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大學創辦人吳婷:未來商學的四大確定性趨勢 - FT中文網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特別策劃

嘉賓大學創辦人吳婷:未來商學的四大確定性趨勢

南韓當地時間2019年11月8日下午,嘉賓大學創辦人吳婷出席了2019亞洲經濟共同體論壇(Asia Economic Community Forum 2019),並在論壇上做了關於未來商學四大趨勢的主題演講。

亞洲經濟共同體論壇於2008年成立,今年11月在南韓仁川舉行,由亞洲經濟共同體基金會(Asia Economic Community Foundation)主辦。2019亞洲經濟共同體論壇的主題是:建立東亞經濟新秩序,建立亞洲經濟共同體。

嘉賓大學創辦人吳婷分享了關於商學趨勢的洞見。第一,以實境案例教學,打造更好的教學產品體驗;第二,借技術發展做商學普惠,可爲社會增智;第三,打造產業共同體,真正爲企業賦能;第四,幫助企業研究和思考社會責任議題。

以下是嘉賓大學創辦人吳婷的發言實錄。

一、商學不是物理學

1.Business Study is not Physics Study

在《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這部美劇裏,主角謝耳朵(Sheldon Cooper)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天才,他發自內心地瞧不上好友Howard的應用物理學專業,也瞧不上女朋友Amy的神經生物學。在他的內心裡,對神祕物質世界裏的那些確定性規律的探索,是世界上最高大上的事,離「規則」「理論」「框架」越遠,他越瞧不上。

圖:生活大爆炸劇照

管理學教育先驅、沃頓商學院教授羅素(Russell L. Ackoff)退休時,有人問他:「商學院的成就是什麼?」他答道:「有三個:一是給了學生一套術語,讓他們可以很權威地談論自己不懂的話題;二是給了學生一套原理,讓他們不管面對多少不利證據都能堅持自己的主張;三是給了學生一張入場券,讓他們能找到一份工作,在工作中學習管理。」是的,這是來自商學院的自嘲。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Peter F. Drucker)也表達過:「沒有什麼比透過給管理者『發執照』更能摧毀經濟和社會了。」

以上三者想表達的是同一個事情——商學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因爲它很難有一成不變的精確定律、嚴格的因果關係,讓我們去挖掘和套用,所以「執照」不是評判教學結果的最好方式。任何偉大的商業成功,都是由很多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綜合決定的。商學的研究範圍涉及經濟、法律、財稅、研究方法、人性、藝術、技術……是一門「整車科學」,並且要把車開動起來直至目的地。成功沒有模型,創新沒有公式,思維不可囿於框架。這一切是充滿變數和不可知性的,但這種不確定性,在我看來,恰恰是商學的魅力所在。

商學的宿命,決定了我們不能回到研究物理、化學、甚至經濟學那樣的方式去研究和學習它。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做?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的關注,從1908年世界上第一所商學院哈佛商學院成立之日起就沒有停止過。哈佛商學院的方法是,開發案例,形成案例庫,做案例教學。教授們將包括各種不確定資訊、相關意見和實施過程的商業管理及其決策過程記錄下來,編寫成爲商業案例用於課堂教學,以培養學生的管理推理能力。在課堂上,教授用講故事和提問的方式,激發學員的思考與討論。隨著商學整體的演進發展,案例教學逐漸成爲全球商學院所推崇的教學方式,案例開發能力也是測量商學院能力的重要標尺。哈佛商學院、達頓商學院、毅偉商學院,更是採用了全案例教學法。

在新商業時代的中國誕生的嘉賓大學,是案例教學和實境教學的踐行者,更是離實戰主體最近的案例研究機構。自創立以來,我們始終在堅持全案例教學,用標杆企業深度訪學的方式,先後走進200多家標杆企業,面對面培養了近300名傑出的獨角獸企業家,也幫助一批傳統企業走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

今天的商業實戰環境更加複雜,對企業家思維及能力要求更多元。身經百戰,勝過一切理論框架和思維模型,真實上演的案例,是最好的教科書。我們沒有定律可循,我們更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試錯,但我們有他山之石,能爲自己鋪就更平坦的道路。

所以未來商學一個確定性的趨勢是——實境案例教學,將成爲最優的教學方法。困難在於,資源與機會過度稀缺,標杆企業數量有限,企業家也不是專業的授課者,時間稀缺。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給優秀的商學課程設計者們兩個建議:一、敏銳捕捉到那些「從成長到成功」階段的企業,提前介入觀察研究,二、課堂的討論儘可能多地反哺給案例親歷者價值,比如與學習者的共鳴、新的啓迪思考、業績的提升等。

二、商學不是精英之學

2.Business Study is Not For Elite

商學院學習成本高昂,尤其我剛提到的深度訪學,這使得我們很難大面積去推進未來商學的普惠。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讓更多人沉浸式地學習到、體驗到?

