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有話說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寫給加藤的幾封信

在加藤嘉一《離開中國前的心裏話》一文發佈後,我們收到多封讀者來信,在新浪微博上也得到很多讀者評論。我們摘取其中一些發表如下。
2012年7月26日

要精英,還是要通才?

讀者Jasper Wang:讀了《我的高中同學們》這篇文章,我感受到的是,中國的公立學校更像是精英教育,而國際學校卻是通才教育。
2012年7月20日

體制內的青蛙

讀者昱子:體制內的問題很多,但我覺得對惰性的養成,是最大的問題。所以體制內人寧願每天動嘴皮罵領導,也不願意勤奮地將跳槽的願望化爲現實。
2012年7月19日

耶魯爲何讓我羨慕

讀者Herlin:讀了《從耶魯與北大的招生廣告談起》一文。耶魯硬體固然讓我羨慕,但沒有人爲了餐廳或者跑步機來規劃自己的人生,我羨慕的是各學科同學之間交流的便利。
2012年7月18日

減稅不如提高企業家積極性

讀者庶夫:不少專家學者提出的以減稅促進消費的政策建議,出發點很好,但沒有抓住問題的本質,當前關鍵是立足微觀,提高企業效率,促進企業家的積極性。
2012年7月17日

應保障人們的選擇權和話語權

讀者ryanrain:每個人的天地都離不開中國這個大環境,每個有一定經濟基礎、但沒有權力背景的人都有一種不安全感,甚至是恐懼感。
2012年7月16日

我看《有色眼鏡》

讀者zxton:看了《有色眼鏡:對話CNN蔣欣》這個影片,我覺得這位CNN駐華記者是個有魅力的人,他對「記者」這個職業的定位是準確的。
2012年7月11日

金融中心不該建

讀者lbft:一個金融中心的確可以暫時拉動目前中國放緩的經濟狀況,但是風險太大。在目前沒有任何有效辦法拉動中國經濟的情況下,開設金融中心更不適宜。
2012年7月9日

中國尚缺少創新思維

讀者norman55:創新蘊含的條件是,參與者要有處在產品開發前沿的思考和大學專業知識的支撐。而這兩者,目前在中國還未充分發展起來。
2012年7月4日

中國沒到花錢的時候

讀者pbph:擴大內需聽上去不錯,可實際操作起來難以見效。爲什麼呢?因爲在中國,最廣大的平民還不富裕,現在還不是有錢沒處花的時候。
2012年6月29日

中國經濟減速就在於生產過剩

讀者sea_song:中國生產者與西方消費者對於消費市場資訊溝通的不暢,導致了中國生產能力的過剩,而歐美的經濟危機造成消費下降,又加劇了這個問題。
2012年6月25日

糧食安全更是政治問題

讀者tianhe121:糧食從來都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中國不能放棄糧食自給政策,放任耕地轉作他用,同時將糧食安全寄託到國際市場。
2012年6月20日

加拿大政府部門效率也很低

讀者cad:人性在全世界都一樣,制度透明瞭,腐敗就相對少點。但效率低下的事情,制度也管不了。
2012年6月14日

肯德基在中國的成功因素

讀者weilyli:如果能多研究KFC與德克士,與真功夫之類的發展歷程,或許對中國的chain發展大有益處,對外企進入中國也借鑑良多。
2012年6月8日

經濟放緩的原因是什麼?

讀者warcow:目前經濟速度的下滑與變慢,是中國社會經濟轉型變軌的一個必然過程,它不可能避免。
2012年6月5日

財政政策更適合做成長「出資方」

讀者秦源:經濟形勢不景氣之際,指望民間資本充當投資主體並不現實,政府適度擴大自身投資規模難以避免,但必須規避上一輪「4兆」的不良後果。
2012年6月4日

英國確實不能一味緊縮

讀者廖德功:如果說聯合執政的保守黨和自民黨在最近的地方選舉中議席大減都不能使卡梅隆首相和克萊格副首相回頭的話,薩科齊總統的黯然下臺,應該算是對一味緊縮政策敲了警鐘吧?
2012年5月18日

應及早爲企業減稅

讀者warcow:政府應認真考慮以減稅爲主導的稅收政策,爲企業鬆綁,及以擴大民生保障爲主的社會財政政策,啓動社會消費。
2012年5月16日

希臘組閣不應再拖下去了

讀者Mosquiton:希臘若最終被逼出歐元區,它便可以肆意利用通貨膨脹來解決極爲嚴峻的債務問題。我想歐元區其他各國是不會想看到這種局面的。
2012年5月15日

致加藤:請好好保護你的才能

讀者何凡興:加藤,在你的年紀取得今天的成績,需要認識社會的早熟天才和語言天賦。請你好好保護這些難得的才能,中國和日本的未來都需要你這樣的優秀人才。
2012年5月14日

中國需不斷完善金融體系

讀者junyongjingjishi:中國沒有強大的政治軍事能力,只是個實體經濟體系大國,需要不斷完善金融體系,以適應當今實際的金融環境。
2012年5月11日

歐債危機本身就是政治危機

讀者萬鵬:歐債危機至今,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經濟的層面上,卻忽略了問題的本質是政治。當政客們揮舞著選民想要的承諾,誰又能保證選民都會理性考慮世界的未來?
2012年5月3日

現在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最好時機

讀者yfxu780:人民幣的國際需求應該基於人民幣的保值價值,以中國的不斷增強的國力爲基礎。從這個角度看,人民幣的國際需求不能僅限於官方的儲備需求,而應該把私人的保值需求也考慮在內。
2012年4月28日

汽車業出路在節能環保

讀者keithpau:中國政府需要明白,真正的汽車出路,不是單純考慮電動或是什麼,而應該是節能環保和安全性,可持續等等。
2012年4月27日

人民幣升值空間可能不大了

讀者ComradeLenin:從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人民幣升值的空間可能已經不大了。把人民幣匯率維持在一定的較低位,是中國繼續經濟發展勢頭的保證。
2012年4月23日

出版界應擔心被徹底繞過

讀者tracydomenica:在美國,作者現在可以和亞馬遜直接簽約,徹底繞過代理人和出版商。我覺得,出版界的既得利益者真正應該擔心的是這個。
2012年4月16日

減輕人民負擔 中國經濟就會繁榮

讀者shcineko:過去幾十年的改革開放,老百姓獲得了一點點自決權,成就不可小視,如果中國政府可以退後一步,給人民更多的自主權,十五年之內,中國必將成長爲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2012年4月5日

新加坡的未來不能一味靠移民

讀者ftyizhen:表面上新加坡經濟雖然成長不錯,但是國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而且貧富懸殊不斷擴大。
2012年3月29日

電力汽車是有技術瓶頸的

讀者wwyleon:就目前來看,混合動力汽車纔是發展的主流,既可以顯著降低油耗,而石油資源也不像我們以前想像的那樣會很快枯竭。我們有足夠的時間等待技術的進步。
2012年3月27日

發展新能源汽車要有決心

讀者seafire:其實汽車市場蛋糕就這麼大,你不喫,別人會喫,所以最重要的還是發展電力驅動汽車的決心,不能前怕狼後怕虎的。
2012年3月26日

別拿「中國國情」做擋箭牌

讀者風華絕代:經濟和文化都不是中國不能學西方的理由,說到底,所謂西方不適合國情,其實就是不適合我國現階段的政治制度,如果這也能成爲理由的話,那真是天大笑話了。
2012年3月23日
|‹上一頁‹‹4567891011121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