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職場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美國創投巨擘紅杉將拆分中國業務
將於明年3月完成的這一拆分標誌着最成功的美中投資聯盟之一畫上句號。紅杉中國將採用新的英文品牌名「HongShan」。
2023年6月7日
居家辦公的受益者不僅僅是精英階層
奧康納:自疫情開始以來,混合辦公改善了工作生活平衡。雖然並非對所有人都如此,但受益者不僅僅是精英階層。
2023年6月6日
活在大裁員時代
克拉克:隨著裁員變成常見的企業行爲,研究人員有了意想不到的發現。
2023年6月5日
別再說AI會產生贏家和輸家
薩拉•奧康納:這樣說好像整個事情都不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人工智慧帶來了危險,也創造了機會。最後結果如何,全都取決於我們。
2023年6月2日
德國爲什麼在談論每週四天工作制?
張冬方:每週四天工作制這個看上去「想得美」的提議並非完全空穴來風,而是作爲一個解決問題的藥方,來解決德國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
2023年5月25日
瑞信最終放棄挽救員工獎金
已被同行瑞銀救助的該行曾向員工承諾「獎金照發」,併爲此向瑞士聯邦行政法院提出上訴,但法院日前透露該行已撤訴。
2023年5月25日
高壓的工作場所滋生有害的文化
在英美大律所工作的律師朋友講述了工作中他們自己覺得正常、在普通人看來有害的行爲。天價工資能彌補這種傷害嗎?
2023年5月12日
技術人才短缺令新創企業面臨招聘難
在英國乃至全球,數字技能人才缺口多年來一直在擴大,這不僅是因爲科技新創企業的成長,還因爲非科技公司的快速數位化。
2023年5月9日
科技圈尊崇「創辦人CEO」之風未絕
有一種想法認爲,管理公司的最好人選就是當初在車庫或宿舍把公司成立起來的人,矽谷風險資本家就格外信這一套。
2023年4月28日
和一位資深行銷人聊聊「乙方人生」和「職場盛年」
張樂愚:在廣告業打拼了十多年的劉菲菲認爲,年齡成長並不等於競爭力的衰退,而是意味著信任與經驗的漸入佳境。
2023年4月28日
爲何政壇往往是功能失常的工作場所?
英國副首相因欺凌指控而被迫辭職再次說明,政壇是高壓力的工作場所,充斥著管理經驗有限的老闆和直接受老闆意志約束的下屬。
2023年4月25日
如何在未來工作中成爲一名更優秀的領導者?
洛丹:我們正目睹一場對工作地點、時間和方式的漸進式重新構想。彈性工作已經成爲領導者需要正確處理的一個關鍵問題。
2023年4月23日
我的WeWork辦公體驗
庫柏:獨自辦公了25年後,我嘗試了WeWork。我得出的結論是,現代辦公室對於完成任何工作來說都是一個糟糕場所。
2023年4月20日
一位資深獵頭眼中的「年輕高潛」和職業安全感
張樂愚:在獵頭行業長年打拼的韓暘,見證過不少行業興衰。他如何看待人力市場中那些「扎心的真相」?又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人生?
2023年4月13日
是該工作到筋疲力竭,還是該儘可能地閒著?
格羅索:工作到筋疲力竭?還是儘可能地閒著?我們多數人都在某個時候經歷過這兩個極端,而這兩極對立現在正迅速變得高度政治化。
2023年4月12日
現在我們都成祕書了
奧康納:越來越多企業爲了節省成本而讓員工淹沒在「自助」報銷等行政任務中,人工智慧或許能幫忙減輕負擔。
2023年4月9日
退回一週五天去辦公室不合理
克拉克:部分在家、部分在辦公室的混合辦公模式有助於留住員工和降低辦公室租金成本,但員工和老闆之間的拉鋸戰會繼續。
2023年4月3日
和一位「35+」自由職業者聊聊「無齡感」
張樂愚:身兼多重職業身份標籤的趙萌萌,也曾面對抑鬱的深淵。她說自己三十歲後的十年經歷,就像是一場成年禮。
2023年3月24日
瑞信向員工承諾「獎金照發」
該行從破產邊緣獲得拯救後不久,董事長和CEO在內部郵件中向員工保證,今年該行仍將按計劃發放獎金和兌現加薪。
2023年3月21日
CEO們會容許混合辦公制繼續存在嗎?
越來越多公司的CEO要求居家辦公的員工「重返辦公室」,顯示出辦公方式越來越靈活的趨勢在疫情後發生了轉變。
2023年3月20日
工作場所的變化仍在進行中
雅各布斯:疫情種下了工作場所變化的種子,員工對工作靈活性的注重、人工智慧以及通膨都在重塑工作場所。
2023年3月20日
監控真能讓員工好好幹活嗎?
在新冠疫情導致遠距辦公普及期間,監控員工的做法變得流行。但現在研究人員警告稱,這些監控程式可能會讓員工更加沒有工作效率。
2023年3月16日
一位心理學者眼中的中年危機與人生轉變
張樂愚:陳海賢將「中年危機」比作一種精神發育。在他看來,重新啓程可能意味著巨大的痛苦,但踏上人生的轉變之路是值得的。
2023年3月10日
「長新冠」康復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對一些得了長新冠的人來說,專業人士的幫助以及公司的支援能夠使他們重返工作崗位。然而這並不是普遍的做法。
2023年3月3日
爲什麼有的工作讓人又愛又恨?
奧康納:有的人或許有份好職業,因爲薪水高並且在社會上受尊重,但他卻還是討厭自己的工作。我感興趣的是相反的情形。
2023年2月21日
我們應該勇於問出「愚蠢」的問題
奧康納:害怕問出讓自己顯得愚蠢的問題,會讓我們假裝自己知道得比實際多,從而阻止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
2023年2月8日
中央商務區是過時概念嗎?
很多城市的中央商務區原本就缺乏活力,疫情後更加死氣沉沉,把中央商務區改造成人氣旺盛的中央社交區,是城市規劃者的新挑戰。
2023年2月7日
軟體監控下的居家辦公
克拉克:時間跟蹤軟體TimeCamp提供的證據最近被加拿大法庭採信。針對人們的擔憂,開發商稱,該軟體有時會幫助員工證明自己曾無償加班。
2023年2月6日
面對中年危機,開啓一段冒險
張樂愚:在中年危機面前,人們需要「風險能動性」,不僅關注馬上、立刻的問題,還要能夠放眼長遠,思考長期重要的問題。
2023年2月3日
大規模裁員對員工和企業的衝擊
拉瓦爾:大規模裁員對員工和企業都會造成長期不利影響,除了裁員,企業還有其他辦法渡過艱難時期。
2023年2月1日
政府削減支援 英國科技新創企業加快海外擴張
英國科技新創企業的創辦人紛紛表示,政府削減研發稅收抵免、英國退歐以及風險投資放緩,正在促使他們更加認真地看待海外機會。
2023年1月29日
熱門文章
1.
一週新聞小測:2024年11月16日
2.
川普新政,中美如何應對?
3.
習近平告訴拜登中國願與川普合作
4.
魯比奧:一個勤政能幹的參議員
5.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國已做好應對川普上臺的準備
6.
中國半導體產業應該做什麼?
7.
川普的勝選或使G20倡議陷入混亂
8.
如何降低報復社會的惡行,從唯物史觀、自然法到功利主義和集體主義
9.
中國努力與川普政府班子的潛在人選取得聯繫
10.
「機器人革命」迫使中國勞動力作出改變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