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川普的貿易「解放日」是什麼?

美國總統將4月2日定爲全面升級關稅政策的時刻。
1小時前

臺積電在美國的大賭注和中國的晶片工具挑戰者

臺積電在美國的計劃投資超過其最初承諾的10倍,是其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外投資。
1天前

前英特爾CEO:臺積電的承諾無法重振美國晶片製造地位

帕特•蓋爾辛格已在風險投資公司就職,他表示除非在美國設計下一代晶體管技術,否則美國就沒有領導地位。
2天前

美元能否繼續成爲貨幣之王?

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是在貿易、聯盟和機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在,這個時代面臨著結束的風險。
2025年3月22日

日本晶片概念股爲何仍然表現強勁?

Lex專欄:日本企業雖不生產最先進的晶片,但它們生產晶片所需的多種材料、化學品以及測試設備。這些產品也許並不光鮮,但利潤豐厚。
2025年3月21日

富士康接近與三菱簽署電動汽車代工製造合同

知情人士稱,世界最大代工電子產品製造商將在未來幾周宣佈協議,由其爲三菱汽車代工生產電動汽車,使後者能夠以較低成本擴大車型陣容。
2025年3月21日

輝達未來四年將在美國晶片製造上投入數千億美元

川普的貿易政策影響整個科技行業,包括蘋果在內的其他科技公司也宣佈了鉅額的美國投資計劃。
2025年3月20日

廢除《晶片法》將危及美國國家安全

施密特:僅靠關稅無法實現振興美國半導體制造業的目標。
2025年3月18日

英特爾新任CEO陳立武受到投資者的歡迎

這家晶片製造商在聘請陳立武后股價上漲,股東希望他能重振業務。
2025年3月15日

英特爾任命陳立武爲首席執行長

英特爾宣佈任命陳立武擔任首席執行長後,英特爾股價在週三盤後交易中上漲逾11%。
2025年3月13日

川普需要爲英特爾想個辦法

沃特斯:白宮已經放棄嘗試爲美國打造一個自己的晶片製造王牌企業了嗎?
2025年3月12日

馬斯克在自毀道路上跑步前進

盧斯:在給予馬斯克巨大權力後,美國總統看著曾經的捐贈者變成一個負擔。現在的問題是川普將會如何——而不是會不會——擺脫馬斯克。
2025年3月12日

華爾街延續跌勢,川普刺激市場神經

近日的拋售曾在週二上午暫停,但隨後被再次點燃,其導火線是美國總統宣佈對加拿大輸美鋼鋁額外加徵25%的關稅。
2025年3月11日

與本田的合併談判破裂後,日產CEO內田誠下臺

首席規劃官埃斯皮諾薩將接任CEO,這家日本汽車製造商將重組領導層以實現扭虧爲盈。
2025年3月11日

美財長:川普自信任期內臺海無戰事

貝森特在被問及他是否認爲中國大陸會對臺灣動武時表示,美國總統「自信」他在白宮任職期間中國不會攻臺。
2025年3月9日

美國倒逼中國晶片行業發展

制裁和出口管制加快了輝達競爭對手的崛起,中國企業抓住了人工智慧領域一大轉變所帶來的機會。
2025年3月6日

臺積電宣佈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製造先進晶片

這家臺灣公司向川普政府示好,標誌着其努力避免進口關稅。
2025年3月4日

中國政協委員建議降低法定結婚年齡以促進生育

陳松蹊提出,將中國法定結婚年齡從男性22歲、女性20歲降低至18歲,並提出現金補助和醫療支援等其他鼓勵生育的措施。
2025年3月3日

大型科技公司與AI新世界秩序的起源

矽谷應該爲軍隊服務嗎?技術戰爭意味著什麼?人工智慧的非人道速度會超過監管機構嗎?三本書展望快速發展的未來。
2025年3月2日

微軟敦促川普重新考慮AI晶片出口管制

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警告新規將迫使美國盟友購買中國產品。
2025年2月28日

中國股市是否再次值得投資?

夏爾馬:只要投資者對經濟下行保持警惕,那麼中國股市價格合適,非常「適宜投資」。
2025年2月24日

對川普最愛的詞的另一種解讀

換個角度看,美國總統還會選擇關稅嗎?
2025年2月22日

澳洲提醒航司注意中國海軍的「實彈」演習

澳洲外長黃英賢將就澳東海岸外的軍事演習向中國外長正面提問。
2025年2月21日

蘋果悄悄轉向印度

蘋果希望在中國以外實現供應鏈多元化,印度能抓住這個機會嗎?
2025年2月18日

Lex專欄:富士康準備投入電動汽車競爭

iPhone主要代工製造商證實有意入股日產以尋求合作。與日產合作將是富士康獲得製造訣竅和進入市場管道的難得機會。
2025年2月18日

馬斯克的企業將從他與川普的關係中獲得什麼?

