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網約車

競爭激烈運營改變 嘀嗒出行盈收下滑

這家順風車服務提供商的收入在去年下半年開始下滑,公司解釋是「出行的消費趨勢」發生變化。
4天前

靈活就業者的社保政策不應被輿論驅動

劉遠舉:當交社保成爲一種道德上的義務,平臺都開始跟進,一些靈活就業崗位向全職化演變,就業容納量就會下降。
2025年2月27日

Uber股價下跌,強勢美元衝擊預訂前景

Uber去年第四季度的出行次數、總預訂量和調整後盈利均創下新高。
2025年2月6日

破解拼車盈利難題:綠色出行背後的網路效應與策略選擇

胡興:隨著科技和網路發展,拼車服務勢必向自動化及智慧化方向邁進。筆者透過研究不同定價模式和匹配機制,爲網約車平臺建議提升拼車盈利的策略。
2025年2月5日

Uber競購Expedia,謀求探索「超級應用」

知情人士稱,交易意向還處於早期階段。若交易最終達成,將是這家打車公司迄今爲止最大規模的收購。
2024年10月17日

聚合平臺蠶食下,滴滴靠出海破困局

這家常被稱作「中國Uber」的公司,連續第五個季度取得兩位數收入成長,據報它正考慮在香港上市。
2024年6月12日

浦東機場網約車禁令背後的真問題

劉遠舉:當下經濟承壓,市場需求對各行各業來說都是寶貴的。所以監管部門直接下場,爲國有企業從民企手裏搶市場的現象可能會越來越多。
2024年2月6日

滴滴「王者歸來」

奧爾科特:在滴滴無法註冊新用戶的18個月裏,競爭對手紛紛想抓住這個機會,然而滴滴的整體市場份額只損失了10個百分點。
2023年3月16日

嘀嗒出行盈利挫 上市抗衡老對手?

這家志切籌資擴充業務中國順風車服務平臺,已經第三次扣門港交所。
2023年3月16日

Uber延續疫後強勁復甦勢頭

這家網約車巨擘稱,它已克服防疫限制解除初期的司機短缺問題,去年末季全球出行次數首次超過20億次,但貨運業務仍然較弱。
2023年2月9日

中國將推出國有約車平臺

這款名爲「強國交通」的應用初期將主要面向黨員和國有企業員工,它將對中國現在的市場領軍企業滴滴構成挑戰。
2023年1月19日

滴滴擔心遭中國監管機構進一步處罰

滴滴內部人士表示,該公司管理層仍擔心公司將受到更多處罰,儘管上月國信辦對該公司處以了人民幣80億元罰款。
2022年8月5日

滴滴的罪與罰

鄭志剛:對於出於商業目的企業收集私隱資訊的行爲予以必要打擊,自然獲得不少人拍手稱快,但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滴滴這次遭受的行政處罰呢?
2022年7月24日

滴滴從美「收縮」後的商業戰略分析

王英良:從美國退市是滴滴無奈的選擇,也是重啓內外合規、涅槃重生的一個重要契機,首先要考慮如何消除政府對企業運營和數據安全的顧慮。
2022年6月1日

滴滴命運下月揭盅 兩大任務接踵而來

中國網約車平臺滴滴將於5月23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就其退市的議程進行表決,很可能爲其短暫坎坷的上市歷程畫上句號。
2022年4月22日

滴滴赴港上市有兩大難關

知情人士透露,滴滴已開始就上市事宜與香港交易所進行非正式討論。該公司打算在香港上市後啓動從美國退市的流程。
2022年1月12日

滴滴延長員工股票禁售期

現任和前任員工不得出售股票的180天禁售期本應在12月27日結束。但據悉這一期限已被延長,而且沒有設定新的終止日期。
2021年12月27日

滴滴啓動紐交所退市和香港上市準備工作

在中國監管機構整頓科技公司的行動中受到衝擊的叫車服務集團滴滴出行表示,該公司將從紐約證交所退市。
2021年12月3日

中國宣佈網約車新規,滴滴處境更難

由八個部門聯合發佈的新規包括限制網約車企業對每筆訂單的抽成比例,並敦促它們爲司機提供保險等福利。
2021年11月30日

FT社評:Uber仍是不確定時期的風向標

從金融危機結束到新冠疫情爆發之間的10年裏,Uber完美地詮釋了大趨勢。該公司如今的困難表明,趨勢正再次發生轉變。
2021年11月17日

大舉讓利激勵司機「復出」 Uber業績承壓

受疫情影響,Uber司機運營意願下降。爲激勵司機「復出」,Uber顯著降低抽成比例,這拖累了其第二季度的整體業績。
2021年8月5日

中國七部門進駐滴滴展開安全審查

中國國家安全部和網信辦等七部門採取了不同尋常的舉措,派遣調查人員進駐滴滴辦公室,對這家網約車集團展開安全審查。
2021年7月16日

中國網約車市場在滴滴受挫之際硝煙再起

在滴滴接受調查期間,中國其他網約車平臺紛紛出臺各種優惠措施,爭相吸引司機和用戶,擴大市場份額。
2021年7月13日

滴滴突遭網路安全審查,釋放什麼信號?

閆曼:滴滴最近的變故,爲其他科技公司敲響了一記警鐘,尤其是擁有巨量數據和資訊的平臺型科技公司。
2021年7月4日
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