必須有。數位化時代,商學教育可以透過更多數位化的方式來實現。在我們中國,出現了很多新興的在線商學與泛商學平臺,嘉賓大學案例酷、黑馬大學、喜馬拉雅、混沌、得到等等,很多課程使用的是用戶喜聞樂見的標題,「如何做到什麼」,傳授的更多是技能型的內容。因爲一旦技術化、在線化、普惠化,那麼不僅是高級管理者,更多的職場人士,就都可以讀得起商學院了,可以跟著最頂尖的教授學習。

不僅是在線教育新物種們,傳統商學院也都在不斷地擁抱變化。國際高級管理教育培訓大學聯盟(UNICON)指出,技能型培訓市場總規模達20億美元左右,在過去5年成長了20%。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院長科斯蒂斯·瑪格拉斯(Costis Maglaras)等商學院負責人紛紛把數據、分析和編程之類的課程列入課表。哈佛商學院院長諾里亞也承認傳統課程的市場正在萎縮。《經濟學人》的報導說,現在哈佛商學院已經凍結了學費水準。在諾里亞院長看來,把「知、行、成爲」分離的在線教育「分拆式」課程正在劇增,而它們日後將與哈佛商學院這類「打包式」課程融合。所以,管理學教育絕不會崩潰,反而會更加異彩紛呈。

嘉賓大學也推出了案例酷(CASE SCHOOL)線上學習平臺,聯合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圍繞新商業,構建以企業內生層、產業創新層、生態賦能層爲框架的新商學體系,進行商業生命體、技術商業、藝術商業、資本商業、產業共同體五大模塊的學習研究。我們用紀錄片的手法,製作創新的精良的影片案例,講述中國最強最快的標杆企業發展故事,紀錄最具創新力和狼性的企業家羣體,提煉出對經典管理體系有貢獻的理論,並且把中國故事輸出給全世界。這種沉浸式的案例學習,可以很酷。

所以,在商學的未來,隨著數位化產品的普及,將變得更加便宜和普惠;與此同時,快變時代下,商學的題材也會愈發接地氣、看重操作性實用性。商學,將不再是昂貴的精英們的專屬。

三、商學不是爲了學

3.Business Study is Not For Study

你永遠無法「學會」商學。企業成長就像人生的成長,需要終身去學習體會、終身去迎接變數。一個人會覺得自己「這一生已經學完了所有的事」嗎?那是不存在的。

加拿大管理學教授亨利·明茨伯格寫過一本書:《管理者而非MBA》,書中有一句惡毒的評價:每個MBA(EMBA也一樣)都應該在自己的臉上貼上一個標籤:Loser!因爲管理是一門實踐,最終需要心態和行爲上的轉變,而這些只靠課程,根本無法實現。

商學院本身也是企業,或者是需要以商業化手段存活的機構,也必須貼近客戶需求,不斷創新產品,解決客戶的實際問題。那麼在當下,我們的客戶,最大的需求是什麼?

個人的成長,企業的成長。這纔是企業家和管理者們付出昂貴的學費,來到商學院「學習」的終極目標。知識與見識的學習理所當然,但尋找商業機會也並不可恥。大家來這裏,無非是想獲破界之識,行價值之旅,得莫逆之交。新時代的商業學習,大家不再只爲了文憑,也不只是爲了學成,而是爲了指向終極目標:做成。

商學院,思想和資源密集,是「自由生長、價值共享」之聖地,可以幫助學員,也構建自己的產業共同體。對商學機構和運營者而言,高高在上的姿態不再是主流,只有放下身段,迴歸商業本質(雖然我們常常這樣教導別人,這次輪到自己了),真真正正地關心學員,幫助他們獲得知識、見識、思想,更要幫助他們背後的企業獲得資本、資源、人才等,才能贏得學(客)員(戶)的真心。

以上就是商學的第三個趨勢。這需要「課程設計者」和「課堂運營者」更加緊密聯動,甚至很多時候,與客戶在一起的運營者的聲音更重要。就像我們中國知名企業家任正非所說的那樣:讓聽得見砲火的人呼喚砲火。

四、商學不是慾望之學

4.Business study is Not Intended For Desires

上週我讀到一篇文章,《爲什麼我們應該剷平商學院》(Why should we bulldoze the businessschool)。

作者馬丁·帕克(Martin Parker)認爲,商學院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但它們也被廣泛認爲是智力欺詐的地方,助長了短期主義和貪婪的文化。我們必須停止教導學生,「做英雄般的轉型領導人」,或者「學習稅法的目的是逃稅」,或者「創造新的慾望是行銷目的」。這種意識形態與技術主義的結合,使商學院成爲一個如此有效但危險的機構。所以,讓商學院和其畢業生如果不能承擔起社會責任,那還不如用推土機把商學院剷平。

