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秩序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戰後世界的崩塌

周子衡:歷史從未終結,自由主義的封印標籤或遭蔑視,或正被撕下丟棄。戰後全球秩序正被重新定義,而舊有的戰後世界已然崩塌。
2025年3月11日

全球化時代的「金融衝擊力」

嚴家祺:一國或全球金融風暴和金融危機的實質,不是戰爭,而是「宣告」;美聯準大幅度加息,也是一次「經濟秩序和平變革宣言」。
2022年7月18日

新冠疫情會改變國際秩序嗎?

陳相秒: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和供應鏈、生產要素流動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爲嚴重的衝擊,也令國際格局蒙上陰影。
2020年5月26日

自由秩序的癥結不在對手而在自身

明肖:導致自由主義體系衰落的,是其固有缺陷本身,維持現狀、拒絕改革、誇誇其談地抨擊民粹主義者毫無益處。
2018年10月15日

世界亟需構建新的合作型國際秩序

尚達曼:一個開放、競爭、協調良好的國際秩序將改善所有國家的前景,反之將不可避免地損害所有國家。
2018年10月14日

捨棄「國家競爭」的零和邏輯

鍾漢威:與其浪費時間跟實際上沒有新衣的「推特國王」起舞,中國不如調整力道,在現有秩序下推動國內外改革。
2018年8月16日

國際秩序漸入雙邊主義時代

蘇亮瑜:未來將是基於雙邊的強約束和對稱性架構的新秩序,多邊主義開始淡化,務實、實效和對等勢將成爲趨勢。
2017年7月11日

從全球治理改革到重塑國際秩序

何亞非:當前對「全球自由秩序」利弊和存續的辯論是新世紀國際秩序重塑進程的先行。中國需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2017年3月26日

川普當選威脅戰後自由世界秩序

拉赫曼:對美國的盟友而言,川普這樣的人擔任「自由世界的領袖」無異於《現代啓示錄》成真,簡直就是恐怖。
2016年11月13日

美國主導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如今中東、東歐和太平洋地區紛擾的局勢,都在考驗著美國的政治與軍事實力。歐巴馬政府已內外受壓,一方面試圖以強勢姿態恢復美國影響力,同時又不得不對與中國或俄羅斯的軍事抗衡保持適度謹慎。
2015年10月14日

FT社評:世界應在2015重啓多邊合作

2014年,國際合作秩序因爲烏克蘭危機、埃博拉病毒等變得岌岌可危。幸運的是,2015年的幾項政治日程,爲世界各國在貿易、氣候、發展等領域重啓合作提供了機遇。
2015年1月4日

重建佈雷頓森林體系?

FT中文網專欄作家何帆:人類是健忘的,全球金融危機剛剛過去不久,各國就已經忘記危機時的同舟共濟,而30年代的歷史教訓又離現在太遙遠。
2014年9月14日

FT社評:美國該遵守自己制定的規則

美國再度啓動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程式,但與前兩次一樣,面對國內阻力。要在全球推廣自己的價值觀,美國必須更忠誠於自己打造的國際秩序。
2012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