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FT大參考:日本重建困難重重

福島核電站仍未解決的核危機暴露出了日本政府的大量失職之處。官方承諾保護民衆免受輻射侵害,但在輻射監測不足等問題暴露後,民衆對這種承諾的信任受到了損害。
2011年8月15日

中國國有石油企業有望繼續「走出去」

全球第二大煉油企業中石化(Sinopec)週日表示,擬透過發售債券和可轉換債券,籌資至多500億元人民幣 (合78億美元),用於資助項目、充實營運資金和償還債務。
2011年8月29日

利比亞石油業「元氣大傷」

利比亞可能在幾周內就能重返全球石油市場,但產量完全恢復恐怕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時間。持續6個月的衝突已使其日產量從之前的160萬桶降至僅僅5萬桶。
2011年8月23日

水務是個大市場

英國學者巴特勒和皮爾遜:全球人口每天增加22萬人,這需要新的水源。在即將來臨的水資源短缺和衝突時代,水務行業迫切需要更大規模的全球整合。
2011年8月22日

Lex專欄:太陽能面板降價有喜有憂

光伏太陽能面板價格大幅下跌,導致一些企業陷入困境。該行業雖未陷入危機,但也難取得蓬勃的發展。但據估計,到2016年,常規電力的成本升高,會讓光伏電力具備競爭力。
2011年8月18日

又一家中國概念股在美遭質疑

中國能源技術(SinoTech Energy)成了最新一家在公司治理及會計標準方面受到指控的中國海外上市企業,該公司爲自身的聲譽進行了辯護。
2011年8月18日

日本可以沒有核電

FT專欄作家戴維•皮林:日本擁有全球第三大地熱資源儲量,以及第六大潮汐能儲量,透過能源節約和發展可再生能源,該國或許可以在20年內取消核電。
2011年8月16日

東電第一財季虧損74億美元

福島第一核電站(Fukushima Daiichi)營運商——東京電力公司(Tepco,簡稱東電)披露的一季度財報顯示,當季淨虧損5717億日元(合74億美元),因其開始計提受3月份核事故影響的數萬人的賠償費用。
2011年8月10日

中投擬42億美元入股法國燃氣公司

法國公用事業公司——法國燃氣蘇伊士集團(GDF Suez)已進入深入談判階段,擬向中國主權財富基金出售旗下勘探和生產業務的少數股權,價值最高可達30億歐元(合42億美元)。
2011年8月9日

印度ONGC擬出售深水項目股權

印度國有石油天然氣公司(Oil and Natural Gas Corporation, ONGC)正就出售印度資源豐富東海岸沿岸深水開發項目的股權,與外國油氣巨擘英國天然氣集團(BG)、義大利埃尼集團(ENI)、英荷殼牌公司(Shell)進行談判。
2011年8月8日

太陽能電池行業低迷帶來整合機會

今年以來,太陽能電池和矽片現貨價暴跌40%。業內人士認爲,今後實力較弱的企業將被迫退出或合併,而以中國製造商爲主的市場領軍者將脫穎而出。
2011年8月4日

長江基建39億美元收購英國水務公司

香港大亨李嘉誠(Li Ka-shing)控股的長江基建(Cheung Kong Infrastructure),將以39億美元(合24億英鎊)購買英國公開上市的公用事業公司Northumbrian水務。
2011年8月3日

中國確定太陽能發電上網電價

中國宣佈了首個全國統一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此舉突顯出中國作爲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耗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決心。
2011年8月2日

核電業的未來領袖

核能行業出現了人才老化趨勢,加上日本福島核事故的發生,使一種課程變得更爲搶手——這種課程能夠全面培訓員工在覈電廠管理、運營和技術方面所需的技能。
2011年8月1日

分析:中國重返倫敦AIM?