我想,這名作者本質上是個優秀的媒體人而非學者心態,他善於用犀利的標題去抓取我們的注意力,而忽略了在宏觀系統當中,商業對社會的推動力。善於用批判的眼光去發現問題,而沒有落實到解決方案上。

今年10月份,我接受了聯合國NGO執委會名譽主席Bruce爲我頒發的「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基金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聯席主席」證書,我給他分享了三個小故事。

嘉賓大學數位校友聯合創立的科大訊飛,是亞太地區最大的人工智慧和智慧語音上市公司。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技術,在辦公、教育、醫療、安全等領域有大量的應用場景。讓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一個場景是,他們的技術可以矯正聾啞人的發音,來實現自己和健康人士的對話。目前已經有50多萬聾啞人,在訊飛技術的幫助下,從零到一,實現了開口說話。

我們校友Cindy米雯娟2013年創辦的VIPKID,是全球成長速度最快的在線語言教育品牌。2017年3月,VIPKID啓動了鄉村公益英語課堂項目,爲中國邊遠鄉村地區的孩子們送去由外教授課的直播互動課堂,累計覆蓋30個省份的超過1000所鄉村學校。

萬達集團,是全世界最大的不動產企業。從2015年開始,萬達對國家級貧困縣——貴州省丹寨縣實施企業包縣扶貧。累計捐款21億元,其中萬達捐建的丹寨旅遊小鎮,每年吸引遊客超過500萬人次,帶動了丹寨20個大產業、50個子產業的全面發展。

以上三個公司的案例,分別從殘疾人的體面生活與工作、鄉村兒童的優質教育、地方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這三個層面,很好地呼應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行動,踐行了他們的企業社會責任。從本質上看,這三個公司,是中國的人工智慧、網路與大數據、現代服務業的代表企業。新商業時代,中國強大的技術水平、創新精神,中國企業家的勤勞智慧、務實進取,讓企業不僅能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也能更好地爲全社會賦能。我爲嘉賓的校友們而驕傲,更爲中國的新商業時代而自豪。

Bruce主席說,「商業是最大的慈善」。我同時也堅信,公益事業也要用商業的思維與套路去運營。

我的一位師妹潘江雪,放棄了金融精英身份,創立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用治理公司的模式去運營基金會,從最初單向提供教育產品漸漸轉變爲資源整合大平臺,把政府、學校、老師、捐贈人,通通變成了「夢想合夥人」。最終基金會以搭建知識連鎖店的方式,給鄉村孩子提供了很好的素養教育產品。

商業不是慾望者的樂園。商業是自律者的天堂,是引領者的耕地,是社會進步的源動力。我們也很高興地看到,杜克大學開設了《差異化世界中的資本主義和共同目標》的新課程,哈佛商學院已經把《領導力和企業責任》作爲MBA的必修課,其中包含一些案例研究,比如權衡在日本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中考慮非財務指標是否符合道德。

這是一個商業文明進步而帶來的重要趨勢。在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日益得到提升的今天,商學研究的注意力,也越來越多地放在——企業家如何意識到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如何用公益的方式反哺商業?在技術進步的今天,有哪些新型的手段可以去實踐企業社會責任?這些問題,需要由商學研究者更多地去引導和帶領實踐。

這就是我所分享的商學四大趨勢。第一,從課程角度,實境案例教學,打造更好的教學產品體驗;第二,從技術發展來看,做商學普及普惠,可爲社會增智;第三,運營層面,做知識見識教育之後,還要打造產業共同體,真正爲企業賦能;第四,研究角度,幫助企業思考社會責任議題,推動新商業文明、帶動社會整體發展。這四個動作,所有與時俱進的、有競爭力的商學院,都應該認真思考和踐行。否則,總有人想剷平咱們。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Otter.ai的梁松:我們可以從會議和對話中獲取有價值的數據

這家會議轉錄新創公司的聯合創辦人認爲,我們甚至可以用虛擬形象代替自己進行工作互動。

蕭茲迎來自己的「拜登時刻」

德國總理受到黨內壓力,要求其效仿美國總統拜登退出競選。

歐盟極右翼黨團在氣候和高層任命問題上獲得更多支援

歐洲議會中右翼議員正越來越多地與極右翼聯手瓦解該集團的綠色議程,並推動更嚴格的移民限制措施。

毛利人對紐西蘭後阿德恩時代的民粹主義轉向感到憤怒

盧克森的保守黨政府推翻了前總理的許多進步政策。

Lex專欄:輝達令人炫目的成長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這家晶片巨擘的盈利對美國股票投資者來說是一件大事,這不僅僅是因爲其3.6兆美元的市值。

歐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企業成長冠軍

歐洲正在急切地尋找企業成長冠軍,FT-Statista按長期收入成長對歐洲企業進行的首次排名展示了這方面的可能性。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