世界首富馬斯克現在對最有權勢的領導人川普——以及美國政府——有著巨大影響力。
2025年2月13日

富士康確認有意收購雷諾所持日產股份

富士康表示,如果入股是與日產就電動汽車進行合作的必要條件,富士康將考慮收購雷諾所持日產股份。
2025年2月12日

臺積電努力應對川普關稅威脅

儘管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都在努力適應美國總統對設置貿易壁壘的濃厚興趣,但很少有誰比臺灣及其旗艦晶片製造商面臨的風險更大。
2025年2月11日

邁克爾•佩蒂斯回應批評者對關稅和貿易的看法

如何解決全球失衡問題。
2025年2月9日

中國的「生命線」實驗室與亞洲富人的加密熱潮

來自《日經亞洲》和英國《金融時報》的重要亞洲科技趨勢內幕。
2025年2月7日

本田與日產580億美元的合併案瀕臨破產

本田面臨股東要求完全控股的壓力,聯合控股公司計劃出現180度大轉彎。
2025年2月5日

法拉利今年將推出首款電動車,上季度利潤大幅成長

這家豪華汽車製造商的季度銷售額成長14%,達到17億歐元,單次發貨收入創歷史新高。
2025年2月5日

美國要求巴拿馬減少中國對運河的影響,否則將採取行動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表示,這個中美洲國家正在違反運河條約的中立條款。
2025年2月3日

川普對巴拿馬運河的威脅喚起人們對1989年美國入侵的回憶

巴拿馬人擔心華盛頓會因中國在戰略水道的利益而進行報復。
2025年1月24日

因供應鏈多元化成本高昂,臺積電下調盈利目標

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面臨在美國和日本運營效率較低的問題,但人工智慧需求激增對其是個利好因素。
2025年1月16日

英特爾計劃分拆風險投資部門

這家陷入困境的美國晶片製造商尋求削減成本,並正因在中國的投資面臨更多審查。
2025年1月15日

川普貿易戰將讓新興市場喫苦頭

瑞銀馬尼克•納拉因:投資者仍未將美中貿易摩擦所帶來的風險充分計入價格。
2025年1月14日

輝達供應商:如果數據中心支出放緩,人工智慧手機將支撐晶片行業發展

日本企業愛德萬測試的負責人警告稱,如果科技巨擘在人工智慧投資上發生動搖,影響將波及整個供應鏈。
2024年12月26日

本田與日產公佈580億美元合併計劃

合併將於2026年完成,三菱汽車可能加入控股公司,組建世界第三大汽車製造商。
2024年12月23日

川普威脅要收回巴拿馬運河控制權

當選總統表示,如果這條重要的水道不能按照他的意願運營,他將要求將其「歸還」美國。
2024年12月23日

五角大廈:中國正在迅速擴大核力量

美國國防部報告稱,中國在一年內將作戰核彈頭數量擴大20%,已經擁有600枚,到2030年將增加到1000枚。
2024年12月19日

Lex專欄:本田和日產要用越野思維來解決電動化挑戰

傳統汽車製造商與其試圖建立電動汽車製造規模,不如另闢蹊徑。
2024年12月19日

臺灣與亞馬遜「柯伊伯計劃」洽談衛星通訊合作

臺灣高官透露,歐洲的OneWeb網路不能爲臺灣提供充足帶寬,而馬斯克在中國大陸的商業利益意味著其星鏈不是一個選項。
2024年12月17日

川普邀請習近平出席其就職典禮

美方發出邀請之際,北京方面正準備迎接川普2018年對華髮起的貿易戰的升級。
2024年12月13日

拜登落敗後美國晶片製造業熱潮前景存疑

當選總統川普批評《晶片法》中的補貼計劃是「糟糕」的交易,行業高階主管們對此保持警惕。
2024年12月11日

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公司如何被吹偏航線

丹麥的沃旭能源曾被視爲石油和天然氣巨擘轉型爲綠色能源的典範。其最近的困境表明,這一過程可能並不那麼簡單。
2024年12月8日

FT評選出2024年最具影響力的25位女性

今年,我們爲那些正在重塑世界的女性喝彩。
2024年12月6日

川普提名戴維•珀杜出任美國駐華大使

川普稱珀杜爲「忠實的支持者和朋友」,並表示珀杜40年的國際商海生涯爲「幫助我們建立與中國的關係提供了寶貴的專業知識」。
2024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