
2025年1月8日

Lex專欄:中企無須擔心五角大廈黑名單

被列入「中國涉軍企業」黑名單並不會帶來具體處罰或禁令,對名單上的公司來說,實質性影響應該很小。
2025年1月8日

從全球化到本地化:中歐合作的新篇章

魯乙己:近年從全球化到本地化的轉變標誌着中歐商業合作動力結構的深刻演變。這一變化正在重塑中歐兩個地區滿足本地需求的方式,促進經濟包容性的發展。
2025年1月7日

樓市止跌回穩,核心在哪裏?

劉淵:2024年是中國房地產的轉折之年。展望2025年,實現房地產市場止跌企穩的關鍵在於穩定需求,尤其是中低價位普通住宅的需求。
2025年1月7日

騰訊和寧德時代被五角大廈列入涉軍企業清單

被美國國防部列入直接或間接與中國軍方合作的企業清單後,騰訊港股週二下跌5%。兩家公司皆稱其爲「一個錯誤」。
2025年1月7日

普丁加上川普就約等於歐洲安全威脅

拉赫曼:兩個危險元素可能會在2025年結合,俄羅斯構成威脅,而川普領導的美國無動於衷。有鑑於此,德國重整軍備對加強歐洲防禦至關重要。
2025年1月6日

2025展望:中國如何重啓經濟?

梁巖:中國亟需參考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經濟政策;在國家安全和公共服務之外的領域,阻斷「看得見的手「對經濟的」反覆折騰「。
2025年1月6日

中國經濟:風動幡亦動

王宇哲:2025年政策節奏既有着眼於新質生產力發展,反內卷和促消費等,也有視外部情況和經濟復甦進程,具有相機抉擇和對沖屬性的漸進加力預案。
2025年1月6日

盤點2024中企出海歐洲(二)中國電動汽車:或收兵避險,或迎難而上

張冬方:歐洲本土車企已經意識到反補貼稅只是權宜之計,而留給他們的機會視窗可能只有兩三年的時間。
2025年1月6日

ESG:一個正在被戳穿的謊言

鄭志剛:「讓世界回到原來的樣子」,美國學術界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獨特的貢獻,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歷史進程,維護了「大學是社會良知的最後堡壘」的聲譽。
2025年1月6日

大模型的2025:卷價格,更要卷應用

閆曼:如果不能在算力受限的基礎上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就算是大廠也不一定「卷」得過創業公司。
2025年1月5日

中國必須反擊即將來臨的川普關稅

邢予青: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反對和支援貿易自由化的利益集團;爲了阻止川普升級對華關稅,必須讓其團隊清楚反擊不是空洞的威脅。
2025年1月5日

「一國一策」系列之七:爲何拼多多TEMU與位元組TikTok Shop都瞄準歐洲?

宋欣:中國電商平臺是否能夠在歐洲市場延續過往的神話?歐洲市場應該關注哪一些消費人羣,這些人羣特點是什麼?歐洲的新型消費趨勢如何?
2025年1月6日

每週時事分析:北韓又搞新年賀信外交

曹辛:北韓透過賀信外交突出與俄羅斯的關係,降低與中國的關係,目的是向中國施壓,以在中俄之間實現縱橫椑闔、兩頭牟利並壯大自己的目的。
2025年1月3日

中國變了,如今的投資者該如何「投資中國」?

拉馬錢德蘭:大家都知道中國變了,但我不知道有多少西方投資者真正理解這種變化。而如果你想「投資中國」,你必須理解。
2025年1月3日

中國央行計劃進行政策改革

中國央行將開始變得更像美聯準,使用一個主要的政策利率來調控信貸需求,同時淡化數量目標的作用。
2025年1月3日

2025展望:全球經濟的六大變數

沈建光:2025年全球經濟存在幾大變數,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各有都問題。在此背景下,全球股市和加密貨幣市場是否會出現大波動、大分化,也值得關注。
2025年1月2日

中國創投基金的美國投資者競相遵守對華投資禁令

美國新的對華投資禁令,將對投資涉及半導體、量子計算或人工智慧系統的中國公司的美國實體實施民事和刑事處罰。
2025年1月2日

中國領導人新年講話體現成長是頭等大事

習近平在電視講話中表示「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強調要爲弱勢羣體提供支援,並重申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
2025年1月2日

柯文哲案相關四方的系列硬傷

葉勝舟:檢方的最大硬傷是違背職務收受賄賂罪證據不充分;柯文哲的最大硬傷是存在涉嫌犯罪事實且不止一起案件;民衆黨的最大硬傷是一人黨。
2025年1月2日

碳信用危機:「幽靈」水稻項目暴露自願碳市場監管漏洞

石毅:全球自願碳市場因造假與質量醜聞而陷入信任危機。項目開發方造假,審覈機構共謀,標準制定機構監管不力,碳信用還有沒有「信用」?
2024年12月30日

川普當選後,虛擬資產行業將迎來黃金時代?

翁曉奇:金融科技領域可能迎來革命性變革,這不僅爲投資者帶來了財富增值的機會,也爲全球經濟的數位化轉型提供了新的動力。
2024年12月17日
|‹上一頁‹‹678910111213141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