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0.8元/天 立即訂閱
債務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邁向共同富裕新時代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債務
關注
中國影子銀行風險不容低估
對理財產品的熱情基於兩條「公理」:中國經濟成長將永遠持續;政府會爲所有投資擔保,但這都不可能是真的。
2017年6月28日
中國風險之辯: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胡偉俊:金融風險源於微觀主體的市場化不足,背後是中國經濟未完成的轉軌過程。資源錯配是中國債務和房地產問題的癥結,也是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
2017年7月12日
國際投資者關注中國壞賬市場
新岸資本表示已推出一支7.5億美元的瞄準中國壞賬的基金。國際投資者對中國不良貸款市場的興趣正在升溫。
2017年6月9日
債務高成長,中國能否避免金融危機?
沈建光:穆迪宣佈將中國評級降低,獨特的中國模式是否可以持續?廣泛的國際指標並非沒有借鑑意義,相反這其實爲中國敲響了警鐘。
2017年5月31日
FT社評:中國真正的信用風險在影子金融
中國金融系統內在的風險主要來自國有銀行和國有企業違反監管規定的行爲,它們從影子金融領域獲得了可觀收益。
2017年5月31日
美國債務水準催生隱憂
邰蒂:美國經濟有什麼地方讓對沖基金大腕們夜不能寐?Citadel集團掌舵人格里芬的回答富有啓發性:衰退。
2017年5月23日
中國在應對信貸泡沫問題上面臨嚴峻考驗
調查顯示中國信貸收緊成爲市場最大風險,牛津大學的馬格納斯表示,未來6個月至兩年內影子銀行融資可能出現危機。
2017年5月19日
當全球經濟回暖遇到中國信貸週期
戴維斯:全球經濟增速較2016年的低谷期持續回升,中國的貢獻不容忽視。但信貸收緊正讓中國成長失去動能。
2017年5月9日
世行警告中國地方政府後門借款風險
儘管北京方面要求地方政府遵守財政紀律,但世行警告,中國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仍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借款和增加負債。
2017年5月8日
中國大型房地產開發公司負債嚴重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正面臨資金緊張,它們正進入3年來首次低迷。一些機構預測,今年房價將出現一位數下跌。
2017年3月29日
中國限制673萬「老賴」乘坐飛機和高鐵
中國最高法院宣佈,在過去四年中,中國限制了近700萬人乘坐飛機和高鐵,以懲戒他們不償還債務的行爲。
2017年2月16日
中國央行悄然收緊流動性
中國央行近日上調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加劇了有關政府政策焦點已從刺激成長轉向應對企業債務上升風險的猜測。
2017年2月9日
中國經濟的三個待解之謎
胡偉俊:目前對人民幣、房地產和債務問題均存在截然對立的看法。無論是哪一派,都只掌握了部分真理。
2017年2月4日
Lex專欄:有比沒有好的中國式違約
在中國,缺少違約案例並不代表企業財務狀況良好,而是說明處理失敗企業的程式不完善。如今這種狀況正在改變。
2017年2月3日
Lex專欄:中國的債務魔咒
2016年中國衰退論再一次落空,但看空中國者長期一直擔心的中國日益龐大的債務問題,正顯現出真正的緊張跡象。
2016年12月28日
分析:償債是中國資本外流最大因素
銀行貸款償還和證券投資解除在今年前九個月中國的淨資金流出中佔3010億美元,而對外直接投資僅佔780億美元。
2016年12月19日
中國「明股實債」判例威脅影子銀行
上月湖州市吳興區人民法院判決新華信託在港城置業破產中不享有破產債權,暴露了影子銀行「明股實債」投資的法律風險。
2016年11月28日
債轉股:中國解決債務問題的可喜動向
債轉股計劃規模太小,不足以成爲解決中國龐大的債務問題。但該計劃的出爐表明,政府至少在積極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2016年11月2日
澳洲擔心中國債務問題會殃及本國
澳洲財長稱,中國的鉅額債務對澳金融穩定構成了風險,澳洲需要整固財政並減稅,爲抵禦外部衝擊做好準備。
2016年10月31日
調查:中國債券開始吸引境外投資者
德銀調查顯示,外國基金經理打算在未來一年將其對人民幣債券的投資增加一倍,表明投資者對中國債市胃口變大。
2016年9月30日
下一個會是誰?
金奇:今年以來中國公司債券違約主要發生在國有部門。哪些公司將被債務纏身的地方政府放棄?哪些公司有望得救?
2016年9月23日
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捲土重來
經歷了2015年的下降後,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舉債今年回升,原因是政策制定者試圖利用國企對基礎設施的準財政支出,緩衝私企製造業投資的放緩。
2017年3月17日
中國地方政府欲靠「債轉債」解救殭屍國企
據中國國內媒體報導,天津市政府計劃對將渤鋼集團的部分債務轉換爲債券,以此來解救這家負債累累的國有鋼企。
2016年9月20日
FT社評:中國應當戒除「債務癮」
中國政府必須努力查明當前債務負擔的真正規模以及債務質量。承認債務問題的嚴重性是戒除「債務癮」的第一步。
2016年9月20日
熱門文章
1.
好的性教育,從出生就要開始?專訪性教育導師莫海琛
2.
滙豐與平安圍繞分拆的鬥爭可能不會停止
3.
中國製造業活動連續第二個月收縮
4.
中國電池企業在綠色技術「歐洲製造」中迎來了機會
5.
法國通膨率下降,歐元區有望不久結束加息
6.
韓企在印尼的大規模電池投資面臨不確定性
7.
「華盛頓共識」加速轉向,中國如何應對?
8.
每週時事分析:北韓射導故作氣定神閒狀
9.
中國機構改革的十大難題
10.
中國鐳射雷達新秀 禾賽科技美股失寵
|‹
上一頁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