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曼談 - FT中文網
科技曼談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滴滴突遭網路安全審查,釋放什麼信號?

閆曼:滴滴最近的變故,爲其他科技公司敲響了一記警鐘,尤其是擁有巨量數據和資訊的平臺型科技公司。
2021年7月4日

反壟斷先鋒就任FTC主席:科技巨擘的末日?

閆曼:莉娜•汗的上任,意味著美國對科技巨擘的反壟斷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但對於科技巨擘來講,這並不意味著其中沒有博弈的空間。
2021年6月18日

反壟斷背景下,「頭騰大戰」走向何方

閆曼:今時不同往日,在現在的背景下,對於單個公司或者平臺來講,如果運用得當,反壟斷也可以成爲商業競爭的新利器。
2021年6月4日

裁員、收縮和整改:在線教育難過關

閆曼:廣告投放被規範整頓之後,如何找到具有持續性的獲客和成長方式,這將是監管常態化壓力下每個在線教育公司最爲難過的一關。
2021年5月31日

新消費的迷思:下一個「奶與蜜之地」在哪裏?

閆曼:新消費時代,對消費者忠誠度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這是新消費給我們帶來的困惑,也是新消費的誘人之處。
2021年1月18日

疫情下的烏雲與金邊:2020網路大事盤點

閆曼:內外環境的雙重影響下,中國的網路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以下整理出最具代表性的幾大事件,回顧的同時對2021年趨勢也做些許預測。
2021年1月4日

反壟斷之刃揮向阿里,釋放什麼信號?

閆曼:監管機構直接指出調查的目的就是阿里的「二選一」。除了身處漩渦中的阿里,只怕滴滴和美團也在瑟瑟發抖。
2020年12月28日

社區團購混戰:巨擘們的另一場「流量內卷」

閆曼:巨擘們在這類「鷺鷥腿上劈精肉「的薄利生意上展開混戰也不是第一次了。
2020年12月10日

拜登上臺,對中美科技公司意味著什麼?

閆曼:秩序的存在意味著博弈的空間,這一點不僅對美國科技巨擘十分重要,對海外擴張之路被川普攔腰截斷的中國科技公司來講也是如此。
2020年11月10日

螞蟻上市擱淺,影響幾何?

閆曼:此事意味著之前本行業一邊享受科技行業的高估值和監管方式,一邊保有金融行業的高利潤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復返了。
2020年11月5日

棄用支付寶,美團在下一盤什麼棋

閆曼:網路不是天下大同的世外桃源,在這裏選邊站可能纔是常態。隨著高成長時代的逝去,對國內成熟市場的爭奪只會越來越激烈。
2020年8月1日

健康碼的下半場:退出還是常態化?

閆曼:如果以後出門大家互相問候一聲「今天你綠了嗎?」,或者互相比一比,「越綠越自豪」,是不是非常黑色幽默?
2020年5月26日

豐巢超時收費:一場5毛錢開始的分利博弈

閆曼:這場分利博弈,是「薄利型」商業模式在經歷最初的燒錢擴大市場份額之後必須到達的一個階段。外賣生意如此,快遞櫃生意亦如此。
2020年5月11日

「總裁夫人怒斥網紅」背後暗湧的電商變局

閆曼:科技圈從來不缺八卦新聞,但在科技圈,所有的八卦新聞背後都是財經新聞。
2020年4月19日

軟銀孫正義:賭神還是賭徒?

閆曼:「All in」這個詞我已經很久沒有從創業者和投資人口中聽到了。在這個週期裏,大家不再將孫正義式的瘋狂視爲投資和創業最需要的潛質。
2020年4月17日

瑞幸之後,怎樣燒錢纔算是燒對了?

閆曼:投資者們會重新審視像瑞幸一樣燒錢燒到上市的其他中概股,在上個商業週期中所向披靡的燒錢模式,爲什麼在這個週期中紛紛觸礁?
2020年4月8日

博鰲前瞻:迎接不確定性

閆曼:對中國來說,無論是周邊的地緣政治危機,還是國內宏觀經濟和匯率波動,都預示著一個高風險時代的來臨。
2017年3月22日

新能源車騙補,粗放的補貼和誤判的市場

閆曼:新能源車市場不可能因爲財政補貼而提前迎來繁榮,卻有可能因爲錯誤的補貼方式而被「揠苗助長」,提前透支生產力。
2016年9月17日

「剪電線」創業者和O2O「接盤俠」

閆曼:某些找不準市場需求,又無法成爲網紅的創業者,可能會選擇來一場「現象級事件行銷」。
2016年9月4日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