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車載智慧通訊提供商盯上中國市場

汽車諮詢公司思緯估計,到2015年,中國車載智慧通訊服務的用戶可能達到1000萬人。安吉星之類的服務提供商正將重心轉移至亞洲,大力拓展中國市場。
2011年4月26日

「富二代」的上海車展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高斌:與前幾屆中國車展一樣,阿斯頓•馬丁、勞斯萊斯、賓利等超級豪華車幾乎都會貼著「樣車已售」之類標籤。
2011年4月22日

失敗的「技術換市場」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衛金橋:中國汽車業合資27年,中國如約交出了本土汽車市場,卻並沒有換來外國技術,換來的只是外國品牌的競技場。
2011年4月21日

章瑞平:海歸創業路

章瑞平在「海上」飄了17年後,回到中國創辦了一項相對新奇的業務:一家汽車租賃公司。如今,他正準備將讓一嗨汽車租賃有限公司赴紐約上市。
2011年4月20日

沃爾沃借「天地」擺脫古板形象

沃爾沃在上海車展上發佈了一款備受期待的概念車。人們亟待從這款新車上探尋沃爾沃與新東家中國吉利在運營上的關係,而沃爾沃表示,這款車與吉利毫無關係。
2011年4月20日

車輪上的「新中國」

中國年輕一代盡情利用汽車彰顯個性,催生了朝氣蓬勃的汽車新文化,對從經濟到社會結構的一切事物,都在產生深遠影響。這種汽車繁榮也在改變全球汽車產業的格局。
2011年3月28日

政府幹預可以成功

FT社評:汽車行業的最新訊息表明,政府幹預可以取得成功,但要按照資本主義的規則行事。美國政府當初讓克萊斯勒和通用汽車先申請破產,然後再發放貸款是正確的。
2011年4月28日

中國汽車消費地區差異大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江昭融:有人給北京和上海歸納過兩地消費者買車的不同偏好,戲稱北京是有容乃大,上海是獨善其身。
2011年4月27日

薩博汽車尋求中資救急

尋求資金救急的薩博汽車(Saab Automobile)正將目光投向中國,先前挽救這家困境中的瑞典汽車製造商的嘗試遭遇了新的障礙。
2011年4月27日

新能源汽車難從花瓶變花旦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新能源汽車唱「旦」角,目前還是車企的一廂情願。若要消費者將新能源汽車當成真正的「花旦」,估計還需十年以上。
2011年4月26日

中國成「汽車強國」仍需時日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沙莎:「合資自主」,意味著跨國公司有條件地將研發中心向中國轉移。但民族品牌在國際立足,還需要漫長的時間。
2011年4月25日

自駕:中國富人新趨勢

在上海車展上,勞斯萊斯CEO烏特弗斯對FT記者說,自駕如今在中國富人圈子中變得新潮起來,尤其是在週末。帶飲料櫃、後座空間更寬敞的汽車在中國市場也十分暢銷。
2011年4月22日

中國汽車市場不一定樂觀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江昭融:由中國二三線市場井噴帶動的需求會讓市場總體呈現成長,但短期宏觀環境的變化會給中國車市帶來些許寒意。
2011年4月20日

雷克薩斯發佈概念車

豐田(Toyota)旗下高檔品牌雷克薩斯(Lexus)正計劃進行一次設計上的變革,以竭力提振停滯的銷售量,挽救該品牌在年輕購車者羣體中逐漸下滑的形象。
2011年4月19日

中國對汽車設計影響日增

在今日開幕的上海車展上,通用汽車和標緻雪鐵龍將首次在中國發布全球車型,這標誌着汽車業的重心正繼續轉向中國內地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
2011年4月19日

中國汽車市場向二三線城市傾斜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丁之方:雖然中國如今的汽車消費還是往往以上海、北京這樣的中心城市爲主,但中國各大汽車公司這些年來越來越注意向着富裕的二三線城市發展。
2011年4月19日

