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美聯準醞釀延長債券購買計劃

在新冠病例增加而國會遲遲未能出臺財政刺激的背景下,美國央行準備兌現其在必要時採取更多措施支援經濟復甦的承諾。
2020年12月13日

國企違約潮殃及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

在一系列國企違約震動中國的信貸市場後,負責爲數千億美元基礎設施項目融資的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目前正面臨籌資難題。
2020年12月10日

違約擔憂推升中國國企借貸成本

中國國企被迫以更高利率發行債券,新發債券平均票面利率已達到5.7%,高於今年前三個季度,但這尚不足以恢復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
2020年11月26日

中國首支負收益率主權債券受熱捧

此次發行共計40億歐元的債券,吸引了約180億歐元的認購。約72%的投資者來自歐洲、中東和非洲。
2020年11月19日

中國科技公司加入債券違約名單

提交香港交易所的一份公告稱,半導體公司清華紫光「未能贖回」其於11月16日到期的13億元人民幣債券,觸發違約。
2020年11月18日

新冠疫情引發全球「債務海嘯」

研究顯示,全球債務在今年前九個月以空前速度增加;到年底,債務總額與全球GDP之比將達到365%,遠高於2019年底的320%。
2020年11月18日

多家中國企業暫停債券發行計劃

過去一週至少有20家中國企業暫停債券發行計劃。三家國企發生違約,還有一家國企的償付能力受質疑,令投資者感到不安。
2020年11月17日

中國國企違約後禿鷲基金大舉進場

中國兩家地方政府所有的企業最近債券違約,使同類公司債券遭到拋售,禿鷲基金藉機大舉進場,相信中央或地方政府會出手救助。
2020年11月15日

亞洲政府和企業競相發行美元債券

今年迄今爲止,亞洲(不含日本)發行的美元債券總額已達到3540億美元,若保持這樣的發行速度,全年有望創下新高。
2020年11月3日

中國對外資擴大資本市場準入

新規則合併原有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旨在簡化和加快國際投資者申請進入中國市場的程式,並消除對他們可以持有的頭寸大小的約束。
2020年11月1日

每週數讀:拜登和川普如何花掉鉅額募款?

本週值得關注的數據有:拜登和川普的募款去向、全球債券市場大變、各國富豪在疫情下財富持續成長、中國晶片行業的短版等。
2020年10月28日

擅用WhatsApp 摩根士丹利兩名交易員被炒

該行大宗商品全球主管南希•金和大宗商品交易主管傑伊•魯賓斯坦將雙雙離職,突顯華爾街繼續打擊其無法監督的通訊管道。
2020年10月20日

Ligado以17.5%利率發售債券

這是2011年以來美國企業債券向投資者提供的最高利率。新冠疫情以來,資金高度緊張的企業的借款成本高得驚人。
2020年10月16日

中國美元債券首次向美國投資者開放

儘管中美關係緊張,但中國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強勁復甦,令中國財政部週四發行的60億美元債券,吸引了創紀錄的認購需求。
2020年10月15日

分析:中國資產搶手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

外國投資者積極搶購中國債券,這是受到此類債券相對較高的收益率以及中國經濟在新冠疫情後強勁復甦所吸引。
2020年10月9日

每週數讀:中美間的投資流動放緩

本週值得關注的數據:中美間的投資流動降至10年來的低點、加密貨幣Tether交易量快速成長、美國減少對中東軍售。
2020年9月24日

恆大債券交易發生盤中停牌

恆大否認曾致信政府尋求金融支援以避免現金流斷裂,但一封網上流傳的信件已導致恆大的股價和債券大幅震盪。
2020年9月25日

富時羅素宣佈將中國國債納入全球國債指數

中國將於明年加入富時羅素的「全球政府債券指數」,這將爲大約1400億美元資金鋪平道路,使其順利流入中國資本市場。
2020年9月25日

BMO計劃隨先鋒退出香港ETF市場

這家加拿大資產管理公司在香港上市的ETF均難以募集到大規模資產,7隻ETF累計募集僅有28.6億港元,據悉,BMO計劃將其出售給華夏基金。
2020年9月24日

南方東英在新加坡推出中國國債ETF

富時羅素本週或宣佈將中國國債納入其WGBI指數。南方東英搶先在新加坡上市中國國債ETF,可充分利用中國外資流入大幅成長所帶來的機會。
2020年9月21日

美聯準暗示極低利率將持續多年

美國央行試圖加強其對新冠疫情的貨幣政策回應之際,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發布新指引,落實上月出爐的鴿派長期政策立場。
2020年9月16日

亞洲最大ESG債券市場遭受「漂綠」質疑

南韓交易所的數據顯示,南韓過去三年發行的426隻ESG債券中,只有22隻債券是出於「環境」目的發債。
2020年8月17日

中國評級機構密集上調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評級

自今年1月以來,中國評級機構已上調100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信用評級。分析師警告稱,此舉可能導致一波違約潮。
2020年8月10日

新冠疫情推動美國國債市場轉向電子交易

報告顯示,新冠危機導致世界最大債券市場從傳統的電話交易轉向電子執行,因爲在家工作的客戶不願拿起電話與交易員談判。
2020年8月9日

外資繼續湧入中國債券 追逐收益率

在收益率顯著高於西方國家的吸引下,截至6月底,境外機構投資者的人民幣債券持有量增至2.5兆元人民幣,高於一年前的2兆元人民幣。
2020年8月6日

義大利黑手黨債券被出售給國際投資者

英國《金融時報》看到的財務與法律檔案顯示,國際投資者購買了以義大利最有勢力的黑手黨的犯罪所得爲擔保的債券。
2020年7月7日

投資者轉投高風險資產

貨幣市場基金連續四周報告資金流出,總計近1050億美元,突顯生怕錯過市場漲勢的投資者和企業開始重新部署資金。
2020年6月23日

對經濟復甦的期望繼續推高全球股市

標普500指數連續四個交易日攀升。股市上漲之際,德國和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也出現上升,表明投資者轉投風險較高的資產。
2020年6月3日

歐洲央行就債務風險發出警告

歐洲央行在《金融穩定評估》報告中預測,今年歐元區各國政府的預算赤字與GDP之比平均將上升至8%,遠高於金融危機後的水準。
2020年5月26日

北大方正案牽動千億美元附維好協議的離岸債

方正集團的破產管理人表示,將不承認由方正提供的維好協議支援的17億美元債務。此案的裁決可能給中國美元債券市場帶來巨大影響。
2020年5月21日

美歐高評級企業競相發行債券

數據顯示,3月全球投資級企業的債券發行量達到創紀錄水準,目的顯然是加強資產負債表,以挺過經濟衰退對收入的拖累。
2020年3月29日
|‹上一頁‹‹678910111213141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