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經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華爲提升AI晶片生產能力,助力中國科技目標

華爲提升了其最新人工智慧晶片的「良率」,儘管美國付出了種種努力來阻止其在晶片製造方面取得進展。
2025年2月25日

李巍:中美經濟戰正在成爲惡性螺旋

人民大學教授李巍表示,中美間的每一次制裁與反制裁都在向市場傳遞負面信號,施壓企業減少對對方產供鏈的依賴。脫鉤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2025年2月25日

聯合國安理會透過美國提出的涉烏決議

這項在中國和俄羅斯支援下透過的決議,是在美國川普總統任內西方團結遭受的最新打擊。
2025年2月25日

烏戰三週年 美國在聯合國倒向俄羅斯立場

美國在聯合國大會上不尋常地與俄羅斯一起投票反對烏克蘭和歐盟國家提交的決議案。川普立場轉變危及了西方團結。
2025年2月24日

平常心看外資變化——外資因何而來,又因何而去?

Jason Li:要以平常心對待外資變化,是因爲外資數字變化是中國整體對外營商模式變化的一部分,不可以被拎出來單獨看待。
2025年2月24日

中國股市是否再次值得投資?

夏爾馬:只要投資者對經濟下行保持警惕,那麼中國股市價格合適,非常「適宜投資」。
2025年2月24日

不結婚的時代,意味著什麼?

徐瑾:結婚登記率暴跌,婚姻越來越類似奢侈品。年輕人爲什麼不結婚?結婚理由千千萬萬,不結婚的理由同樣如此,重要的是背後趨勢。婚姻是複雜的,社會和人性也是。
2025年2月24日

中、美進步主義未曾自覺的遺產

趙尋:只有在中-美之間成長的Chinamerican和Americhinese登場,架起東、西之間的屋頂,世界才能最終擺脫一再爲「亞-歐之間」的白色幽靈威嚇、劫持的歷史。
2025年2月24日

中國試水新能源電價新機制,電力部門脫碳加速?

張樹偉:如果政策設計合理,風光新電價機制將加速新能源替代煤電,但煤電爲主的市場背景爲執行帶來不確定因素。
2025年2月24日

中國政府惠民服務支出較低

世行數據顯示,中國政府在個人消費(醫療和社會保障等直接惠及公民的服務)上的支出僅佔GDP的6%,低於巴西和俄羅斯等其他金磚國家。
2025年2月23日

日本警告中國晶片材料出口管制威脅全球供應鏈

日本官員和高階主管表示,有關鎵的出口管制規定將擾亂晶片和汽車電池供應鏈。
2025年2月21日

川普時代,誰來穩定世界經濟?

哈丁:經濟史學家金德爾伯格當年主張,世界經濟需要一個擔當責任的霸主。但當今的現實是,美國和中國都不願意承擔這樣的責任。
2025年2月19日

金融信使體對生命的啓示

嚴家祺:生命與電子、水分子、氯化鈉分子、DNA分子、病毒一樣,其生成是一種「自然發生「。未來的人工智慧,是否可以可以創造出非碳基生命體?
2025年2月19日

超級80/20法則: AI時代下知識創作

李晉、貢潔: AI浪潮席捲全球,衝擊著不同行業,連帶顛覆傳統的藝術創作。筆者透過實驗,揭示科技進步能否提升作品質量,還是加劇兩極分化。
2025年2月19日

中國軍艦現身距離雪梨150海里處

知情人士稱,中國海軍如此深入澳洲東海岸是「史無前例的」。
2025年2月19日

習近平抓住「深度求索時刻」安撫民營部門

習近平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尋求恢復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他提到「兩個毫不動搖」原則,並希望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
2025年2月19日

川普「對等關稅」衝擊全球貿易體系:中國的挑戰與戰略選擇

陶志剛:全球化不會因川普的關稅大棒止步,但規則的重塑需要智慧與實力。中國若能以開放促改革,以合作謀共贏,或將在新一輪貿易變局中佔據主動。
2025年2月18日

中美貿易戰2.0對供應鏈的衝擊

邢予青:美國對華10%的關稅,看似低於川普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實施的25%的關稅,但對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的實際影響會非常大的。
2025年2月17日

萬斯向歐洲發出的真正警告

拉赫曼:在美國副總統眼裏,歐洲爭取自由的鬥爭不再關乎防範俄羅斯,而是關乎拯救「西方文明」,阻止大規模移民和「覺醒病毒」。
2025年2月18日

特斯拉可能無法如期在中國試驗自動駕駛

在美中貿易戰升級背景下,中國監管機構有可能暫緩批准馬斯克的電動汽車公司在中國大範圍訓練全自動駕駛(FSD)技術。
2025年2月17日

習近平會見中國科技巨擘,馬雲在列

習近平在與一些中國頂級企業家舉行的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分析師認爲當局在對民營部門釋放出更積極的信號。
2025年2月17日

英國情報機構評估中國綠色技術安全風險

據悉英國軍情五處正在幫助評估一個關鍵問題:使用風力發電機等中國綠色技術將在何種程度上構成潛在的未來安全威脅?
2025年2月17日

中國收緊關鍵技術、礦物和工程師出境管制

中國相關部門加大了某些工程師和設備出境的難度,並開始限制輸出某些關鍵技術。受影響企業包括富士康和寧德時代。
2025年2月16日

展望2025:對經濟樂觀的勇氣來自哪裏?

馬天平:國際環境在地緣政治、經濟政策、金融市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可能給中國發展帶來新機會;國內宏觀政策主張方向已在邊際上生變。
2025年2月16日

《哪吒》:爲什麼申公豹更讓人共情

徐瑾:《哪吒2》成功之餘,不少評論共情反派申公豹,認爲他是小鎮做題家家的隱喻。大衆變了嗎?從集體心態變化中,又可以窺探什麼趨勢?
2025年2月13日

中國的婚姻難題:年輕人少了,結婚的人少了

人口老齡化、出生率下降以及厭婚現象加劇了中國面臨的人口挑戰。
2025年2月14日

如何從公司運作洞察關於集採的爭議

劉遠舉:醫生說藥不好,醫保部門說藥好,在有限的資訊下,普通人該如何理解其中的爭議呢?
2025年2月13日

2024年中國煤電建設力度創十年來最高水準

一份報告稱,中國在2024年新增了創紀錄的356吉瓦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能力,但同時也開始建設94.5吉瓦的煤電廠。
2025年2月13日

應對川普2.0下的政策轉變

陳敏蘭:川普政府承諾將帶領美國進入「黃金時代」,在此背景下,投資者應謹慎前行並密切關注美國經濟形勢,爲貿易保護主義做好準備。
2025年2月13日

北美自由貿易陷入困境

周子衡:白宮的關稅政策不僅僅侷限在平衡貿易方面,還有著更爲複雜的政策動機或目標。認識至此,有助於理解與把握當下貿易戰的烈度、廣度與永續性。
2025年2月12日
|‹上一頁‹‹23456789101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