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有話說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移民何利於中國?

讀者李錦標:不應該把焦點放在「移民」上,而應更多關注移民背後反映的中國問題。相信在一個民主、法制、道德的社會里,移民纔會真正是有利於中國。
2012年9月7日

支援簡化中國人赴英簽證申請

讀者Geoffrey Yu:雖然英國內政大臣有責任降低英國的犯罪率,確保英國國家安全,但反對放寬中國公民簽證不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而且其態度帶有明顯歧視性。
2012年8月17日

與姚洋教授探討一個邏輯問題

讀者Jeferl:我基本上贊同姚洋教授關於勞動力質量對經濟成長作用的基本觀點,但在年輕人教育年限增加與生產率提高的關係上,我認爲姚教授犯了一個邏輯錯誤。
2012年7月9日

長期成長的關鍵是制度與法律改革

讀者manssion:作爲一個中國人,看好中國經濟的未來無可厚非,但希望與如何實現是需要分清的。爲了中國經濟發展得更好更健康,我更期待制度和法律的改革。
2012年7月9日

我們爲什麼爲古人擔憂?

讀者楊宇辰:我們爲古人擔憂,追思故人,其實是在歷史中窺見了現實,我們從歷史中更加冷靜地看清了現實問題的源頭和本質。我們和古人曾經面對的問題是同源的。
2012年6月1日

「可悲、無聊」的公共生活將繼續

「可悲、無聊」的公共生活,我們還要忍受很久,即使所謂「制度」本身有所改進,但無數的偶像、領袖、「代表」也非常期盼中國人保持在一種「烏合之衆」的狀態。
2012年2月6日

經濟學家要懂哲學和現實

經濟思想史有科學和宗教兩條線。當今經濟學家,無論中外,就像馬歇爾所說,哲學修養和對實際經濟的觀察能力都很差,他們註定討論不清楚資本主義到底怎麼了。
2012年2月6日

持續成長不現實

讀者劉志廣:長期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導致危機的主要原因,如果輔以高槓杆的財政政策,危機很難避免。各國政府必須冷靜決策,接受經濟放緩,進行結構調整,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2011年12月13日

四萬億可媲美大躍進

讀者warcow:四萬億造成一些行業的畸形發展,惡化了中國經濟的結構性缺陷,使得中國經濟沒有得到均衡發展。因此,是一場類似「打雞血」式的大躍進運動。
2011年12月13日

中國人同樣看重家庭

讀者economicslee: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原因,不能因爲美國人幸福著,就認爲中國人不追求幸福。中國人的心中正在積累對家庭生活的渴望。
2011年12月9日

美國直接投資對中國有利

讀者heyangyang:美國對中國的直接實體投資,對中國的好處是非常多的,除了帶動產業,還能拉動就業和稅收的成長,比買中國國債等虛擬經濟的金融投資要好得多。
2011年12月9日

改革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

讀者冷二郎:中國目前的問題錯綜複雜,光靠不痛不癢的零打碎敲、修修補補已經無濟於事,如果當政者想長治久安,就必須痛下壯士斷腕的決心,進行結構性的根本改革。
2011年12月1日

政府角色不清加劇地方債迷局

匿名讀者:「看多」還是「看空」中國地方債務,關鍵在於定位選擇:從市場的角度看,政府的債務是危險的,應該「看空」;但從行政和非市場的角度看,應該「看多」。
2011年12月1日
|‹上一頁‹‹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