中國決定汽車流行趨勢?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高斌:中國政府沒有出臺與歐美類似的高標準減排法規,這讓各汽車公司在商業利益面前不得不迎合中國人的消費習慣。
2011年4月19日

中國寧波均勝將收購德國同行

中國的寧波均勝投資集團(Joyson Investment Holding)已達成協議,將收購德國汽車部件供應商Preh,這是表明中國企業對收購歐洲同行興趣日漸濃厚的又一個跡象。
2011年4月14日

飛雅特所持克萊斯勒股權增至30%

義大利的飛雅特(Fiat)已經將在底特律汽車製造商克萊斯勒(Chrysler)的持股比例從25%提高到30%。先前,克萊斯勒實現了2009年重組時美國政府提出的條件之一。
2011年4月13日

上汽集團旗下的MG擬在英國推出MG6

中國最大汽車製造商上汽集團(SAIC)旗下的MG將從週三開始,組裝這款五門「掀背車」,隨後還將推出一款轎車版車型。
2011年4月11日

全球製造業無懼日本地震表現強勁

這是3月11日災難發生以來發布的首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幾乎沒有跡象顯示,日本以外的公司受到了供應鏈問題與零組件短缺的影響。
2011年4月2日

沃爾沃擬增聘1200歐洲員工

當中國汽車製造商吉利(Geely)去年以15億美元從福特汽車(Ford Motor)手中將沃爾沃買過來時,曾試圖平息外界對沃爾沃可能被挖空的擔憂,稱在華擴張將爲其在歐洲總部的研發及其它崗位提供支撐。
2011年3月30日

豪華車設計迎合「中國口味」

賓士爲中國設計的車型中,後座一定是後仰的,並且配有個人電腦連接線。奧迪在其Q5車中加入了溫控杯架,因爲中國客戶走到哪兒都喜歡帶著茶杯。
2011年3月28日

電動汽車夢碎核危機?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高斌:中國以火力發電爲主,若核電項目停滯,靠煤炭發電生產電動車,造成的汙染比燃油動力汽車還要大。
2011年3月24日

調查:美製造業企業將大舉遷離亞洲

地震導致的日本供應鏈斷裂,將加劇美國大型製造企業遷出成本越來越高昂的亞洲的趨勢。諮詢公司埃森哲調查的製造企業高階主管中,有61%考慮將工廠遷往美國或拉美。
2011年3月21日

中國要求外國車廠開發本地品牌

儘管中國政府沒有出臺書面規定,但外國汽車製造商證實,當它們希望擴建現有工廠或建設新廠時,都需要在申請中包含與合資夥伴共同開發中國本地品牌的計劃。
2011年3月21日

日本供應鏈問題浮現

通用汽車、福斯汽車、索尼愛立信等跨國公司開始感受到日本供應鏈斷裂、零組件短缺帶來的影響。分析師認爲,高科技、汽車和鋼鐵行業將最先受到衝擊。
2011年3月18日

印度新東家看好雙龍汽車

印度企業馬辛德拉(Mahindra & Mahindra)表示,有信心使南韓雙龍汽車(Ssangyong Motor)重振旗鼓。馬辛德拉去年同意收購這家處境艱難的SUV製造企業,目前該公司正在爲雙龍制定業務計劃。
2011年3月16日

Lex專欄:日本供應鏈依然可靠

地震之後,日本製造業大面積停產,導致供應鏈中斷。但由於日企客戶的庫存水準目前相對較高,加之日本政府和企業出色的組織性,客戶們不應感到恐慌。
2011年3月16日

中國富人買車「潛規則」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高斌:勞斯萊斯、賓利等超豪華品牌車型,正成爲中國權貴階層彰顯高貴身份的新標籤。超豪華車的上牌量,北京位居中國第一。
2011年3月14日

BMW在中國跑得歡

過去5年裏,BMW在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銷量接近50萬輛。這意味著,每三名「高淨值個人」(不包含房產資產在100萬美元以上)就有兩人購買了BMW轎車。
2011年3月11日
|‹上一頁‹‹5253545556575859606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