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董事會獨立性應加強還是削弱?

鄭志剛:外部董事主導的董事會看上去更獨立,但獨立的代價是專業性的喪失和內部控制的鬆懈,事實真的如此嗎?
2017年9月4日

「萬科股權之爭」啓示錄

鄭志剛:歷時兩年的「萬科股權之爭」曲終人散,除了「近慮遠憂」,該事件留給資本市場更長期的警示是今後誰還敢動政治關聯企業的「乳酪」?
2017年7月26日

從萬科董事會看超額委派董事現象

鄭志剛:無論金字塔控股結構還是超額委派董事都意味著承擔責任與享有權利的不對稱,形成一種經濟學意義上的「負外部性」。
2017年7月18日

卡蘭尼克辭去Uber首席執行長一職

由於Uber近來陷入種種爭議,大股東們紛紛要求卡蘭尼克辭去首席執行長職務,卡蘭尼克已表示他接受這種要求。
2017年6月21日

中國公司治理困境:當「內部人」遭遇「野蠻人」

鄭志剛:控制權紛爭已超越公司治理問題,逐步演變爲法律問題。如何提供專業法律保護,成爲各級司法機構面臨的新挑戰。
2017年6月9日

山水水泥:野蠻人入侵VS內部人控制?

鄭志剛:在山水水泥控制權糾紛背後可能並非「野蠻人入侵」,而是一個頗具典型性的「中國式內部人控制問題」。
2017年4月26日

投資者爲什麼不看好Snap發行的三重股權結構股票?

鄭志剛:斷言Snap三重股權結構股票失敗爲時尚早,但它爲中國雙重股權結構股票發行制度提供了前車之鑑。
2017年4月24日

向金字塔式控股結構說「不」

鄭志剛:面對不夠成熟有效的外部資本市場,金字塔式控股結構曾發揮過歷史性作用。如今,該結構負面效應愈發明顯。
2017年3月28日

盈德氣體內鬥帶來的曙光

盈德內鬥帶來了一絲希望:如果更多針對無控股股東的公司的競爭性收購湧現的話,亞洲的併購交易或許將不再是死水一潭。
2017年3月8日

股東vs管理層:公司治理誰說了算?

普倫德:Snap上市開創美國發行無投票權股票之先河,突顯股東角色受到排擠。這是公司治理面臨的危機嗎?
2017年3月7日

盈德氣體董事會權爭公開化

現有董事會分裂成兩派,各自尋求罷免對方。若干少數股股東可能成爲「造王者」。與此同時,一家外國企業正對盈德發起收購。
2017年2月27日

民資成爲控股股東可以「爲所欲爲」嗎?

鄭志剛:2016年12月在浙江台州開工的杭紹臺高鐵,由於「民營投資聯合體」持股51%,引起諸多媒體評論的側目。
2017年1月24日

從葛文耀到董明珠:國企改制而來上市公司的特殊傳承問題

鄭志剛:新入主股東與企業家的衝突將持續影響中國未來公司治理實踐,分析背後原因,或多或少與他們「跨界」有關。
2016年12月6日

危險的道德優越感

斯卡平克:一項研究發現,連囚犯都認爲自己在道德上更優秀,不僅好於一般囚犯,還好過鐵窗外的良民。
2016年12月5日

「血洗」董事會:上市公司不堪承受之重?

鄭志剛:中國很多上市公司並沒有完成公司治理制度的相應調整,小股東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依然是待宰的羔羊。
2016年11月22日

中國公司治理退步

亞洲公司治理協會研究顯示,中國股票市場上的行爲標準大幅下滑,而日本、臺灣、印度和南韓等地標準卻在提高。
2016年11月10日

日本會出現更多「孫正義」嗎?

孫正義持有軟銀19%股份。軟銀出價240億英鎊收購ARM的大膽之舉,是不太可能由持有本公司股份微乎其微的職業CEO做出的。
2016年7月20日

公司大,員工少?

如今,擁有數百萬乃至數千萬客戶的企業可能僅有極少的員工和極低的管理費用。最近我與兩家科技新創企業的談話,揭示出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
2016年5月19日

中國企業紛紛推出員工持股計劃

Comgest Growth Greater China投資組合經理沃爾特:中國許多企業實施了管理層和員工持股計劃,讓管理層與政府和少數股東的利益協調一致。
2015年5月13日

歐洲公司治理結構的惡果

FT專欄作家加普:將權力集中於少數幾個人之手可能有益於長期發展和穩定,但在公司掌門人無法做到既有責任感又具備足夠能力的情況下,這種體制反而會助長不當行爲。
2015年5月6日

企業不應再囤積現金

FT專欄作家普倫德:從美國、日本、中國到歐洲,許多企業都在囤積現金,如果這些企業能夠降低過度儲蓄,增加資本投資,全球經濟將因此受益。
2014年11月6日

合作社模式的悖論

英國最大合作社被發現「嚴重治理不善」,導致這種企業形式受到質疑,但該國第二大同類企業,約翰•路易斯百貨所實行的員工所有制模式卻被奉爲資本主義救星。
2014年7月25日

股東權利:中美皆非好榜樣

和中國相比,西方投資者或許可以因政治上的民主感到自豪,但在企業控制層面則不那麼樂觀。美國投資者爲求豐厚回報,甘願在問責制度上大幅讓步,雙重股權結構就是典型一例。
2014年4月3日

Lex專欄:當心怡和降低公司治理標準

當某一家公司降低自己的公司治理標準,只因爲它覺得這套標準不適合「國情」時,投資者應該警惕。怡和現在就發出了錯誤的資訊。
2014年3月12日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