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有話說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讀者來信:講「政治正確」是文明的底線

讀者Sun Yan:「政治正確」是民主社會的言論底線。簡單粗暴的觀念往往更有流傳性,根源是缺乏理解和思考。
2017年3月2日

讀者有話說:大學生村官項目知易行難

讀者hxl_mj:大學生村官項目確實是個好項目,但這份工作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做的,裏邊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
2017年2月23日

讀者來信:英國退歐後亟需英中自貿協定

戴維森勳爵: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鼓勵英中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我們不應把這個僅僅視爲又一個外交聲明,就讓此事過去了。
2016年10月19日

愛國之辯,也需溫和表達

讀者丁力:思想交流並非一錘子買賣,是不斷補充、持續完善的過程。確保言論自由不受侵害的有效方式,是溫和表達。
2016年8月2日

讀者有話說:美國是出於私利在製造麻煩

讀者Dhako:美國向亞洲國家兜售其地緣政治「保單」的唯一辦法是,挑起一些針對中國的麻煩,然後對亞洲國家說「巨龍已經『醒』了,可能真的會找到你門上來,除非你給我們點『甜頭』好讓我們留在這裏」。
2016年5月27日

中國老工業基地應考慮轉型

讀者hkeye:中國的老工業基地應該考慮自己獨特的轉型方向。如哈爾濱和瀋陽早就應該轉到教育和醫療,因兩市都有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
2016年5月13日

美國大選:可憎的候選人vs糟糕的黨綱

讀者夏海寧:美國選民今年面對一個兩難處境。一邊是善於挑動仇恨情緒的川普,而他完全不代表共和黨傳統立場,另一邊是會把美國帶向衰退的民主黨黨綱。
2016年3月25日

回應FT中文網《再造「老北京城」的中國女首富》一文

讀者華新民:北京東城區的金寶街樓盤,是陳麗華拆了五條元代衚衕後建起來的。十幾年過後,那些土地還在疼痛著,而她竟被某些人讚美爲老北京的保護者!
2016年12月23日

雷洋之死,我的憤怒和悲哀

FT中文網讀者明剛:不管雷洋是否嫖娼,以及雷洋猝死的原因是什麼,單就官方處理這一公共事件的方式來說,就足以引發我的憤怒,並感到深深的悲哀。
2016年5月13日

讀者有話說:技術纔是決定性的因素

一款不能被解鎖的手機或電腦,就算是蘋果不生產,也會有別的公司生產。只要市場足夠大,政府事實上是無法有效管控的。
2016年4月7日

社會結構不平衡是中國經濟問題的癥結

FT中文網讀者陳慶洋:中國要解決好發展問題,應當尋求類似這樣的方案:給邊緣化羣體開闢退路,將農村土地還給農民,允許農民自主建房、自主生產農副產品。
2015年12月21日

對FT中文網的幾大期待

讀者羅天昊:未來對於FT中文網最大的挑戰,在於權力與商業的侵蝕。在日益逼仄的中國媒體生態環境下,如何能夠保持相對的獨立性?
2015年7月31日

漲跌停板制度必不可少

讀者epicss:若無跌停板,在中國大陸這個以散客爲主、投資者買賣股票受情緒影響嚴重的股市裏,股票可能數分鐘內巨幅波動。漲跌停板作爲一種保護小投資者的制度必不可少。
2015年7月24日

讀者來信:應具體分析香港的問題

香港讀者hkeye:《政改風雲洗禮後的香港》一文提到了香港的許多問題,對此應具體分析,區別處理,因有的問題是香港獨有的,有的問題則是很多國家共同面臨的。
2015年6月24日

讀者來信:香港的真正出路

香港讀者hkeye:香港的真正出路,是與內地的融合。一國兩制的優勢意味著,香港是內地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上海不能做的,香港要去做。
2015年5月13日

也談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

讀者xueqilsj:讀了茅於軾的《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的經濟學分析》,我有些不同看法。高速公路免費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會不會造成塞車也因人、因時、因地域而定。
2015年4月9日

談論赦免貪官爲時尚早

讀者韋彬:只有當集團化腐敗被各個擊破、反腐制度得到相應建設、黨政官員能做到依法執政時,談論赦免貪官纔有現實基礎。眼前反腐形勢焦灼,談赦免不合時宜。
2015年4月1日

我的孩子爲何入不了中國籍?

