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毅:智慧電動車領域,中國的機會到底在哪裏? - FT中文網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特別策劃

張君毅:智慧電動車領域,中國的機會到底在哪裏?

蔚來資本合夥人張君毅先生爲來賓就「智慧電動車領域,中國的機會到底在哪裏」這一話題進行了分享。

5月11日,FT View From The Top高階視點沙龍 第四期活動-」在北京賓大沃頓中國中心順利召開。本期沙龍以「中美科技戰,中國需要怎樣的自主創新」爲主題,邀請到了蔚來資本合夥人張君毅先生爲來賓就「智慧電動車領域,中國的機會到底在哪裏」這一話題進行了分享。

張君毅先生認爲,因爲近期中美貿易摩擦,人們的焦點集中在中國與美國之間進口車關稅的變化、美國對中國晶片方面的制裁等方面,但其實這種變化是一直存在的。作爲一個行業從業人員或行業投資人員,張君毅先生表示現實情況其實並不是特別緊張,事實上在過去改革開放30年當中,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基礎,尤其是在一些特定領域當中,中國的機會已經慢慢顯現。

張君毅先生認爲,隨著整個市場的發展,電子設備從孤立的、沒有理解性的模擬機器,開始變得越來越有自己的智慧。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汽車領域。李書福曾說過:汽車就是兩個沙發+四個車輪。但實際上隨著汽車的動力發生變化,電動車成爲大家所關注的主題。尤其最近十幾年當中,車輛變得越來越感性、越來越聰明,車載智慧晶片、人機互動、ADAS自動駕駛功能使得電動汽車越來越像機器人。從長遠來看,未來的電動車就是帶著四個輪子的機器人。而在電動車平臺上,很多過去做不了的事現在都能夠實現。

張君毅先生談到大家對車的定義隨商業環境的變化也開始發生改變,過去造車是製造商的工作,往往只是一個工程上的問題,但隨著商業模式的更新、市場的拓展,汽車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運載工具,在車買回來以後有很長的生命週期是供人使用的,而人在車中的工作時間也會逐漸增加。企業更多的不是用技術的標準去衡量水準,更多的是能夠透過各種技術釋放乘客、駕駛員在車上的生活空間和時間,從而能做更有意思的事情,今後的汽車將會被定義成「第二起居室」。

張君毅先生還認爲,最近幾年,由於電池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尤其是鋰電池技術的發展,使得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進入到大家的視野中。中國作爲石油進口大國,在電動車問題的考量上,應當不僅僅只從環保角度入手,而應該在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上進行整體規劃。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如何理解伊隆•馬斯克

他對政府的攻擊在意識形態上並不連貫,但可以追溯到一種重視激進思想的工程思維方式。

誰來保衛歐洲?

夾在咄咄逼人的俄羅斯和脫離接觸的美國之間,非洲大陸的西方民主國家現在必須重新武裝,否則將付出代價。

點石成金:4000年來對黃金的誤解

貴金屬的價格最近創下歷史新高。但囤積真的是通往人類幸福的途徑嗎?

斯塔默在AI安全問題上緊隨川普立場

英國政府改變人工智慧監管戰略,希望與美國新政府建立更好的關係。

一週新聞小測:2025年2月15日

您對本週的全球重大新聞了解如何?來做個小測試吧!

美國企業界是否已對川普感到不滿?

對減稅和放鬆監管前景的樂觀情緒已經讓位於對貿易政策的焦慮。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