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周,在對加密貨幣行業和企業的監管態度問題上,美國與香港當局的差別進一步拉大。
一方面,美國加緊對幣安和Coinbase兩家全球頂尖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法律絞殺,SEC對兩者提起多起訴訟。另一方面,香港期待已久的「虛擬資產新政」在6月1日邁出關鍵一步,香港證監會啓動了虛擬資產交易牌照的申請,加密貨幣交易所合規監管的時代正式開始。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還向滙豐(HSBC)和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等多家銀行施壓,要求它們接受加密貨幣交易所作爲客戶。 監管機構如此罕見下場爲加密交易所清除障礙,香港政府的積極態度可見一斑。在這個關鍵時刻,FT中文網邀請香港半山智庫和香港區塊鏈協會的幾位虛擬資產專家召開了一場TwitterSpace線上討論會,分析當前熱點。以下爲幾位與會專家的觀點總結第二部分:
香港區塊鏈協會聯席會長 Tagging創辦人柴舸洋 @TAGGINGCHAI:
爲什麼港府的態度對Crypto行業態度如此積極?我的理解之一是,現在的世界局勢動盪,無論是中美的貿易戰、科技戰,還有下一步的金融戰,都是可預見的。美國主導的SWIFT系統,未來有沒有可能對對中國或香港施加制裁?香港這一次推行Web3,推行Crypto合規的交易所,我覺得是一個高維度的先手棋,是提前佈局。現在全球來看,除了數位幣,可能沒有一個能跟美元去抗衡,這其實也是香港能抓住的一次機會,就是利用香港的這種金融優勢,給合規的交易所頒發牌照。
在香港的VASP的掛牌制度下,港府擔心的其實就是兩個點,一個是AML反洗錢,另外一個就是KYC。其實這兩個點是相當於是一個紅線,做好這兩個點,它就可以跟傳統的銀行銀行系統無縫對接。
MetaZ智庫創辦人、香港區塊鏈協會聯席會長、香港半山智庫創辦發起人陳序:
加密市場只要創新程度足夠,只要它和真正的實用性的、產業性的應用之間有深度的連接,那麼他一定會催生出新的監管方式,也會擴張監管的邊界和企業活動的邊界。
美國現在看上去是非常嚴厲的在對待這些事情,有政治化的原因,也是他們長期積累的一個調查的爆發,以及因爲市場的不穩定性。但是我認爲,隨著局勢演變,很多政治上的包括地緣政治的不明確的因素,今年下半年會有一個相對比較明確的變化,這種情況下,我相信加密行業創新的核心往哪裏去轉,這個是大家要去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現在的亞洲市場和香港市場相對比較弱勢的一個特點,就是創新度不夠。做金融中心固然容易,但是金融中心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它只有資產的支援,沒有內生的創新因子的支援,這個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支援度。資產的支援有它的可靠度,但是資產因爲它的金融性,所以它非常容易在全世界各地進行流動。換句話說,它很容易連根拔起轉化,很容易轉變。
所以一個地點能不能夠成爲我們所謂的加密市場中心,成爲Web3革命的中心,不是看他的資產的結構,也不是看他對資產的掌控,而是看它是不是能夠支援真正的創新,成爲一個創新生態的節點。這一點上,我覺得現在全球還沒有哪個地方讓我覺得是比較成熟的,尤其是發達的金融市場,金融中心,不管是紐約倫敦還是香港,我覺得都沒有做到這一點。
香港的貿易發展部門,工業資訊的發展部門,能不能在推動創新,比如引入電腦工程師等方面有進一步的措施,更進一步的力度來推動整個的香港的創新生態的發展,我覺得這個是真正的長期決勝的關鍵。否則地緣政治一變化,整個監管的市場的格局再度變化,香港可能很快又會失去一個很好的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