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畫廊主都希望遇到一個畢加索」,星空間畫廊的創辦人房方沉浸在眼前那張價值連城的藍色的畢加索自畫像中,甚至忘記了按動手中相機的快門,這是他最喜歡的一張畢加索。在世人眼中,畢加索是天才的代名詞,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形式、甚至對藝術以外的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的房方卻看到了故事的另一面:「畢加索的商業天賦和藝術天賦一樣偉大,他像CEO或者產品經理一樣經營管理自己的作品和名氣。」
對於我這樣的非專業人士而言,跟房方聊藝術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因爲他能夠用現代商業的辭彙通俗地把高深的藝術市場故事講透徹,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供需關係與價格、藝術家的競爭力和風險控制等等,是屢屢從他的講述中蹦出的辭彙。過去十幾年,房方一直在從另外一個視角把脈難以捉摸的藝術市場,能夠佐證他的眼光和藝術邏輯的是一份相當不錯的商業成績單。
不敢談錢的藝術青年
但是談錢,曾經是房方最難以啓齒的事情。
房方從小生活在很自由的環境中,父母是運動員,他們熱愛運動,喜歡旅行和藝術。這樣的成長環境讓房方喜歡上了藝術,夢想成爲一位偉大的畫家。但是夢想並不能照進現實,考中央美院之前,房方看到了自己跟同齡人中最有天賦的孩子之間的差距,但是文化課並不差的他找到了另外一個繼續自己藝術夢想的辦法,他很輕鬆地考上了中央美院美術史系。「雖然不知道以後要幹什麼,但是至少可以繼續跟藝術打交道,」房方這樣形容他的大學生活。
屬於房方人生的第一個高光時刻來自於他在畢業之際的一次策展。他從上下幾屆同學的作品中遴選出自己覺得很好的作品,策劃了一個展覽。「這有點像下賭注,相當於我自己在預測未來十年裏誰會成爲我們學校最成功的藝術家,」房方回憶當年不無得意,「事後來看,我的成績單還是很漂亮的,我們那幾屆出現的很多優秀藝術家,都被我捕獲了。」
房方最終選擇了成爲一位畫廊主,他要透過展覽和出售作品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藝術的理解。
在藝術這件事情上,房方有一種難以妥協的清高。儘管他是拿著自己的積蓄殺入藝術品市場,用自己的錢在買作品,但他也不願意跟風做短線生意,買賣一些市場上一度很流行、但是他自己並不認可的藝術品,「畫廊不是畫店,它更像是一個與藝術投資有關的地方,要有非常清晰的、獨特的藝術標準。」
然而現實卻很殘酷,畫廊持續了八個月的空窗期,但這並沒有讓房方感到焦慮,他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這可能跟我讀藝術史有關吧,想要化解每天的焦慮時刻,最棒的答案都在藝術的歷史當中。」
「我的畫廊開了八個月,才賣出去第一幅畫,」房方回憶當時的場景,那個買家還是誤打誤撞來到他的畫廊,一眼就看上了其中一幅畫,「我在很長一段時間是不好意思賣畫的,我可以跟任何人就藝術和作品侃侃而談,但是我卻不知道如何面對一個客戶,如何開始談錢,如何爲藝術品定價。」
亞當·斯密的中國藝術門徒
「不可能去等著上帝,沒有任何人會來救我的。」痛苦掙扎之後的房方想清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出售藝術作品是他必須要完成的工作,藝術家需要他做這件事情,他自己想要在文化上擁有話語權,就必須在商業上取得成功。讓他頓悟的是兩百年前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他對於勞動分工的闡述給我很大的刺激,我跟藝術家不能僅僅停留在藝術上的知己,我必須要幫助他們完成作品在商業上的循環。」
房方來到商學院唸書,他在經濟學和商業智慧裏找到了一扇通往藝術世界的新大門,「我開始學著看財務報表,在中國當時沒有幾個本土畫廊主能夠看明白自己畫廊的財務情況;我開始從供需關係的角度思考藝術品的定價,而不是僅僅看作品的藝術價值、或者畫廊主有多大經濟壓力。」
