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中國對外投資面對內外挑戰

陶景洲:中國對外併購的數量和規模或在2017年驟減。中國政府資本管控和海外國家保護主義反彈,是企業面臨的雙重考驗。
2017年4月24日

投資者爲什麼不看好Snap發行的三重股權結構股票?

鄭志剛:斷言Snap三重股權結構股票失敗爲時尚早,但它爲中國雙重股權結構股票發行制度提供了前車之鑑。
2017年4月24日

中國養老金改革可參考加拿大經驗

常紅曉:加拿大1997年養老金改革直面挑戰,嚴格的精算平衡制度,設立獨立、單一目標的投資機構等舉措,值得中國學習。
2017年4月24日

雄安特區或成年報行情催化劑

胡月曉:前期受貨幣緊和地產壓制影響,股票市場情緒偏弱,雄安特區的設立,或激發市場新一輪做多熱情。
2017年4月24日

雄安新區:不應只看到飛漲的房價

竇文宇:雄安新區除了飛漲的房價,還預示著,中國行業中心的地域分佈開啓了從高度集中向多元分散的漸變過程。
2017年5月27日

Lex專欄:中國股票收益率可期

MSCI中國指數今年漲幅已高達14%,是MSCI全球指數的兩倍,近期數據看來也支援這輪上漲持續下去。
2017年4月24日

國際投資者重新看好中國經濟

奧瑟茲:在多數投資者看來,中國經濟仍將繼續成長。但中國能否跨過「中等收入陷阱」,仍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2017年4月24日

如何讓房地產迴歸居住屬性?

蘇培科:中國央行最新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備受爭議,在樓市瘋狂的背景下,該報告可能誤導大衆和決策。
2017年4月24日

「樓市心理調查」系列之四:房價背後的金融推手

黎巖:金融已然是助推房價的最有力槓桿,數輪調控政策打擊目標瞄準購房需求,但打擊方式只有一個:透過准入門檻和信貸額度卡死金融通道。
2017年4月24日

香港上市股票爲何會極端波動?

輝山乳業暴跌只是香港極端股價波動的最新例子。沒有漲跌停板制度、持股集中、停牌、股票質押貸款的大量使用都是原因。
2017年4月24日

甄別短期異動與長期變盤的核心邏輯

程實:全球政治經濟處於「宏觀亂紀元」,穩定成爲最稀缺的宏觀要素,投資對穩定性和確定性的集中追捧將成爲新常態。
2017年4月24日

中國散戶爲什麼只賺指數不賺錢?

遲業光:機構在股市投資能力明顯強於散戶,爲何中國市場散戶的交易量仍高達85%?未來的趨勢如何呢?
2017年4月24日

博鰲之辯:中國樓市泡沫會破嗎?

原中國財政部科研所所長賈康認爲,十五年內一線城市均價不會下行。齊魯資管李迅雷則表示,2020年左右全國房價會普跌,之後該漲的還會漲回來。
2017年4月24日

「樓市心理調查」系列之三:房價暴漲背後的囚徒困境

黎巖:本輪房價暴漲潮不同於以往的最大區別是,原本應各自牽制的政府、開發商、購房人三方持有了相同的目標。
2017年4月24日

網路醫療促養老難題破解在即?

劉曠:法律法規結合網路使上門醫護行業朝著突破僵局的方向前進,這有可能讓中國人的養老難題得到有效緩解。
2017年4月24日

新興市場進入良性循環?

新興市場製造業產出、投資、企業盈利、出口都有回升,似乎再次崛起。此輪反彈能否持續關鍵在於中國樓市。
2017年4月24日

「樓市心理調查」系列之二:樓市調控者的「糾結」心理

黎巖:房價越調越高並非管理層的初衷,但在拉動經濟目標下,確實沒有其他車比房地產這輛車更好開。
2017年4月24日

牛市不懼風險?

陳敏蘭:持有全球股票比持有優質政府債券及公司債券能有更好回報。在盈利勁增前景支撐下,股票仍有上漲空間。
2017年4月24日

中國資本市場最終目標是什麼?

魏立青:經濟發展及改革進入深水區,這意味著水下狀況更爲複雜和危險,對中國資本市場最準確的分析在哪些人手裏?
2017年4月24日

「樓市心理調查」系列之一:搶著上車的購房者

黎巖:購房者瘋狂「搶著上車」,開發商齊捧地王,政府樓市調控越挫越勇,他們各自行爲背後存在怎樣的心理?
2017年4月24日

格雷厄姆眼中的價值投資

秦勇:我最近和市場人士聊A股,頗感憂心忡忡。無論是什麼原因,市場的參與者類型過於單一都意味著風險很大。
2017年1月24日

亞洲私人銀行瞄準下一代超富人羣

亞洲是最擁擠的銀行市場之一,但也聚集了新一代亞洲超級富豪所的雄厚財富,該地區私人銀行對前景感到樂觀。
2017年1月22日

民粹主義蔓延下如何實現財富成長

陳敏蘭:2017年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不確定性和不可避免的波動起伏,保持投資、多元化和對沖是未來一年保護並實現財富成長的最佳方式。
2017年1月19日

超級富豪

瑞士的銀行——瑞銀(UBS)和瑞信(Credit Suisse)也認爲,規模將是一個優勢,它們分別爲亞洲最大和第三大財富管理機構。
2024年11月21日
|‹上一頁‹‹34567891011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