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0.8元/天 立即訂閱
債務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債務
關注
新興市場債務大幅成長不值得恐慌
弗裏達:若排除香港、新加坡以及中國內地,新興市場債務的增量並沒有那麼令人憂心,償債能力也並未受到威脅。
2020年3月2日
全球影子銀行資產自2008年以來首次下降
金融穩定委員會報告稱,中國的信託公司在2018年資產下降22%,同期股市下跌在世界各地打擊更多類型的非銀行工具。
2020年1月20日
Lex專欄:「中國LVMH」陷入困境
斥巨資收購歐洲品牌的山東如意非但沒有成爲一家全球時尚集團,反而在沉重債務負擔下掙扎,承擔基本運營費用也很喫力。
2020年1月17日
央行寬鬆政策引發企業創紀錄發債
全球企業趁借款成本較低之機在2019年發售創紀錄數量債券,並在進入新年後第一週就競相發債,令政策制定者再度擔憂債務水準飆升。
2020年1月13日
中國債券投資者與違約企業的艱難鬥爭
中國企業債券違約增多,投資者追償越來越難。中國製定了法律,在借款人無法償還債務時保護投資者,但執行情況不盡如人意。
2020年1月13日
中信集團出售所持麥當勞部分股份
在北京方面敦促大型國有企業去槓桿化之際,中信計劃出售部分所持麥當勞股份,以改善債務狀況。
2020年1月9日
中國企業違約飆升至創紀錄的186億美元
今年,中國境內企業違約規模已達到1300億元人民幣,打破了去年1220億元人民幣的紀錄。
2019年12月26日
世行警示新興市場債務風險
世界銀行最新報告稱,新興市場去年底的債務與GDP之比達到170%,自2010年以來上升54個百分點。
2019年12月20日
阿根廷新經濟部長嘗試解決債務危機新路徑
福魯哈爾:新任阿根廷經濟部長古茲曼對緊縮政策持批評態度,主張給債務國留下喘息空間以實現成長,這是一種充滿希望的嘗試。
2019年12月19日
中國民企違約考驗政府紓困意願
在經濟成長減速及流動性緊縮的情況下,工業企業密集的山東省成爲企業違約高發區,而中國政府給予的支援似乎在減弱。
2019年12月18日
中國出現20年來最大宗的國企美元債違約
天津物產集團迫使投資者承擔一隻美元債券的損失,標誌中國政府處理國企違約方式出現根本轉變,並引發對違約潮的擔憂。
2019年12月13日
山東如意麪臨償債壓力
其到期債務包括本月到期的3.45億美元以美元計價離岸債券,和明年到期的44億元人民幣國內債務。多家評級機構下調或撤銷了對其評級。
2019年12月12日
中國對民營企業的救助未能阻止違約
資料顯示國有金融機構已向陷入困境的民營企業發放逾1600億元的貸款,但部分企業接受救助後依然出現債務違約。
2019年12月6日
中國央行:防範家庭債務過快上升
中國央行發佈的年度金融穩定性報告顯示,2018年末中國住戶部門槓桿率爲60%,它敦促採取更嚴格的政策防範債務風險。
2019年11月26日
山東如意美元債券價格大跌
該公司前些年積極收購境外時尚資產,被稱爲「中國LVMH」。但知情人士稱,其收購的不少資產表現不佳,影響了其償債能力。
2019年11月22日
寮國能從「一帶一路」項目中得到什麼?
寮國在建的400公里長鐵路線是「一帶一路」倡議下最引人注目的項目之一,一些人認爲中國從中得到的好處要大於寮國。
2019年11月18日
中國地方政府違約激增令承包商損失慘重
今年頭10個月已有831個地方政府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分析人士警告政府失信激增可能導致社會危機。
2019年11月12日
央行「降息」,叩問中國經濟下一步
徐瑾:經濟下行,再次引發中國經濟潛在成長率的爭論。理解經濟,核心在於債務。中國非政府債務急劇走高,本質是什麼呢?
2019年11月11日
報告:中國需改革其對太平洋地區的貸款援助
洛伊研究所報告認爲,中國並未蓄意進行債務陷阱外交,但如果中國繼續像以前一樣發放貸款,太平洋地區將面臨債務可持續性風險。
2019年10月21日
易綱警示一些銀行存在盲目擴張行爲
中國央行行長自央行5月接管包商銀行以來,首次詳談中國銀行業風險。今年錦州銀行和恆豐銀行也得到紓困。
2019年9月25日
歐洲清算銀行擬開闢中國債市通道
這家世界最大證券託管機構之一將與中國中央結算公司合作成立這一聯繫機制,它將使人民幣債務能夠在境外被用作抵押品。
2019年9月10日
中國各地面臨基礎設施支出下滑
過去十年,基礎設施投資成長一直是中國經濟成長和就業的重要驅動力,如今它已跌至歷史低點。一大原因是中國控制債務水準。
2019年8月23日
中國經濟成長承壓的種種跡象
中國M2貨幣供應量與外匯儲備的比率,顯示出中國面對衝擊日益增加的脆弱性,以及信貸驅動的刺激措施的危險。
2019年7月31日
中國銀行業面臨流動性緊張
許多較小銀行因難以吸儲而依賴銀行間市場的批發借款,但5月政府對包商銀行的接管影響了大銀行向小銀行放貸的意願。
2019年6月21日
熱門文章
1.
TikTok聽證會:用東方式的謙虛隱忍對抗西方式的咄咄逼人
2.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國協調俄烏戰爭的分量將加強
3.
崑山:臺資撤離使勞動力供過於求
4.
西方制裁促使俄羅斯轉向人民幣
5.
馬雲回國,阿里巴巴政治處境緩和
6.
中國乃至世界外貿的「新常態」和轉型
7.
歐洲彈藥製造商埋怨TikTok擠佔電力供應
8.
歐洲爲何也在圍堵TikTok?
9.
爲什麼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引發了煤炭的進一步擴張?
10.
俄烏戰爭的趨勢和後勁
|‹
上一頁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