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2015年FT歐洲商學院榜單出爐

倫敦商學院再次摘得歐洲最佳商學院的桂冠,巴黎高等商學院蟬聯亞軍,而位於法國楓丹白露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升至第三名。
2015年12月7日

並非大家都要上大學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有人在課堂上表現突出;有人擅長在實踐中學習。每個人的技能都需經過檢驗,但並非所有人都需要在大學裏獲得這些技能。
2015年12月2日

爲什麼科技公司比銀行更吸引MBA?

比起進銀行,如今商學院畢業生更青睞科技、工程、醫療行業的高薪工作。一流院校畢業生進入投行可能性比金融危機前降低了40%。薪資和生活方式是兩個最大的阻礙因素。
2015年11月30日

爲Yahoo女老闆辯護

FT專欄作家凱拉韋:很多人都不喜歡YahooCEO梅爾,但她的三個舉動令我刮目相看:禁止在家辦公、讓高階主管們承諾效忠Yahoo,並和他們一起拍攝惡搞集體照。
2015年11月26日

全球女性領導者指導項目來到日本

據統計,日本上一財年僅有16%的新公司由女性創辦。日本女性面臨的問題之一是,在各行各業缺乏女性領導者和導師做楷模。一個全球女性領導者項目希望解決這個問題。
2015年11月26日

英國也有「拼爹」現象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薛莉:曼徹斯特商學院院長Devine教授提到了英國頂級職位由富貴二代把持的問題,解決「拼爹」帶來的不公,也是英國社會難題。
2015年11月25日

離婚「相對論」

FT專欄作家凱拉韋:每個人都會告訴你,離婚會對事業造成毀滅性打擊,並讓人心智失常,以至於無法正常思考。但換個角度想,這其實也會成爲一種有益的激勵。
2015年11月25日

開會不準帶手機?

不停檢視電子設備會導致人注意力分散,一些公司開始禁止員工在會議上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那麼這樣做效果如何呢?
2015年11月23日

調查:涉華商業談判中「耍詐」機率高

一項調查顯示,美國人在與中國人進行商業談判時採用不道德策略的機率,要比與美國人進行商業談判時更大,而中國人在與中國人進行商業談判時採用不道德策略的機率,也要比與美國人進行商業談判時更大。
2015年11月20日

「Uber並不真正具有顛覆性」

「顛覆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理論的提出者克萊頓•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表示,正在全球各地破壞既有計程車業務根基的叫車應用Uber(Uber)並不「真正具有顛覆性」。
2015年11月17日

Facebook消滅不了上班偷懶

FT流行文化評論員杭特-蒂爾尼:人們抱怨網路讓他們在空閒時間也得隨時待命,但反過來說,網路也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摸魚工具。
2015年11月16日

MBA畢業生不再青睞銀行業

FT分析了排名世界前十的MBA項目的畢業生的就業方向,發現相比金融危機前,銀行業的吸引力下降了40%,華爾街大銀行的吸引力已被谷歌等科技企業趕超。
2015年12月6日

「領導者」與「管理者」有何不同?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伊瓦拉:有很多定義或者方法都試圖將領導者和管理者加以區分。但仔細觀察那些高績效公司的內部就會發現,做管理的領導者和做領導的管理者比比皆是。
2015年11月9日

爲何印度裔高階主管遍佈矽谷?

在美國科技業打拼的第一批印度人總結出必須抱團的經驗。他們比其他移民羣體更明白,必須建立屬於自己的社交網路。
2015年9月6日

跟沒用的年度考覈說再見

FT專欄作家凱拉韋:埃森哲和德勤幾十年來向客戶公司兜售了一套套考覈制度,現在這兩家公司以一種非常聰明的方式,承認了自己內部考覈制度是垃圾。
2015年8月3日

潘蘇通:身家一日縮水百億的大亨

高銀集團董事長潘蘇通現在最爲出名的可能是,他的財富在一日內縮水了130億美元,但對他來說,此類事情只不過是「童話故事」。
2015年7月13日

獎金文化阻礙生產率提高

獨立經濟學家史密瑟斯: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生產率下降,是低投資的結果。而在英美兩國,低投資的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獎金文化造成的各種激勵。
2015年11月4日

