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社會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檔
音檔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這不是父母的錯」:數字權利活動家比班•基德龍
這位從電影導演轉爲無黨派上議院議員的人士談論了與大型科技公司鬥爭以保護兒童的經歷,以及失聲如何讓她對權力有了新的見解。
1小時前
美國要求法國公司遵守唐納德-川普的反多樣性命令
此舉表明美國總統推動其在海外擴大意識形態宣傳活動的意圖。
7小時前
調查:30%的Z世代人羣在大學時就開始投資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最新調查,近三分之一的Z世代人士在成年早期就開始投資,相比之下千禧一代的這一比例只有15%。
1天前
教授們就哥倫比亞大學改革起訴川普政府
法律挑戰反映出對美國學術自由壓力的擔憂。
3天前
川普關稅威脅墨西哥社會穩定
拉赫曼:讓墨西哥陷入貧窮和動盪對美國和墨西哥顯然都不是好事。但不幸的是,在川普時代,並不能保證這種事情不會發生。
4天前
共和黨政客因Doge裁員而面臨日益強烈的憤怒
在川普支援的選區,代表們試圖安撫選民對伊隆•馬斯克不受歡迎的聯邦裁員的擔憂。
6天前
副業、線上會議與大規模休閒化:新冠疫情如何塑造新的工作方式
封鎖五年後,哪些影響是持久的,哪些疫情趨勢被遺忘了?
6天前
川普撤銷了卡瑪拉•哈里斯和希拉里•柯林頓的安全許可
美國總統正在加強對政敵的報復行動。
2025年3月22日
中國人捨得在老齡寵物身上花大錢
人口結構的轉變突顯了中國龐大消費市場中的新興機遇。
2025年3月22日
唐納•川普挑戰美國精英階層
總統似乎決心摧毀美國自由主義的支柱。
2025年3月22日
融入西方要更新的觀念之二:以母愛橋《戲說英國》在大英圖書館成功發佈爲例
何越:《戲說英國》新書發佈會的成功打響大陸華社融入英國第一槍,顯示只要行動起來,整合資源,華人集體融入英國擁有廣闊前景。
2025年3月21日
「只帶一個行李箱」——女性移民的韌性與記憶
安妮:韌性,是很多華裔女性移民的共性,也是讓她們能夠在陌生土地上重新生根並長出繁茂枝葉的原因。
2025年3月20日
數字時代的馬太效應:越會思考的人越需要心理諮詢師
章揚清:AI在回答問題方面表現卓越,但是它只能回答你提出的問題,而還沒有發現的問題,需要在人和人之間、不同的生活片段裏覺察。
2025年3月19日
爲什麼應該尊重儀式感
劉遠舉:所謂儀式,就一定要花錢,花掉物資,儀式感需要建立在物資的消耗上的。越隆重的儀式,消耗的物資就越多,會增加更多消費。
2025年3月19日
美國首席大法官斥責川普
川普威脅彈劾聯邦法官後,美國首席大法官羅伯茲發表罕見聲明,稱這種言論「不是對法官裁決分歧的恰當回應」。
2025年3月19日
爲什麼人類應該從DeepSeek的「共情」機制中反向學習?
章揚清:對情緒的關懷是一種稀缺資源。AI可能成爲很多人的「數字媽媽」,在AI一次次不厭其煩的回應中,很多人可能會被重新「養育」。
2025年3月17日
抑制民粹與反智輿論,是各國長期競爭的基礎所在
劉遠舉:所有的輿論都有大衆觀念的影子,而輿論會自下而上地產生影響。
2025年3月17日
經濟成長乏力,法國就業市場來到「臨界點」
官方數據和商業調查顯示,這個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的勞動力市場正在惡化,破壞了法國總統馬克宏多年來推動該國實現充分就業的努力。
2025年3月17日
哥倫比亞大學法律學者抵制川普政府的要求
學者稱,川普政府要求這所常春藤大學做出改變存在明顯的法律問題。
2025年3月17日
諾和諾德基金會肥胖症負責人有償擔任費列羅顧問
公共衛生專家指出這其中存在嚴重的利益衝突。
2025年3月17日
大樹大樹,你熱不熱?
劉立燦:極端高溫事件頻發,沉默的植物深受其害。華南植物園的學者團隊研究了持續極端高溫帶來的乾旱,正在如何影響大樹的生長和生存。
2025年3月16日
塞爾維亞人湧向貝爾格萊德:「是時候結束這個政權了」
學生示威者堅稱抗議是和平的,但當局警告稱破壞者將被「嚴懲」。
2025年3月16日
激烈的學業競賽迫使南韓半數6歲以下兒童上補習班
不斷上漲的教育成本和激烈的競爭給家庭帶來壓力,並加劇了人口危機。
2025年3月16日
法官阻止川普利用戰時法律驅逐委內瑞拉人
批評者表示,鮮有使用的權力可能會擴大在沒有正當程式情況下拘留和驅逐人員的權力。
2025年3月16日
女性內容創作者如何將F1帶給新一代
女性網紅正在彌合男性主導的傳統體育媒體與日益壯大的Z世代女性在線粉絲羣體之間的差距。
2025年3月14日
分析發現英國社會保障網爲富裕國家最弱之一
這一智庫報告發布之際,英國首相斯塔默正試圖說服工黨議員支援削減福利支出。
2025年3月13日
高三應該休三天
劉遠舉:家長們抗拒雙休是一種「囚徒困境」。如果自己孩子雙休,別人卻沒有,那自己的孩子自然就會在考試中喫虧。於是大家都不願意雙休。
2025年3月13日
銀培萩:人工智慧帶來的新博弈與治理挑戰
復旦大學學者銀培萩表示,人工智慧治理已經變成了一場「全球拔河比賽」,政府、企業和學術界需要構建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監管體系。
2025年3月12日
中國《漁業法》迎大修:升級法律框架,護航「年年有魚」
黃珊:草案探求漁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多維度強化環境與資源保護制度,漁具管理向「白名單」轉變,並在加強漁獲物追溯性方面做出若干突破。
2025年3月12日
當「紅縣」想脫離「藍州」
楊蓓蓓:在民主黨主導的伊利諾伊州,已有近三分之一的縣投票決定對是否脫離該州展開調研。這對兩極分化的美國意味著什麼?
