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0.8元/天 立即訂閱
債務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邁向共同富裕新時代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債務
關注
外國投資者密切關注方正集團重整案
外國投資者正在密切關注由方正集團提供維好協議的債務在其重整過程中能否得到承認。這關係到更多此類債券的命運。
2021年4月8日
中國對低收入國家的貸款合同暗藏優先條款
研究顯示,中資貸款機構在向低收入國家提供貸款時,利用法律合同獲得相對其他債權人的隱藏優勢。這一趨勢可能破壞全球緩債努力。
2021年4月1日
IMF總裁:爲新興市場債務危機做準備
格奧爾基耶娃警告稱,全球經濟從疫情中復甦和利率上升將吸引資本流出脆弱國家,她敦促IMF成員國採納其三步計劃。
2021年3月31日
最新制裁也許無損「俄羅斯堡壘」
夏爾馬:過去7年的制裁讓普丁專注於將俄羅斯打造成能夠抵抗外界壓力——包括制裁——的金融堡壘。他的成功程度令人驚訝。
2021年3月29日
航空公司鉅額債務阻礙復甦
全球最大的數家航空公司已經累積起逾3000億美元的淨債務,這一跡象表明,新冠疫情將在數年內一直阻礙航空業復甦。
2021年3月22日
國際貨幣體系需要一次「大重置」
沃特林:如今的貨幣體系使得流動性和債務能夠無限制地被創造出來,這正是近幾十年來不平等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1年3月19日
恆大汽車爲什麼能讓香港富豪大出手?
全球負債最重的地產企業力爭成爲電動汽車領軍者,還獲得一些有影響力的投資者的投資,其電動汽車子公司的股價今年上漲了81%。
2021年3月4日
Lex專欄:中國公司債是否會出現違約潮?
中國公司債市場正出現不祥跡象,逾7兆元人民幣的在岸債券將在今年到期,其中近五分之一屬於資產負債表不穩健的公司。
2021年2月5日
海航集團子公司披露資金濫用後股價大跌
海航控股等海航集團旗下公司提交給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公告承認,自查顯示存在鉅額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和未披露擔保。
2021年2月2日
中國地方政府投資公司規避借款上限
中國地方政府把資產轉移到其融資平臺,以壓低後者的資產負債率,資產規模變大的融資平臺可爲基建等項目籌集到更多資金。
2021年1月4日
2021年中國經濟的關鍵判斷與應對
劉海影、趙翔:更加真實的衡量是2021年1季度對2020年4季度的環比增速。在環比意義上,2021年經濟增速有低於目前市場平均預期的可能。
2020年12月25日
債券違約潮考驗中國固定收益基金市場
中國政府已表示不會再幫助陷入困境的國有債務人,但隱性政府擔保體系的終結,讓投資者難以爲信用風險定價。
2020年12月7日
Lex專欄:中國開發商的債務警鐘
10多年來,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股票一直是賣空者的噩夢。似乎沒有什麼能遏止它們的漲勢。這種情況已經開始改變。
2020年12月4日
FT社評:新冠疫情將導致堆積如山的公司債
疫情期間政府透過貸款等措施支援企業,儘管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但也留下了鉅額公司債,這些債務將阻礙復甦。
2020年12月4日
違約潮下中國評級機構不願下調國企評級
自上月永煤違約以來,在逾5000家被中國國內評級機構評定爲AA級及以上的中國企業中,只有5家被下調評級至AA級以下。
2020年12月2日
中國企業債務違約潮考驗投資者信心
在富時羅素宣佈將把中國國債納入其債券指數之後僅數週,一系列債券違約尷尬地凸顯出中國債券市場的不成熟和脆弱。
2020年12月1日
華晨違約引發對債權銀行的擔憂
截至去年,近70家中外銀行及信託公司在華晨的未償還貸款餘額爲335億元人民幣。華晨的違約讓人擔心整個銀行業都會受到波及。
2020年12月1日
川普有多少債務?
美國現任總統至少有11億美元債務,幾乎全是用房地產抵押的。如果他當選連任,其中約9億美元債務將在他的第二個任期內到期。
2020年11月2日
恆大處境突顯亞洲離岸美元債市場風險
分析師認爲,積累了鉅額債務的恆大很可能「大而不倒」,但離岸美元債券市場的投資者仍要當心其中的風險。
2020年10月15日
尚比亞抵制中國債權人的償債施壓
尚比亞難以與共計持有該國約三分之一債務的中國債權人達成協議。這可能危及其與其他債權人的談判,後者希望所有債權人都被一視同仁。
2020年10月14日
G20準備延長「債務暫緩償還協議」
G20準備將「債務暫緩償還協議」延長6個月,但考慮到新興經濟體日益加劇的危機,越來越多人批評該組織的這一做法缺乏魄力。
2020年10月14日
恆大配售不及預期致使股價大跌
恆大發布公告稱,其透過配售融資5.55億美元。這一融資額遠遠低於恆大的目標,週三該公司股價大幅下挫17%。
2020年10月14日
赤字貨幣化:誰受損,誰受益?
廖謀華:赤字貨幣化作爲一種通貨膨脹稅,其稅基自然是存量貨幣。誰會在這過程中收益呢?爲什麼在央行資產負債表膨脹的情況下出現大通膨?
2020年9月23日
赤字貨幣化的現實基礎:從政府債務說起
廖謀華:關於赤字貨幣化,首要問題就是明確需求方。是中央財政赤字需要貨幣化呢?還是地方需要貨幣化?後者或違反「誰受益誰承擔」的稅負原則。
2020年8月25日
熱門文章
1.
美中高官在華盛頓舉行更多貿易談判
2.
中國汽車市場上演達爾文式競爭
3.
葡萄牙計劃禁止華爲設備進入該國5G網路
4.
中美關係緊張之際,摩根大通傑米•戴蒙在上海召開商界峯會
5.
沙烏地正在談判加入新開發銀行
6.
Lex專欄:晶片變籌碼,輝達搭乘AI熱潮市值大漲
7.
白宮與共和黨達成協議,避免美國債務違約
8.
樂評家親測解密:人工智慧能讓素人成爲歌星嗎?
9.
輝達如何創造出驅動AIGC熱潮的晶片?
10.
卡爾•伊坎,聲名顯赫的「企業掠奪者」嚐到失敗滋味
|‹
上一頁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