那些商業管理的「另類宗師」

FT美國西海岸編輯沃特斯:按傳統視角,蓋茲、喬布斯和葛洛夫都算不上模範領袖,既脾氣暴躁又存在管理短板,他們究竟靠什麼帶領企業在亂世中崛起?
2015年4月22日

MBA教育新趨勢:線上+線下

作爲一個剛剛興起的行業,目前尚無人能宣稱已找到在線商業教學的終極模式。有學者稱,未來教育將是「多平臺」的,虛擬課堂和麪對面授課缺一不可。
2015年3月30日

好工作不僅在於薪水

作家蒂拉多:美國大公司開始意識到「人力資本」這個詞的含義。薪水並非評價職位好壞的唯一指標,更好的工作條件、提前知道哪天上班,也很重要。
2015年11月5日

中國首位MBA畢業生

1993年,王淳奇拿到了中國大陸大學授予的首個MBA學位。他開始讀MBA時,浦東還是一片農田。雖然並非是自願選擇,但MBA的經歷還是徹底改變了王淳奇職業軌跡。
2015年2月2日

成功三字經:我沒用

FT專欄作家凱拉韋:研究顯示,相信自己擁有過人才能的經理人業績往往最差。反而是那些低估自己才能的管理者,工作表現最佳。細細想想,這一點也不意外。
2015年12月4日

我爲什麼喜歡FT辦公室

FT專欄作家凱拉韋:英國《金融時報》辦公室看上去不怎麼樣,但我對這裏非常滿意。相比之下,我最近走訪的幾乎所有新式辦公室都在一個重要方面不對勁。
2015年12月3日

海航掌門人的「智慧」哲學

海航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峯做客《高階視點》影片訪談,從大規模海外收購,說到新一輪國企改革。與以往接受採訪的企業家不同,陳峯對哲學表達情有獨鍾。
2015年9月21日

告別專業領域的「孤狼」

FT專欄作家希爾:專業人才如果能通力合作,將爲企業創造更多的收入和優勢。但無論是企業的激勵措施,還是專業人才的心態,都使現狀難以打破。
2015年3月18日

企業家應以節儉爲榮

FT專欄作家強森:只有在支出上能伸能縮,才能擁有更繁榮、更持久的未來。任何人都不應因削減成本而感到內疚。每個企業家都應爲節儉自豪。
2015年3月18日

向巴菲特學習失敗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沃倫•巴菲特從不避諱訴說自己的過錯。自我檢討的優勢在於剝奪別人指責機會,而且讓人明白經營艱難。這一點,值得人們學習。
2015年11月5日

婚介服務成爲中國企業福利

員工流失,在快速成長的高科技行業是僱主最頭痛的問題之一,很多中國科技企業藉助約會活動和單身俱樂部,保持員工忠誠,降低人才「跳槽」率。
2015年11月4日

做小池塘裏的大魚

FT專欄作家強森:許多成功且知足的企業家,哪怕有足夠的能力,也特意選擇不參與主流商業領域的競爭。遠離高調喧囂的行業和大都市,或許更能帶來幸福感。
2015年2月4日

魅力型領袖已經過時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伊瓦拉:關於領導力的看法往往隨著時間而改變,如今鐘擺似乎已經從鼓舞人心的表演型領導者,轉向了穩重能幹的執行者。
2015年1月12日

大公司轉型難求一蹴而就

FT管理版編輯希爾:對大型企業而言,「阿拉伯之春」式的民粹主義管理改革並非可行之策,漸進式改變也許纔是實現根本轉變的最佳途徑。
2015年1月4日
|‹上一頁‹‹3334353637383940414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