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0.8元/天 立即訂閱
讀者有話說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讀者來信:中國領導人選拔機制的根源
美國伊利諾斯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圖爾克:中國政治體系產生了能力卓著的領導層,能夠一以貫之地推動經濟高速成長。支撐中西社會的倫理基礎有著不同的發展軌跡。
2012年11月16日
讀者來信:日本首先應自我反省
日本九州大學維克斯博士:日本駐英大使林景一的文章表明,日本官方對歷史抱著否認的態度。在惡化的中日關係中,釣魚島爭端只是一種症狀。
2012年11月16日
威權體制很難自我監督
如此觀點明確的在官方媒體之外支援中國目前的「模式」,作者還是教授和投資人這樣的精英人士,確實還是第一次見。但是,兩位作者的觀點既存在邏輯錯誤,使用的論據也缺少事實支援。
2012年11月15日
中國模式有其內在合理性
讀了一文後,我認爲,如果從歷史看,並承認現存系統是「歷史選擇」的結果的話,中國模式肯定有其內在合理性。
2012年11月15日
全面透明的黨內民主是未來發展方向
不過我認同文章後半部分,即共產黨整體作爲中國的精英人士集團,確實可以在國家管理中起核心作用。
2012年11月15日
讀者有話說:中日經濟明顯相互依存
讀者gracefall:中國抵制日貨的多是終端消費者,而不是使用日本部件的企業。終端消費者難以知曉哪家企業的什麼產品使用了日本部件,也難以抵制使用了少量日本部件的企業的非日本品牌產品。
2012年11月12日
中國新領導人或將帶來變革
讀者張廣昭:中國特殊的政治體制,決定了最高領導人的意志傾向具有特殊意義。中國新領導人在權威度以及執政理念上顯示出的特質,預示著變革或將到來。
2012年11月7日
期待「十八大」之後官話少些
讀者李成義:我們日常聽到的官話多或少,就像一面鏡子,能反照出改革的深淺。作爲一個城市外來農民工,我希望這次「十八大」之後,以下的無理官話能少些再少些。
2012年11月6日
別一味否定政府投資行爲
讀者sea_song:爲了保持中國經濟繼續高速發展,提倡政府在某些方面維持投資的言論,不該被視作洪水猛獸。如何限制政府只做其該做的事,纔是我們應當努力的方向。
2012年10月26日
中國人口多是種錯覺
讀者至慎:衡量人口多不多,要以總人口密度爲標準,而不是區域性人口密度。由於人類傾向於羣居,人口聚集於某些地方是很自然的事。
2012年9月29日
回國最大感受:人太多了
讀者sophie369:我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社會學家,只能從自己的生活來感受。回到中國後,我的最大感受是:無論你走到那裏,看到的都是密密的人羣。
2012年9月27日
四萬億很及時 也很有必要
讀者albert_luqi:從目前的情況看,雖然我們實施了4兆,短期仍然困難重重,要是沒有當初的4兆,現在可能更困難。
2012年9月18日
溫家寶將留下哪些經濟政治遺產?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研究生張廣昭:溫家寶的政治遺產,或許不在於政改實質推動了多少,而在於他引發了黨內和民間的一場政改討論思潮。
2012年9月14日
美國復甦不能靠消費
讀者zrm263:未來美國經濟復甦不能依靠消費,因爲美國是一個長期過度消費、超前消費的國家,繼續依靠消費支撐經濟成長,只會使危機更加嚴重。
2012年9月7日
中國人口實在是過多了
讀者林靖升:人口是包袱還是資源,應該辯證的看,勞動密集型企業爲中國經濟發展確實貢獻頗多,但也確實到了要「騰籠換鳥」的階段。
2012年9月4日
人口政策應基於現實
讀者「拉達克的牀」:中國的環境已無法承受中國13億人的生活方式了,我們現在都是在喫老本。此時強調我們自己的生育權,我們後代的生存權又該由誰來保護呢?
