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陌度阡 - FT中文網
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越陌度阡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觀大英圖書館特展,遙想亞歷山大大帝
何越:特展《亞歷山大大帝——創造神話》,透過展出的古書,以各種語言,各個時代,各個宗教觀念,描述出了亞歷山大不同版本的傳奇人生。
2023年2月2日
英國護士罷工的根源——NHS危機
何越:2010年保守黨聯合政府開始推行緊縮政策,以減低政府赤字。這令NHS經費減少,牀位降低,明顯無法滿足需求。護理人員的流失也很快。
2023年1月16日
爲什麼歐洲媒體認爲溫州移民在歐取得「巨大成就」?
何越:溫州華人佔據了歐洲製衣行業的全鏈條(從生產到銷售),而一些二代移民正在追求更高的事業,融入主流。
2023年1月9日
盤點2022年俄烏戰爭——如何塑造著國際新秩序?
何越:澤倫斯基聰明地將烏克蘭的抵抗與世界對自由民主的追求銜接起來,將烏克蘭視爲民主自由與獨裁對抗的前線,從而將西方團結在自己身後。
2022年12月29日
英國左中右媒體怎麼看待哈利王子與梅根?
何越:日前Netflix播放了名爲《哈利王子與梅根》的六集紀錄片,哈里與梅根在片中控訴了英國王室對梅根的不公、歧視以及折磨。
2022年12月23日
英國保守黨政府的對華政策:爭議與辨析
何越:前保守黨領袖、極右翼的伊恩•鄧肯•史密斯爵士將保守黨的對華政策批評爲綏靖政策,筆者認爲不是這樣,原因有三。
2022年12月15日
罷工:英國政府與工會的「鬥法」
何越:今天的英國罷工,大抵就是政府與工會圍繞著法律的相互討價還價。除了政府、工會以及罷工人士,媒體與民衆也是罷工成功與否的因素。
2022年12月9日
何爲蘇納克的「堅定有力的實用主義」對華政策?
何越:不是極端的非黑即白(二元)政策,既不是火熱的老友一般的「黃金時代」,也不是冰冷的「完全脫鉤」。
2022年11月30日
爲什麼英國無法降低對中國商品的依賴?
何越:無論是從疫情影響還是經濟安全來看,似乎英國都應該會逐漸擺脫對中國的依靠。可事實並非如此。現實與強硬的政府口氣正好相反。
2022年11月24日
誰應對英國進入衰退負責?
何越:這是我來英國近20年後見過的最糟糕的經濟狀況。此番衰退誰之過?脫歐、疫情、俄烏戰爭、保守黨政府,還是短命的特拉斯「迷你」預算?
2022年11月18日
從英國視角看歷史餘暉中的奧地利
何越:如今人們談起維也納,津津樂道的仍然是其古典音樂以及圓舞曲,至於誰在管理這個共和國,基本無人知曉。維也納活在歷史的餘暉中。
2022年11月11日
英國的「政治正確」是否過了頭?
何越:布拉弗曼說:「我們不要再假裝他們都是遇難的難民,整個國家都知道這不是真的。」這引起了來自左派廣泛的批評,但說出了我的心裏話。
2022年11月3日
蘇納克成爲英國第一位亞洲裔首相的前後波瀾
何越:英國應該慶祝其第一位亞洲面孔首相的誕生,即使他的出現是那樣的周折與矛盾,但仍然表明英國正逐步實踐其對政治平等與公平的誓言。
2022年10月25日
爲什麼特拉斯的首相生涯如此短暫?
何越:特拉斯的政策,如她自己幾日前向公衆道歉時所言,走得太快太遠。特拉斯拋棄了自己的政策,就失去了做首相的底氣與理由。
2022年10月21日
與經濟學人麥傑思聊中國
何越:在歐洲採訪時,我們有個共同的說法:一代華人、1.5代華人、二代華人。在理解西方政治與社會方面,我與麥傑思之間其實有0.5代的區別。
2022年10月20日
特拉斯試圖拯救英國,爲何阻力重重?
何越:特拉斯上臺只是16萬保守黨黨員的選擇。其激進經濟政策,並沒有事先得到全英國的大討論與贊同。故此一出臺,就在黨內與國內重度受挫。
2022年10月11日
耗資過億、41億人觀看的英國世紀國葬,值得嗎?
何越:這是葬禮,亦是國家公關項目,它催人淚下,亦溫暖人心。國葬直播傳達出的英國國際正面影響力,多少錢,多少人力,多少彩排,都值得。
2022年9月20日
英國王室千年不滅的歷史緣由——我理解王室的三個階段
何越:我突然意識到,王室對國民的接見與冊封,是超越於政治之上的榮譽。多黨民主政治分裂社會,英國君主則團結社會。
2022年9月16日
紀念伊麗莎白二世:英國軟性國家大使
何越:女王如同英國軟性國家大使,標誌性的燦爛微笑保持了70年。沒有強烈的忘我責任感,誰能像女王這樣出色地工作70年?
2022年9月9日
今日, 特拉斯將成爲新任英國首相?
何越:幾乎所有的民調結果都顯示特拉斯將勝選。一些媒體已經開始報導特拉斯的政策,彷彿她已是板上釘釘的首相。
2022年9月4日
戈巴契夫去世之際談馬克思主義對英、德、俄的影響
何越:馬克思生前認爲最有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的是德、英、法、美。1917年,超出馬克思生前預計與設想,列寧在俄羅斯領導社會主義革命成功。
2022年9月2日
通膨、罷工、衰退前景:英國民衆會繼續忍受制裁俄羅斯的經濟代價嗎?
何越:那些既要自由、又要好生活的西方國民,能夠爲了援助烏克蘭,繼續制裁俄羅斯,放棄一點點自己的個人享受嗎?我感覺很難。
2022年8月26日
探訪英語世界第一個公共博物館——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
何越:雖然是短暫的走馬觀花,但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爲阿什莫林博物館的策展人比大英博物館更好地解釋了世界歷史。
2022年8月19日
印度爲什麼在俄烏戰爭中保持中立?
何越: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泰利斯的文章解釋了印度「透過與俄羅斯保持關係,從而制衡與中國關係」的微妙地緣位置下的選擇。
2022年8月12日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