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誰是商業間諜?

你的公司可能在一連串勢在必得的投標中失利,或者你的競爭對手可能對你們即將發佈的新產品未卜先知。但怎麼才能找出洩密者呢?
2011年1月19日

針對應屆生的MBA

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銀質獎學金項目專門招收大學應屆畢業生,在課程之間還安排了實習期。該學院教授納爾巴夫表示,多數大學應屆畢業生無法勝任自己的首份工作。
2011年1月17日

麥當勞走過的彎路

由於預期核心業務將會放緩,於是麥當勞著手開拓新收入來源,多項措施並舉,並大舉收購,結果數年後卻只能回到起點,新業務不是賣掉就是關停。麥當勞的案例帶有普遍性。
2011年1月12日

貧困生如何成才?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經合組織對於來自較貧窮家庭、但在學術方面表現突出的年輕人進行了一番研究,希望找到他們的成才之路,幫助政府和僱主們制定策略。
2011年2月25日

職場條件怎麼談?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對70後來說,談條件得打破思維定視;沒顧慮的話,則要在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之間平衡。
2011年2月23日

慈善組織與商學院合力辦學

樂施會等慈善組織透過在商學院開辦專門的研討班,力求向學生灌輸公平貿易和道德貿易理念,影響未來的商界領袖在道德問題上做出正確決定。
2011年2月21日

老闆該學會認錯

FT專欄作家凱拉韋:不允許CEO像失敗者那樣講話,不僅沒有意義,而且既愚蠢又危險。這意味著一個人失去了一半的遠見,在商界將帶來災難性後果。
2011年2月17日

當資歷成爲累贅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精幹的總經理更願意找年輕的得力下屬,而不是老江湖,因爲他們聽話,好帶,並且便宜。
2011年2月16日

日本流行「職場抑鬱症」

抑鬱症已經成爲日本一種「全國性疾病」,超過26%的企業稱,曾有員工因心理疾患辭職或長休。調查還發現,抑鬱症在30來歲的人中最爲多見。
2011年2月15日

管理者爲何無視管理學者?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就研究者與從業者的脫節程度而言,哪一行都比不上管理。管理者根本不關注商學院的教授們在研究些什麼。而教授們研究的課題也未必是管理者所關心的。
2011年2月14日

日本年輕人不再青睞製造業

儘管日本人現在普遍擔心失業,但年輕人已不再認爲製造業是可靠的職業。調查發現,最受歡迎的僱主均爲服務公司,豐田和索尼則排在第82和第77位。
2011年2月14日

性取向:保密?

凱拉韋:最讓我生氣的選項不是「其他」,而是「保密」。你要是選了這項,人家就會覺得你裝模作樣。這是最最不公平的。
2011年2月12日

英國簽證新規令商學院頭疼

英國正醞釀出臺新簽證政策,將收緊對非歐盟公民的簽證。商學院所受影響可能尤其嚴重。新政策可能廢除非歐盟國籍MBA畢業後可留在英國工作兩年的現行規定。
2011年2月9日

培養未來的創新型領袖

倫敦城市大學創新中心主任羅傑•尼爾:無可否認,企業正經歷著既想創新、又不願意鼓勵創新的矛盾階段。但各行業必須更重視創新,才能贏得未來。
2011年2月9日

名利場的身份證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在名利場立足的決定因素,不是手裏拎的包,也不是包裏的請柬,而是你是否創造了被這個圈子認可的價值。
2011年2月9日

2010年度管理廢話獎

露西•凱拉韋:每年年初,我都要評選出上一年度在糟蹋英語或扯淡方面最富有才華的企業和個人。2010年度的新術語尤其出類拔萃,具有顛覆性。
2011年2月9日

創業風險面面觀

FT專欄作家強森:在現代社會,人們對刺激的強烈欲求並未消除。與其透過犯罪、極限運動或曖昧關係來尋求戰慄的快感,不如放手一搏去創業。
2011年2月1日

FT全球MBA最新排名

在英國《金融時報》2011年全球MBA排行榜上,倫敦商學院與沃頓商學院並列第1,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排名第6,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排名第17。
2011年1月31日

「牆頭草」員工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中國人講究變通,遇到阻礙繞路走。「牆頭草」們索性將變通發揮到極致,拋棄自己,唯你是從。
2011年1月26日

在商學院忙社交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顧及:史丹佛商學院以社交活動繁多而出名,因爲人脈的重要性,新生害怕錯過社交機會,每天至少花兩三個小時去派對。
2011年1月24日

天堂向左,桃源向右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有的人求穩,有的人求險,這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這兩種人,若干年後很可能會殊途同歸。
2011年1月19日

Lex專欄:沒喬布斯不行?

喬布斯再次宣佈休假,投資者該怎麼辦?從根本上來說,這取決於他們是否堅持「巨人論」,即蘋果或其他類似公司存在喬布斯這樣的「巨人」。
2011年1月18日

你們到底有多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大城市裏的許多人際交往都容易讓人滋生「我們很熟」的錯覺。一旦離開現有的職位,再「熟」的人都不見了。
2011年1月12日

細數「管理專家」

彼得•德魯克雖老,但在日本卻經久不衰,傑克•韋爾奇如今卻與現代商業文化格格不入。究竟哪些管理專家應當被記住,而哪些會被遺忘?
2011年1月12日

別寫商業計劃

在線購物網站Gilt Groupe創辦人認爲,「你可以用一個月的時間寫一份長達40頁的商業計劃,但在將產品推向市場時,你可能喪失關鍵的時間。」
2011年1月10日

不想升職的員工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不要試圖再拿著升職加薪的誘餌忽悠年輕人放棄一切給你做牛做馬了,他們跟我們當年不一樣。
2011年1月5日

FT商學院:象牙塔裏的商機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教授珀克曼、薩爾特:大學和商學院必須向創業敞開大門,而非試圖限制和控制其員工創造的企業價值。
2011年1月4日

不領情的私人助理

我給自己的私人助理買了一張水療券當作聖誕禮物,但費用由公司報銷。她對此心知肚明,在背後說我的閒話,說我是吝嗇鬼,我該跟她說些什麼?——36歲的男性董事
2010年12月31日

年輕人,去創業吧

FT專欄作家盧克•強森:在就業市場如此嚴峻的當下,剛剛步入成年的年輕人永遠有一個選擇:創業。這是成年後進行實驗、甚至遭遇失敗的最好階段。
2010年12月30日

在辦公室犯懶比在家強

FT專欄作家露西•凱拉韋:在家的時間浪費質量很低。玩iPad上的遊戲不會讓任何人受益,但在辦公室,時間浪費更具社交性質,有時還會迸發出好的創意。
2010年12月30日

公司電腦裏沒有成功祕訣

FT專欄作家露西•凱拉韋:堂堂正正做生意的公司根本無需擔心祕密外洩,偷來的電腦裏不可能找到成功的祕訣。
2010年12月24日
|‹上一頁‹‹6263646566676869707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