2012年8月31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江湖
讀者KK:我的很多同齡朋友每天的付出和回報都不成正比,這大概就是大環境吧。也許就像有句話所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江湖。這就是我們的江湖,
2012年8月30日
不管怎樣,高興就好
讀者吳惠子:內心充滿愛與寬廣,對生活的態度放輕鬆一點,認認真真喫好每頓飯,睡好每個覺,不辜負自己,也不傷害別人,儘可能把人生過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就是最好的人生。
2012年8月29日
市場生態滋生中國山寨文化
讀者Ray Tan:王軍先生把中國山寨文化歸因於中國的「變通文化」,我對此有不同看法。山寨之所以會在中國猖獗,主要是由市場生態決定的。
2012年8月28日
寫給焦慮的80後們
讀者wjq:我拒掉了幾個到手的offer,因爲清楚高薪背後的工作代價。或許我們可以設想,我們現在的沉寂或者無爲,是爲了一個健康風險相對少的晚年做投資。
2012年8月27日
三十難立的恐懼
讀者木辛:都說「三十而立」,現在我已經三十歲了,仍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能做什麼,只知道自己有一種「三十難立」的恐懼和茫然。
2012年8月27日
菜鳥學飛:臺灣的80後
讀者debby0915:我是臺灣的80後。同齡的朋友們都住在父母家,離鄉進城打拼的則完全存不到錢,結婚的絕對是雙薪家庭。我們好像陷在一個老鼠籠子裏瘋狂地原地賽跑。
2012年8月23日
政府應監管高速公路收費價格
讀者gookbaby:四節免費只是將高速公路的部分壟斷利潤返還消費者,這不僅從福利的角度有意義,對提升交通經濟的效率也可能有正效應。
2012年8月23日
放開了生應付不過來
讀者鄭傑:中國的老齡化已無法避免,我們這一代退休後能否拿到養老金都是問題。計劃生育政策可以讓人有尊嚴的活著,畢竟放開了生,經濟和時間上都應付不來。
2012年8月15日
新加坡的移民政策作繭自縛
讀者ftyizhen:新加坡執政黨這幾年想一步到位,讓後來的移民買房產,造成房價高漲。這種讓後來的移民替前人買單的做法,好比龐氏計劃。
2012年8月13日
法律監督纔是證券市場的根本
讀者Water-wisdom:市場裏有沒有散戶,或主導是不是散戶,並不是問題的根本。對中國證券市場來說,問題的根本是:我們的證券市場是否受到法律的監督。
2012年8月10日
劉翔、雷鋒與姚明
讀者馮磊:同是傷病影響運動生涯,對姚明,基本上絕大部分的聲音都是讚譽和惋惜,而對劉翔,即使不是譭譽參半,質疑聲也從來不絕於耳。這是爲什麼?
2012年8月9日
樓市調控是中國轉型關鍵所在
讀者稻草人:中央之所以力壓樓市,是因爲看到了樓市不僅是投資資金的來源管道,更是中國經濟運行的真實成本。
2012年8月8日
央企海外拓展的問題
讀者Jackiedragon:現在央企派出來的經理人,很多人首先就沒有雄心壯志,文化融合方面也很欠缺,海外收購時往往拍腦袋決策。
2012年8月6日
羽毛球事件背後的利益博弈
讀者Zhengning Hao:撇開奧運精神不談,這次事件是國際奧委會、國際羽聯、參賽運動隊和觀衆之間的利益博弈的結果。由於任何規則都會有漏洞,因此類似的四方博弈未來還會不斷上演。
2012年8月3日
文化應該在經濟之上
讀者上下求索:看了對話《印度斯坦時報》李學華記者的《有色眼鏡》後,我想,在制度和文化層面,印度比中國更開放,而文化實在應該是在經濟之上的。
2012年7月27日
歡迎讀者就FT中文網文章發表評論,中文來信請寄:
ftchinese.editor@ft.com
;英文來信請寄:
letters.editor@ft.com
熱門文章
1.
TikTok聽證會:用東方式的謙虛隱忍對抗西方式的咄咄逼人
2.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國協調俄烏戰爭的分量將加強
3.
崑山:臺資撤離使勞動力供過於求
4.
西方制裁促使俄羅斯轉向人民幣
5.
馬雲回國,阿里巴巴政治處境緩和
6.
中國乃至世界外貿的「新常態」和轉型
7.
歐洲彈藥製造商埋怨TikTok擠佔電力供應
8.
歐洲爲何也在圍堵TikTok?
9.
爲什麼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引發了煤炭的進一步擴張?
10.
俄烏戰爭的趨勢和後勁
|‹
上一頁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