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在元宇宙裏買到房子,爲什麼不能在月球上買呢?這個天體已經接待過訪客,在地球的地緣政治中扮演了關鍵角色,而且可能是數不清的礦物寶藏的家園。交通堵塞、碰撞和碎片都表明外太空正面臨著困擾地球的一些問題。新自由主義的亞當•斯密研究所(Adam Smith Institute)認爲,是時候考慮私有化了。
往好了說,這也只是一腳「遠射」,進球的機會很渺茫。目前的情況是,月球和其他天體一樣,不能被任何主權國家或軍事力量所佔有,根據《外層空間條約》,它是「全人類的領土」。要改變這一點,需要國際共識和思維方式的轉變,而這種轉變對於一個深陷邊界衝突和重新評估全球化的世界來說,未免過於宏大。
事實上,每個國家都有登月的雄心,但最大的力量來自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在最好的情況下,這是一組令人不安的夥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太空,他們在地球上積累了財富,比如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亞馬遜(Amazon)的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和維珍航空(Virgin)的創辦人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等。這說明,登月的動機已經從民族自豪感轉變爲經濟激勵。2019年,全球空間經濟價值約爲2700億英鎊,預計到本世紀末,這一數字將幾乎翻倍,達到4900億英鎊。
將土地分塊給現代的16世紀殖民者,也會有輸家。想像一下,一個主權國家不僅控制著一條天然氣管道,還控制著整個通信系統。英國估計,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僅被封鎖5天,就可能使該國損失52億英鎊。再想想,這三個國家在財產和人權方面有著巨大的不同。
亞當•斯密研究所的這篇論文的作者麗貝卡•洛(Rebecca Lowe)建議,透過對地塊的臨時和有條件所有權來解決這一問題。業主,更類似於長期租客,不能將他們的土地一代一代傳下去。
因爲租金不能支付給月球上的人,一個慈善基金將把錢重新分配到公共利益的領域,比如環境保護或科學研究。
很多批評者認爲,這個計劃成功的可能性,就像把月球切成小塊,在當地乳酪店出售一樣渺茫。但是,正因爲人類在瓜分地球方面做得如此糟糕,這纔是一場值得開始的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