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生育

中國政協委員建議降低法定結婚年齡以促進生育

陳松蹊提出,將中國法定結婚年齡從男性22歲、女性20歲降低至18歲,並提出現金補助和醫療支援等其他鼓勵生育的措施。
2025年3月3日

南韓生育率九年來首次上升

新冠疫情後南韓結婚人數激增,引發了人們對該國人口狀況可能已經好轉的希望。
2025年2月26日

南韓擬引入「菲傭」減輕本國女性負擔並提高生育率

南韓計劃引進工資較低的外籍家政工人,以幫助減輕本國女性的家務和育兒負擔,從而鼓勵生育。
2024年7月29日

1960年以來富國生育率腰斬並創新低

經合組織表示,生育率的急劇下降將「改變社會面貌」,影響經濟成長前景。
2024年6月20日

韓企爲員工生育孩子提供7.5萬美元獎金

南韓企業和政界人士嘗試新策略鼓勵人們組建家庭。
2024年3月28日

ChatGPT橫空出世,還需要鼓勵生育嗎?

馮鬱青:在AI發展的背景下,擁有大規模的就業人口未見得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AI有可能取代人力,成爲未來創新,發展的最大動力。
2023年7月18日

義大利出生率降至國家統一以來的最低水準

新生兒數量下降將加劇人們的擔憂,即迅速老齡化的人口將加劇公共財政的壓力。
2023年4月10日

中國內地輔助生殖規定促使單身女性奔赴香港

由於中國禁止單身女性凍卵,許多內地女性選擇到香港等地凍卵,不過在人口危機下,社會上出現了要求對單身女性開放凍卵的呼聲。
2023年4月7日

隨著人口危機爆發,南韓養老基金將在2055年耗盡

人口老齡化和就業不足加劇了南韓政府推動改革的壓力。
2023年1月28日

五個振奮人心的數據故事

目前的新聞充斥著走向錯誤方向的數據,但在這些悲觀的新聞背後,也有一些數據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2022年9月27日

女研究生休學生子,爭議背後的軟階層焦慮

徐瑾:生育是個人自由,也是經濟學決策。從王漫妮拒婚留學到女研究生休學生子,社會心態發生了什麼變化?內卷之下,可能性讓位於確定性。
2022年9月23日

女研究生休學生子,爭議背後的軟階層焦慮

徐瑾:生育是個人自由,也是經濟學決策。從王漫妮拒婚留學到女研究生休學生子,社會心態發生了什麼變化?內卷之下,可能性讓位於確定性。
2022年9月23日

老有所養,少不多生

古堯:經濟學家認爲經濟差導致低生育,政策方認爲 「老齡化」下要加快養老建設,社會學家則認爲是因爲「內卷化」;低生育率真那麼糟糕麼?
2022年9月21日

高盛:全球嬰兒配方奶粉市場面臨5年零成長

高盛預測未來5年中國嬰兒人口將以年均7%的速度下降,它對配方奶粉行業的展望已經轉爲負面。
2022年9月16日

聯合國報告:全球人口成長率降至二戰以來最低水準

2022年至2050年,有61個國家的人口預計將減少至少1%,與此相關的低生育率加上更好的醫療保健,將加速社會老齡化。
2022年7月12日

白宮正在考慮幫助女性跨州墮胎

此舉是爲了回應美國保守州推出的嚴厲墮胎禁令,可能會包括提供旅行券和兒童保育援助。
2024年7月22日

嬰兒荒:政策制定者能提高生育率嗎?

政府希望人們生育更多的孩子,但沒有什麼證據表明,出臺相關的生育政策會有幫助。
2022年4月20日

人口經濟學:是時候正視人口週期了

徐瑾:催生輿論一波波襲來,但人口週期是長週期,其軌跡不易更改。什麼因素在決定生育?經濟學如何看人口問題?如何讓軟階層真正敢生?
2022年1月27日

凍卵能被視爲一種保險嗎?

凍卵行業鼓勵女性將其服務視爲一份保單,號稱讓女性掌控自身未來,但凍卵費用昂貴,手術具有侵入性,而生育成功率不到五分之一。
2022年1月6日

高盛:中國寵物支出將戲劇性成長

這家美國投行闡述了投資中國寵物市場的理由,指出中國9200萬隻寵物貓和9200萬隻寵物狗的飲食將從剩菜轉變爲貓糧或狗糧。
2021年9月29日

生育觀念改變,要從大城市開始做起

劉遠舉:當一個大城市中產家庭想生育二孩三孩,尋求增加居住面積時,在現行的購房積分貸款環節中,增加的成本遠高過其他育兒優惠政策之和。
2021年8月18日

中國全面放開生育的攔路虎

鄧聿文:四個因素構成了中國全面放開生育的攔路虎。而在這些因素背後,更深層的原因是政府根深蒂固的管控思維。
2021年5月18日

疫情後更多美國女性考慮成爲單身母親

疫情促使一些女性加速自己的生育計劃,選擇成爲單身母親。主動選擇當單身媽媽的人數雖然不多,但正在上升。
2021年5月13日

代孕合法化問題辨析

鄧琳:代孕是科學技術,本身無善惡。希望未來某一天,代孕這一手段能在健全的法律監管下,在規範化的醫療機構中發揮其用武之地。
2021年1月28日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