讀者派吉:我8年前來到英國。英國政府給了我的孩子選擇成爲中國人的權利,而中國政府卻吊銷了他做中國人的資格,這何嘗不是悲涼?
2015年3月18日

中國數學完勝英國?

讀者王凌潔:中英兩國數學教育究竟有無可比性?是套路不同,還是實質上的優劣之分?數學能力的重要性是在英國被低估了,還是在中國被高估了?
2015年3月9日

何處覓鄉愁?

讀者453741822:在今天的中國,如果沒有對農民土地產權的保護,那麼,無論是「新型城鎮化」,還是「新農村」,最後都只是一場無法讓農民真正受益的「運動」。
2015年2月25日

政治化的意識形態與依法治國

讀者韋彬:政治化的意識形態,不僅在輿論陣地上導致了左右糾纏,也導致很多社會經濟領域問題容易上綱上線,強調政治正確性,使問題複雜化,無法得到真正的解決。
2015年2月6日

讀者來信:僭越的黨治與遙遠的法治

讀者丁一本:中紀委進駐國家機關有悖於現行法律的規定,並無法理依據,有以黨章凌駕法律之上的嫌疑,但中國民衆爲何對此就自然接受了?
2014年12月22日

留住APEC藍,先要治環保庸官

讀者王利文:治霾先要治官,特別是要治環保部門中那些無所作爲、不敢擔責的的庸官。中國環保部門只有改變執行力軟弱的形象,才能留住APEC藍。
2014年12月4日

讀者來信:英國該學會尊重中國

北京大學教授錢斯:英國與中國在理解香港問題時,視角截然不同,兩者衝突不會帶來任何好處。英國應該學習德國,放下民主的高傲架子,學會與中國求同存異。
2014年12月3日

臺北選戰對兩岸關係的啓示

讀者韋彬:臺灣選民結構的變化、擺脫藍綠政黨影響的公民社會運動以及由此而導致個人價值觀上的轉向,是柯文哲勝選的重要原因,也是當下兩岸關係必須關注的變化。
2014年12月2日

解開中產社會之謎

讀者馮夢雲:用孔子的話講,政權是民無信不立。而要民信之矣,必先足食。把經濟搞上去,讓社會貧富差距平衡。用現代化講就是實現中產社會。
2014年12月1日

中美氣候聲明絕非「安慰獎」

倫敦經濟學院教授斯特恩:FT社評把中國的減排承諾稱爲「安慰獎」是不對的。中美減排聲明是兩國政府經過一年多詳細討論後作出的,展現了真正的領導力,值得慶賀。
2014年11月19日

中國式治理制度正在失效

讀者韋彬:馬丁·雅克忽略了中國成績背後所付出的代價及其認爲中國治理有效性的前提。在「穩定壓倒一切」的權力思維下,中國式治理制度事實上已存在失效的危險。
2014年11月4日

讀《那時,我們軍訓了一年》有感

讀者石碓巖:我沒想過作者提到的軍訓給這一代學生帶來的問題,如就業、升遷等,但那些因軍訓而未選擇北大和復旦的學生是不是也失去了很多機會?
2014年10月16日

讀者來信:幫幫鄉鎮中學的孩子們

讀者Olivia:在中國許多鄉鎮中學的普通班裏,不少學生看不到努力的出路,過早地放棄了學習,有的人甚至走向了沉淪。我們能夠做些什麼,幫幫這些孩子們呢?
2014年8月5日

外國人本該繳納社會保險

讀者blueyangyu:大家對中國福利制度不滿,不表示外國人就不該繳納社會保險。我在瑞士工作,繳納的各種保險和稅款跟瑞士人一樣,離開瑞士時也不可以拿走。
2011年6月2日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