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論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核發量近50億,中國綠證究竟如何運作?

《關於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佈。專家鄭穎詳細解讀綠證如何運作,與綠電有何區別,市場規則存在哪些挑戰。
6小時前

李國權:未來加密貨幣領域的國際競爭格局

新加坡社科大學教授李國權表示,美國將佔據主導地位,而中國可以設立自身的「加密安全港」,作爲重構國際金融秩序、提升話語權的關鍵支點。
2天前

大明王朝1566:誰爲朝廷遮風擋雨

徐瑾:如果你穿越到明朝,戶部虧空,海上有倭寇,邊關有俺答,皇帝又要修宮殿,到處都要錢,你會如何做?海瑞和嚴嵩背後,其實是無法被制裁的皇權。
3天前

《全球對話》第十七期:對話北歐Nordea首席經濟學家圖利•科伊甫博士

科伊甫博士表示,由於川普採取非常激進的政策,由此帶來的不確定性,可能會使美國經濟成長減弱,特別是在投資領域,這種不確定性尤爲明顯。
3天前

公爲明:長三角一體化下安徽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公爲明:安徽加入長三角,也是破題之舉,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舉措。安徽需要進一步擴大開放,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4天前

Lex專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開始走出谷底

儘管融創的債務重組緩慢而又痛苦,有跡象表明中國樓市正在好轉。住房銷售正在企穩,政府也承諾加大支援力度。
4天前

是曇花一現還是積微成著?——從貝葉斯更新看預期的變化

程實、徐婕:隨著政策透明度提高、制度開放水準增強、市場環境優化,及對外部衝擊尾部風險的有效防範,中國資產估值的穩健回升也將更具持續性和韌性。
3天前

歐洲不能再縱容艾爾段

托爾:歐洲領導人必須捍衛民主價值觀,明確反對土耳其總統將他的國家變成俄羅斯的悍然企圖,並向土耳其人民表明他們在這場抗爭中並不孤單。
5天前

日本房地產泡沫:內卷的另一種結果

李海燕:日本的房地產泡沫是如何形成的?80年代日本的企業、資金、金融機構都是過剩的。過剩的結果是內卷,內卷的結果是變相的放寬了融資。
5天前

「海外家族辦公室手記」系列之七:客戶本身即是頂尖投資人,「家辦」還能爲他做什麼

New East:家族辦公室與其他金融專業機構有著本質區別。圍繞著家族的核心需求與長期利益來組織專業服務,才成爲其幫助家族客戶創造價值的根基。
5天前

世界會對「海湖莊園協議」買賬嗎?

沃爾夫:川普既想要保護美國的製造業又想要保持美元的全球地位。這需要一份「海湖莊園協議」。
6天前

川普關稅威脅墨西哥社會穩定

拉赫曼:讓墨西哥陷入貧窮和動盪對美國和墨西哥顯然都不是好事。但不幸的是,在川普時代,並不能保證這種事情不會發生。
6天前

跨週期政策如何著眼未來

鐔炚、木修和:經濟政策要著眼未來挑戰和壓力,即老齡化、低收入羣體、地區發展平衡問題。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尚未挖掘,如何發揮?
6天前

全球債務危機下的美國衰退隱憂

周子衡:債務危機警鈴大作,關稅貿易戰已打響,滯脹風險浮現;值此不進則退之際,白宮開啓全面對等關稅,正是一場對撞全球經濟體系的豪賭。
6天前

李光耀和李嘉誠——不同背景下的不同道路

李瀚明:李光耀和李嘉誠代表了這波最早的「出海」浪潮中,亞太社會的兩大截然相反卻殊途同歸的發展路向——外貿和外資。
6天前

美國製造業的衰落:傳說、現實及其後果(上)

陳稻田:美國製造業「衰落」既有國際競爭的原因,也有美國經濟結構轉變的原因。談川普關稅政策對美國製造業的影響,需要考察不同子行業情況。
2025年3月23日

美國政府改革觀察

鄭志剛:「不要鄙視商人,不要輕看商業文明;如果一位執政者能用商業方式結束政治衝突,那他是博弈中的高手,且是避免生命損毀、走向和平的文明維護者」 。
2025年3月20日

關稅是川普重塑世界貿易的手段?

馮鬱青:我與美國學者Craig Allen和Brad Setser探討,川普關稅的真正目標是什麼?美中貿易規則如何變化?製造業能否迴流美國?……
2025年3月20日

歐洲市場是否開啓了「例外主義」時期?

沃德:以歐元計價,MSCI歐洲指數自年初以來上漲9%,同期標普500指數下跌9%。投資者開始質疑:風向是否正在轉變?
2025年3月20日

Lex專欄:香港航空貨運業面臨關稅考驗

香港長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貨運樞紐,但這種戰略地位使其在美中地緣政治緊張升級以及川普關稅面前越來越脆弱。
2025年3月19日

未來的中美投資:對沖策略下的選擇型耦合

公共政策專家劉天逸表示,中美投資形態正悄然發生變化,資本流動不再是單純的直接投資,而是以更加多元化、間接化的方式進行滲透和融合。
2025年3月18日

川普2.0是否終結強勢美元?

沈建光:受到川普政策影響,美國中短期經濟成長預期轉弱,動搖強勢美元。美國關稅和財政不確定性仍將持續,歐洲日本經濟改善程度或超過美國。
2025年3月18日

川普可能葬送他自己的政治運動

拉赫曼:右翼民粹主義者善於打贏文化戰爭,但解釋經濟管理不善的難度要大得多。如果MAGA讓美國人變窮,川普和他的運動很可能會付出代價。
2025年3月18日

馬斯克能否實現「減赤」壯舉?

周浩、孫英超:減稅會帶來多大的財政負擔?僅僅維持現有狀況,川普可能就需要解決每年高達幾千億美元的新增財政缺口,減稅空間並不充裕。
2025年3月17日

川普2.0的「全球大交易時刻」

宋欣:川普的商人思維將外交舞臺變成了交易市場,在他的眼中一切都有一個可交易的價格,這必然對世界格局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影響。
2025年3月17日

歐洲能代替美國擔當重任嗎?

沃爾夫:如果美國不再是自由民主的倡導者和捍衛者,那麼唯一可能頂替美國的就是歐洲。首先,歐洲必須迅速建立保衛自己的能力。
2025年3月17日

給騎手繳社保,誰最關心?

徐瑾:以騎手爲代表的靈活就業羣體羣體不斷壯大,每每引發不少討論,應該如何看這件事?如何真正保障他們的權益?
2025年3月16日

王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如何做成大市場?

上海社科院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王振表示,長三角推進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取得了積極階段性成效,但還面臨諸多瓶頸和困難。
2025年3月14日

銀培萩:人工智慧帶來的新博弈與治理挑戰

復旦大學學者銀培萩表示,人工智慧治理已經變成了一場「全球拔河比賽」,政府、企業和學術界需要構建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監管體系。
2025年3月12日

展望2025:財政發力的痛點和共識

周浩:今年應是政策轉向之年,以顯著擴大財政赤字爲標誌,中央財政「加槓桿」成爲新基調。整體槓桿率大約會保持平穩,家庭資產負債表會逐步修復。
2025年3月12日
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