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製造業

印度尋求在18個月內製造出國產晶片

莫迪政府正在努力打造印度在生產智慧型手機、電池、電動汽車和其他電子產品方面的能力。
2023年7月5日

印度勞動法改革挫折考驗其製造業雄心

利德:印度兩個親商的南方邦將擱置允許富士康和蘋果延長每班工作時長的勞動法改革。
2023年7月4日

中國製造業活動連續3個月收縮

6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爲49,略高於5月份的48.8,但仍處於收縮狀態。建築業PMI爲年內最低水準。
2023年6月30日

全球工業「軍備競賽」適逢其時

霍爾丹:全球正在展開一場再工業化「軍備競賽」,其驅動力很可能對全球宏觀經濟具有持久影響,甚至可能幫助其擺脫長期停滯。
2023年6月27日

「越南需要採取激進措施以實現經濟目標」

越南財長鬍德福警告,由於訂單急劇下降,該國經濟難以保持強勁成長,下半年很可能要採取激進措施來實現全年成長6%至6.5%的目標。
2023年6月26日

英國警告不要「過於依賴」中國電動汽車電池技術

在印度塔塔汽車和中國遠景科技即將就英國第二家大型電動汽車電池工廠達成協議之際,英國商務大臣表示英國必須避免「過於依賴」中國的電池技術。
2023年6月20日

FT社評:德國的經濟模式需要更新

當前的地緣政治逆風突顯了德國奉行的國際化經濟模式的脆弱,也凸顯了其在中長期面臨的挑戰。
2023年6月19日

「一路向西」——電子加工廠的中西部足跡

李瀚明:中西部省份在過去十年間逐漸接過東部省份的接力棒,成長爲世界電子產品生產重鎮。
2023年6月18日

西門子將在中國和新加坡大舉投資

這家德國集團在對中國加大押注的同時,也在對沖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選擇新加坡作爲其向南亞和東南亞出口的樞紐。
2023年6月15日

英飛凌考慮將更多產能轉移到美國

拜登政府的乾淨能源和半導體激勵措施,促使這家德國晶片製造商重新思考其發展計劃。
2023年6月13日

「近岸外包」帶動歐洲工業地產升溫

2022年,企業在歐洲購買或租賃了960萬平方英尺的工業地產,較上年成長29%。
2023年6月13日

英國分銷商Bunzl將部分採購轉出中國

在亞太地區地緣政治引發擔憂之際,Bunzl正將部分採購從中國轉移到墨西哥、印度、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國。
2023年6月13日

臺商西進——「營商環境」和「人心向背」

李瀚明:臺商西進疊加上長三角的開發開放,奠定了今天全國最大的兩個出口重鎮。
2023年6月5日

中國在美國進口中的佔比繼續下降

迴流指數顯示,隨著西方公司將業務遷至中國以外,中國在美國亞洲低成本進口中的佔比今年將跌至一半以下。
2023年6月5日

中國製造業活動連續第二個月收縮

5月份中國官方製造業PMI爲48.8。經濟學家表示,多個月製造業PMI低於50,將促使政府考慮採取刺激政策來支撐經濟。
2023年5月31日

賓士CEO抨擊歐盟將對汽車製造商徵收關稅

康松林呼籲推遲英國脫歐後的採購規則,並警告稱新關稅將削弱英國和歐洲的汽車行業競爭力。
2023年5月31日

對華出口大跌令德國擔憂製造業狀況

亞洲最大經濟體對德國商品需求的降低,令後者擔心其製造業能否走出萎靡。
2023年5月24日

英國前商務大臣抨擊蘇納克缺乏產業戰略

前保守黨商務大臣克拉克表示,首相對制定「產業戰略」太過冷淡。商界領袖警告稱,在電動汽車和電池生產等領域,英國正遠遠落後。
2023年5月18日

美企高階主管呼籲進行移民改革以促進位造業繁榮

乾淨能源和晶片企業表示,它們需要外國勞動力湧入,爲拜登的再工業化戰略提供人員支援。
2023年5月16日

先進機牀生產商德馬吉森精機跟蹤產品是否用於軍事用途

這家德日先進機牀製造商要求客戶安裝一個遠距管理系統,以確保其設備不會被用於軍事目的,否則系統將關閉設備。預計這將對中國產生影響。
2023年5月15日

歡迎來到諾默爾:電動汽車Rivian騰飛的關鍵

在這個伊利諾伊州玉米帶城鎮,Rivian帶來了火熱的勞動力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公司的未來與該鎮的命運現在緊密相連。
2023年5月9日

英國製造業敦促政府制定產業政策

行業組織呼籲英國政府停止「搖擺不定」,併成立一個皇家委員會來制定長期產業計劃。
2023年5月9日

賓利CEO:英國未能充分吸引電動汽車投資

霍爾馬克接受FT採訪時表示,英國政府需要解決能源成本問題,以刺激投資,並與那些激勵措施比英國更具吸引力的國家競爭。
2023年5月8日

拜登補貼政策刺激美國製造業投資激增

《降低通膨法》和《晶片與科學法》生效以來,企業已承諾向美國製造業投資逾2000億美元,其中約三分之一來自總部位於海外的企業。
2023年4月17日
|‹上一頁‹‹4567891011121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