人們曾經以爲倫敦證交所第二板交易市場AIM與中國緣分已盡,但近來的一些進展表明,這個結論有些倉促。或許,AIM與中國的關係只是經歷了一段困難時期。
2011年7月25日

中俄對西伯利亞天然氣價格仍存分歧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副首席執行長亞歷山大•梅德維傑夫(Alexander Medvedev)表示,由於在價格上存在分歧,俄羅斯和中國之間仍然沒能敲定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
2011年7月25日

中海油21億美元收購加拿大破產油砂企業

中國國有企業中海油(Cnooc)已同意以21億美元(包括債務),收購總部位於卡爾加里的破產油砂生產商Opti Canada,這突顯出中國企業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石油行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2011年7月21日

Lex專欄:中海油「時來運轉」?

競購優尼科碰壁六年後,中海油終於盯上了一筆有望順利完成的北美能源交易。該公司爲收購已經破產的加拿大Opti付出的價格較低,但這個低價反映了油砂項目的種種風險。
2011年7月21日

李嘉誠撒錢英國公用事業

距收購法國電力公司旗下的英國電網業務不到一年,李嘉誠名下的長江基建又向Northumbrian水務發出了收購要約。他是否正在犯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
2011年7月19日

歐盟稱中國進一步限制稀土出口

在歐盟、美國和日本方面遊說了幾個月之後,中國在週四公佈了新的配額數據,將這些戰略材料的出口保持在去年的水準上。
2011年7月15日

日本首相呼籲逐漸退出核電

日本首相菅直人(Naoto Kan)呼籲該國逐漸退出核電。這是3月份的海嘯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Fukushima Daiichi)危機以來,菅直人就核能問題發表的最強烈聲明。
2011年7月14日

美國超導公司遭遇中國「氣流」

美國超導公司最大的客戶華銳風電正逐步轉向本土供應商,這突顯出中國公司自主研發的抱負。但人們也懷疑,華銳風電能否完全在地化採購過去從美國供應商那裏獲得的部件。
2011年7月13日

博地聯手安塞樂米塔爾收購麥克阿瑟

美國博地能源(Peabody Energy)已聯手鋼鐵製造商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向澳洲麥克阿瑟煤炭公司(Macarthur Coal)提出47億澳元(合50億美元)的收購報價。
2011年7月12日

案例:中國節能科技涉嫌欺詐

美國證交會訴中國節能科技公司及相關人等一案,可能成爲投資者藉以判斷「買殼上市」公司若遭調查可能落得什麼結果的模板。
2011年7月8日

蒙古煤田開發 中美俄三分天下

蒙古政府決定讓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公司共同開發塔班陶勒蓋煤田——全球最大的未開發煤田之一,是在艱難的地緣政治現實面前採取的一項精明的政治策略。
2011年7月6日

沒有期貨市場就沒有碳交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中國已選取多個碳交易試點省市。在確立碳指標總量規模後,關鍵一步就是讓金融市場,特別是期貨市場,成爲碳價格的發現平臺。
2011年7月5日

日本首相熱門人選呼籲退出核電

前原誠司(Seiji Maehara)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在海嘯中受損的福島第一核電站(Fukushima Daiichi)發生危機之後,應該「基本上停止」建設新的核電站。
2011年7月4日

華潤2.4億美元收購內蒙古水泥企業

中國政府將開發內蒙古提上了議事日程,這從《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發佈可見一斑。
2011年7月1日

分析:中國不急於開採非常規天然氣

地質學家希望在中國完成一個非常規天然氣領域的重大發現,但因中國常規天然氣儲量充足,中國非常規天然氣的前景尚不明朗。
2011年7月1日

Lex專欄:爲國際能源署喝彩!

國際能源署38年來首度挑戰歐佩克,是爲了維護消費者的利益,並非在「操縱市場」。而歐佩克的激烈反應,表明IEA此次戳到了痛處。
2011年6月29日

FT社評:日本政府不應救東電

救助東京電力公司,無異於在寬容的道路上又邁出了一步,而寬容正是導致日本核行業運轉嚴重失常的首要因素。
2011年6月29日
|‹上一頁‹‹5859606162636465666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