2025年3月12日
川普將大幅削減美國教育部員工人數
美國教育部員工減半,這被視爲是川普關閉該機構實現其競選承諾的前兆。
2025年3月12日
川普宣佈對加拿大鋼鋁額外加徵25%關稅
川普稱,額外關稅是在報復加拿大安大略省對其向美國三個州輸出的電力征收25%附加費。此舉使加拿大輸美鋼鋁總計面臨50%關稅。
2025年3月12日
歐盟對遣返移民問題採取更強硬立場
如果原籍國不接受被遣返者,歐盟將設法將他們送往境外的「遣返中心」。
2025年3月12日
川普:巴勒斯坦活動家哈利勒被捕只是「類似行動的開端」
這名持有綠卡的前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被拘留,引發人們對壓制言論自由和校園活動的擔憂和憤怒。
2025年3月11日
電影《哪吒》是文化輸出嗎?
劉遠舉:《哪吒》的核心思想,是對一種外來價值觀的回應,這沒什麼不好。
2025年3月10日
演算法透明化重構騎手權益保障,在效率與人本之間尋找平衡點
翁一:演算法透明化不是技術的終點,而是人本價值迴歸的起點。使演算法不再是冰冷的控制工具,而演化爲促進公平和保障權益的數字契約。
2025年3月10日
困頓於荊棘中的東南亞環境衛士
東南亞各地的環保人士在爭取正義的過程中面臨威脅、暴力和法律障礙。五位親歷者向「對話地球」分享了自己的抗爭經歷。
2025年3月10日
公開「整頓職場」的員工
對投訴流程感到不滿的員工正在聯合起來,將不滿訴諸社群媒體。
2025年3月9日
美國職業女性與新企業文化
福魯哈爾:雖然DEI已經被政治化,但「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的理念還可以歸結爲更簡單的東西——公平。
2025年3月7日
「嬰兒潮一代」邁入75歲大關,日本有何應對之道?
日本已經有16.8%的人屬於75歲及以上的「後期高齡者」羣體,大規模老齡化的現實影響突然變得更加顯著而劇烈。
2025年3月7日
以色列威脅斷水斷電,再次圍困加沙
軍方關閉邊境並阻止援助,以施壓哈馬斯接受修訂後的停火提議。
2025年3月5日
申請英國公民身份的美國人數量創新高
去年申請人數增加40%,分析認爲川普當選總統和英國的稅收變化是主要原因。
2025年3月4日
中國政協委員建議降低法定結婚年齡以促進生育
陳松蹊提出,將中國法定結婚年齡從男性22歲、女性20歲降低至18歲,並提出現金補助和醫療支援等其他鼓勵生育的措施。
2025年3月3日
騎手繳社保成爲輿論戰,要防止誘發「行業緊縮內卷」
翁一:京東提出的激進方案,既超出了其自身的商業能力,也不符合勞動者和行業發展需求,其高調錶態可能引發混亂資訊。
2025年2月28日
墨西哥向美國引渡被通緝的毒梟以避免關稅
克勞迪婭•辛鮑姆的政府表示,已向美國引渡29名通緝犯,以試圖避免其商品被加徵25%的關稅。
2025年2月28日
靈活就業者的社保政策不應被輿論驅動
劉遠舉:當交社保成爲一種道德上的義務,平臺都開始跟進,一些靈活就業崗位向全職化演變,就業容納量就會下降。
2025年2月27日
2024年日本出生人數降至125年來最低
儘管日本政府努力提高生育率,但2024年日本出生嬰兒數量較上一年減少了5%。
2025年2月27日
高昂的醫療費成了中國經濟之痛
所謂的「災難性醫療支出」讓中國一些家庭承受重壓。爲了應對可能突然生病,中國家庭不得不積極儲蓄、減少消費。
2025年2月27日
熱門文章
1.
一週新聞小測:2025年3月22日
2.
中國表示已準備好應對「超預期衝擊」
3.
李光耀和李嘉誠——不同背景下的不同道路
4.
日本房地產泡沫:內卷的另一種結果
5.
川普在兩通電話中的大算盤和小算盤
6.
東南亞市場動盪,投資者轉向中國
7.
美國製造業的衰落:傳說、現實及其後果(上)
8.
美國要求馬來西亞阻止晶片流入中國
9.
世界會對「海湖莊園協議」買賬嗎?
10.
FT社評:川普吸引製造業投資的算盤打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