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希格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29-2024 - FT中文網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FT商學院
彼得•希格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29-2024

他開創性的理論工作幫助我們理解是什麼使宇宙成爲可能。

爲了第一時間爲您呈現此資訊,中文內容爲AI翻譯,僅供參考。

諾貝爾獎(Nobel Prize)得主科學家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的重大成就在於解決了一個關於物理宇宙存在的謎團。六十年過去了,他和他的同行們所做的開創性理論工作正在推動著對宇宙過去和未來的更深入探索。

牛津大學粒子物理學教授艾倫•巴爾(Alan Barr)表示,希格斯的理論「對我們對宇宙、物質和質量的理解產生了深遠影響」。

希格斯於週一去世,享年94歲。他的科學生涯非凡且獨特,可以劃分爲三個階段。他在三十多歲時的驚人洞見之後,他的學術生涯相對低調,直至1996年退休。

然後,在2012年,被稱爲希格斯玻色子的粒子及其相關力場的存在得到了證實——正如希格斯所預測的那樣。現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正在考慮一項耗資160億歐元的擴建項目,部分目的是爲了研究這一具有重大宇宙意義的發現的性質。

「希格斯場和希格斯玻色子的概念在粒子物理學中是獨一無二的,」劍橋大學粒子物理學教授、歐洲核子研究組織下一任總幹事的英國候選人馬克•湯姆森(Mark Thomson)說。「這與我們所見過的任何其他東西都不同。」

希格斯於1929年出生在紐卡斯爾,曾在西米德蘭茲(West Midlands)、布里斯托爾和倫敦接受教育。在布里斯托爾,他就讀於科瑟姆文法學校(Cotham Grammar School),那裏一位名叫保羅•狄拉克(Paul Dirac)的前學生的故事給他帶來了啓發。狄拉克是量子力學的創辦理論家,曾於1933年與他人共同獲得諾貝爾獎。

An older man stands in a hall with people holding cameras and TV cameras 2013年,希格斯在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於愛丁堡大學
A man in a suit stands in front of a photograph of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at the科學Museum 2013年,希格斯站在倫敦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前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照片前

「我對他的成就感到好奇,因爲他的名字在校友成就名單上頻繁出現,」希格斯後來回憶道。「這促使我在還未接受相關教學之前,就開始研讀原子物理學和量子理論的相關內容。」

希格斯從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並在愛丁堡大學度過了他的大部分學術生涯。在愛丁堡,他將思維投入到一個基本的難題中。他研究的是亞原子這個奇怪的領域,牛頓經典物理學中的蘋果落地原理在這裏被打破了。

亞原子粒子宇宙模型一直在努力解釋爲什麼其中一些粒子必須具有質量,即它們是由物質構成的。這是一個問題:如果它們都沒有質量,那麼它們就無法結合起來形成恆星、行星或有質量的生命形式。

希格斯得出的結論是,答案在於一個遍佈整個宇宙的力場。他認爲,一種尚未被識別的粒子從這個力場中帶來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與其他粒子相互作用,賦予它們質量: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力量定義了它們。

希格斯後來用一個簡化的比喻,將力場比作雪地,而其他粒子則像穿著滑雪板、雪鞋和普通靴子的人在雪地上行走。他們在這個區域以不同的速度移動,這取決於他們與雪的互動方式。

希格斯的一篇早期論文被一家科學期刊拒絕了。這可能反映了研究者觀察到的一種看法,即他在愛丁堡的一些同事認爲他的想法,正如他在一次採訪中所說的,「有點古怪,甚至有些怪癖」。

他在完善自己的理論概念的同時,關鍵性地預測了希格斯玻色子,而其他理論家也在同一時間進行了他們自己的開創性工作。當他因這項工作獲得2013年諾貝爾獎時,他與比利時理論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爾特(François Englert)共享了這一榮譽。

這位物理學家在諾貝爾獎公佈的那天選擇外出喫午餐,以避免媒體的關注。他通常是一個低調的人,曾經說過獲獎帶來的曝光毀了他的生活

希格斯在取得重大突破後的理論工作,可能不可避免地無法達到之前的高峯,因爲他的專業領域的技術性發展並未包含他的參與。他後來提到,在20世紀70年代他的婚姻破裂時,經歷了一段抑鬱期。他還談到了他與大學之間因工會活動而產生的摩擦。他認爲愛丁堡大學保留他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他有可能有一天獲得諾貝爾獎。

那一天在他84歲時如期而至,進一步證實了他的工作對我們科學探索宇宙的重要性。

牛津大學理論物理學榮譽退休教授弗蘭克•克洛斯(Frank Close)指出,這表明宇宙「充滿了一種被稱爲希格斯場的奇特本質」,他也是一本關於希格斯生活和工作的書的作者。

「我們需要它,就像魚兒需要水一樣,」克洛斯在談到希格斯構想的非凡概念時說。「如果沒有它,我們所知的一切都將不存在。」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Otter.ai的梁松:我們可以從會議和對話中獲取有價值的數據

這家會議轉錄新創公司的聯合創辦人認爲,我們甚至可以用虛擬形象代替自己進行工作互動。

蕭茲迎來自己的「拜登時刻」

德國總理受到黨內壓力,要求其效仿美國總統拜登退出競選。

歐盟極右翼黨團在氣候和高層任命問題上獲得更多支援

歐洲議會中右翼議員正越來越多地與極右翼聯手瓦解該集團的綠色議程,並推動更嚴格的移民限制措施。

毛利人對紐西蘭後阿德恩時代的民粹主義轉向感到憤怒

盧克森的保守黨政府推翻了前總理的許多進步政策。

Lex專欄:輝達令人炫目的成長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這家晶片巨擘的盈利對美國股票投資者來說是一件大事,這不僅僅是因爲其3.6兆美元的市值。

歐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企業成長冠軍

歐洲正在急切地尋找企業成長冠軍,FT-Statista按長期收入成長對歐洲企業進行的首次排名展示了這方面的可能性。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