這個痛苦中摸索出的辦法,卻讓房方站到了中國藝術市場的最前沿,「我開始把商業理念用在藝術世界裏,我會時不時地說管理藝術家、會把作品叫做產品、會給藝術家講他的作品應該如何定價才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房方笑稱自己是中國第一代本土畫廊主,還是中國本土第一代上過商學院的藝術從業者。
那怎麼管理藝術家呢?我很好奇,商業世界的規則和管理模式如何在個性張揚的藝術家那裏行得通。房方的回答很接地氣:「其實我給很多藝術家上了商學院的課程,我讓他們知道了商業世界裏的定價原則,怎麼才能控制風險,跟他們分享很多商業常識和邏輯。」
不過他也承認,最讓他焦慮的事情,是發現藝術家創作狀態不在,很長時間無法創作出好作品。那麼這時候會怎麼辦呢?我很好奇他會如何「管理」那些交不出好作品的藝術家。房方非常嚴肅地回答我這個問題,「某種意義上說,我跟藝術家是同謀,如果我對藝術家不苛刻的話,實際上是在葬送我們雙方的前程」。所以,房方會用最嚴苛的眼光去審視他喜愛的藝術家,並且把他這種審視得到的那種直覺去很坦誠地分享給藝術家。
房方把這個問題做了進一步延展,「交不出好作品,也可能是暫時的。因此創作這件事情,有時候得熬上很長時間,就像是深潛到海底那種感覺一樣,你可能要憋很久很久,你可能才能浮出水面,纔能有優秀的作品。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成爲藝術家的朋友,夥伴,幫他一起度過這段時間,幫他處理各種困難;還要像運動員身邊的陪練那樣,不斷地激發起他的鬥志和對勝利的渴望,真正好的藝術需要時間去煎熬。」
比商業更重要的事
回報率,是房方希望透過商業成功檢閱自己藝術投資的方式之一,但在他心中,還有一個更有野心、也更重要的目標:那就是同歷史上那些偉大的畫廊主一般,他們不僅在商業上取得成功,還與傳奇的藝術家們一道成爲新的藝術浪潮、標準的共同推動者,他們跟藝術家一道,共同創造著藝術的世界。
但是畢加索不世出,可能幾個世紀才能碰到一個能夠真正開創一個全新藝術潮流的藝術家,這件事情是不是特別看運氣?我把這個問題拋給房方,他笑著回答:「我覺得在藝術的世界裏,有很多被低估的價值或者是錯誤的判斷,這些就足夠讓我興奮。我覺得畫廊主的一項很重要工作,就是去發現那些被低估的價值。」
不過房方也承認,這些藝術家能否像畢加索一樣取得藝術和商業上的巨大成功真是需要靠運氣,但是他能夠幫助那些被低估的藝術家尋找到認同他們的市場,這同樣也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一旦發現這樣的機會,他會覺得興奮不已,「一個是覺得我的使命來了,一個是生意來了。」
房方心中其實還有一個更有意思的人生目標,那就是成爲畫廊主貝耶勒這樣的人。貝耶勒是畢加索作品的代理人,當他功成名就離開職業舞臺的時候,在他的告別致辭裏,說他這一生要感謝那些在他這裏買過畫的人,但更要感謝那些沒有買的人,因爲正是這些人不買的決定才導致他自己在晚年極爲富有,「他透過他的一生的畫廊事業,沉澱了非常多的珍貴的藝術品,尤其是很多在當時不被人接受、無人問津,到後來卻成爲價值最高的那些作品,這考驗了畫廊主的藝術判斷能力、敏銳的商業頭腦和過人的忍耐力,一個都不能少。」
最近,房方的星空間畫廊剛剛完成了爲唯一獲普立茲獎的華人、國際知名的記者劉香成舉辦的攝影作品展。「他在新聞界是被公認的、非常有成就的攝影記者,那麼在藝術世界,尤其是在中國,攝影作品是否具備收藏價值就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房方又在做一次新的挑戰:讓中國藝術市場接受攝影收藏,特別是新聞攝影收藏。
採訪的過程中,房方最常提到的詞就是「興奮」和「刺激」,他始終對藝術與生活保有極大的熱情,並不斷挑戰未知。房方非常喜歡「畫廊主」這個身份,因爲它兼融了敏銳的商業嗅覺與獨特的藝術氣質,他相信只有最偉大的藝術才能創造最偉大的商業。從媒體人到策展人,再到畫廊主,房方雖然身份多元,卻始終在藝術的旅途中,清晰著自己的方向。對房方來說,藝術就是活著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