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管制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先進機牀生產商德馬吉森精機跟蹤產品是否用於軍事用途

這家德日先進機牀製造商要求客戶安裝一個遠距管理系統,以確保其設備不會被用於軍事目的,否則系統將關閉設備。預計這將對中國產生影響。
2023年5月15日

長鑫存儲在繞過美國出口管制後擬在科創板上市

該公司的估值高於1000億元人民幣,先前它得到了美國晶片生產工具製造商的供貨確認。
2023年5月10日

尋求在美併購的日企擔憂在華業務引發更嚴格審查

有律師警告,華盛頓方面對境外對美投資的審查正變得「更加嚴格、仔細和徹底」,而日本企業尤其脆弱,因爲它們已在華耕耘數十年。
2023年5月8日

美中對峙令日本企業心神不寧

隨著美中關係日益緊張,維繫日美親善的代價成爲日企高階主管擔憂的問題。日本車企今年在華銷量下滑幅度已經是外國車企中最大的。
2023年4月26日

美中關係進入令人心驚的新時期

沃爾夫:美國財長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就對華關係發表了富有見地的言論,但她們是否勾勒出了一個具有現實可行性的未來?
2023年4月26日

尹錫悅將尋求拜登在晶片和應對北韓核威脅方面的保證

作爲美國在亞洲的關鍵盟友,南韓對美中經濟對抗日益加劇以及北韓核威脅日益成長的擔憂,將滲透這次國事訪問。
2023年4月25日

中國對美國技術封鎖展開「外科手術式」報復

中國近兩個月來採取的措施,表明其對策是瞄準小範圍內的行業和企業實施報復,以不危及中國自身利益爲前提。
2023年4月17日

中國勸說日本不要對半導體出口設限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對日本外相林芳正表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023年4月3日

歐盟擬出臺對外投資管制

歐盟正在探索監管歐洲企業在海外投資生產設施的辦法,以防企業透過在海外生產來繞過敏感技術出口禁令。
2023年3月14日

荷蘭應美國要求將限制對華出口晶片技術

荷蘭將對「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實施出口限制。這是自1月荷蘭、日本、美國達成限制對華出口協議後,首次有一方對外公開細節。
2023年3月9日

中國AI企業繞過美國晶片出口管制獲取技術

被制裁的中國AI企業正在透過雲提供商和與第三方簽訂的租賃協議,以及由子公司出面購買晶片等方式,獲取被限制的技術。
2023年3月9日

美國《晶片法》受益企業十年內不得在中國擴張

美國商務部對390億美元《晶片法》資助計劃的受益者設定了新的條件。
2023年2月28日

日本京瓷總裁:中國作爲出口製造基地不再可行

京瓷總裁谷本秀夫表示,美國限制中國獲取先進技術,正在扼殺中國作爲出口製造基地的可行性。
2023年2月21日

中國企業加緊追趕ChatGPT

百度和阿里巴巴計劃推出像ChatGPT那樣的聊天機器人,但數據集和算力的缺乏將讓他們的努力充滿挑戰。
2023年2月20日

歐盟將對俄實施價值110億歐元的貿易禁令和技術出口管制

歐盟將尋求削弱俄羅斯的「戰爭機器」,並計劃阻止伊朗供應無人機。
2023年2月15日

阿斯麥稱一名中國員工曾竊取智慧財產

這家荷蘭晶片工具製造商表示,一名前員工竊取資訊的行爲對其業務沒有實質影響,但可能構成了違反出口管制規定的情形。
2023年2月15日

荷蘭、日本與美國達成協議 將限制對華出口晶片製造設備

對於尋求與盟友聯手阻止中國發展半導體行業的美國來說,達成這項三邊協議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事件。
2023年1月28日

華虹爲中國晶片戰略帶來希望

在美國對尖端晶片技術實施出口管制後,中國不得不重新評估其國內半導體供應鏈,而專注於成熟製程的華虹可能因此得到重視。
2022年12月26日

北約討論應對中國「挑戰」的經濟措施

北約各國外長週三在會談中討論了可能採取的行動,包括出口管制和保護戰略基礎設施不受中國投資影響的方法。
2022年12月1日

中國整合資源對抗美國晶片制裁,阿里和騰訊參與

中國組建了一個企業與研究機構聯合體,以創造新的晶片IP。該聯合體正在使用RISC-V架構,以期減少對安謀的依賴。
2022年11月30日

Lex專欄深度分析:美國對華晶片禁令的代價

美國最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將有效阻礙中國的晶片製造商,但也將提高各類晶片的價格。「大矽裂」兩邊的企業和消費者都將爲之買單。
2022年11月28日

美國動員盟友一同打擊中國晶片行業

一些專家表示,如果沒有日本和荷蘭的加入,華盛頓的出口管制行動將難以奏效。
2022年11月14日

中國晶片設計公司迫於美國新規給GPU減速

知情人士稱,阿里巴巴和壁仞科技對它們最先進的晶片設計進行微調,以降低運行速度,從而避開美國的出口管制。
2022年11月14日

美國獨自發起對華貿易攻擊未必能成功

美國在沒有盟友參與的情況下實施半導體出口管制,是在冒很大風險,它正在挑起一場它不一定能贏的重大沖突。
2022年10月20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