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娛樂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獵殺」藝術傑作

偉大藝術作品被博物館收藏後,就成爲非賣品。但仍有一些傑作在私人藏家手中,這些夢想中的藏品都在誰手裏呢?
2016年6月23日

期待中國藏家多支援公共文化

吳可佳: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何慕文強調,公共博物館藏品多元化使博物館對藝術的研究、教育和展覽更有意義。
2016年6月17日

世界文化遺產該怎麼分享?

宋佩芬:西方館藏出借到中國展出,最大的問題是保險費。英國的保險費由政府支付,英國博物館也享有自主權。
2016年6月17日

《魔獸》:中國式好萊塢大片

曹峻:中國基因,讓這部好萊塢大片在中國內地享有特殊待遇。
2016年6月16日

中國文玩珠串市場遇「七年之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馬繼東:09年,大批白領、工程師等新玩家湧入文玩珠串市場,行情爆發;這股熱潮去年開始大幅降溫,曾經的當紅珠串乏人問津。
2016年6月7日

中國影像藝術家曹斐紐約辦展

曹斐的影像作品充滿傷感,對轉型中的中國社會提出了尖刻批評。《誰的烏托邦?》、《La Town》等作品對中國城市的暴力轉型發出了怒吼。
2016年6月3日

專訪Met服裝大展出品人

安德魯•波頓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服裝學院院長,今年他負責主題爲「手工x機械」的服裝大展。爲服裝學院籌款的Met Ball如今成爲全球時裝盛事。
2016年6月3日

明星僱用的知名造型師們

爲碧昂斯單曲《Formation》MV打理造型的是瑪尼•塞諾豐特,她擅長將街頭裝束整合出驚人效果。蕾哈娜、Lady Gaga甚至各時裝大品牌也都聘請造型師。
2016年5月27日

一位有「中國眼」的德國藏家

宋佩芬:弗爾睿熱衷收藏中式古董傢俱,並擅於將中式古董傢俱和歐洲古董藏品混搭展出,他將柏林全德最大的電信通訊碉堡改造成私人博物館。
2016年5月20日

文藝片困局出路:分線發行

陳昌業:《百鳥朝鳳》讓中國藝術片發行困境進入大衆視野。待中國電影銀幕數進一步提高,排他性的分線發行或可能實現,或許能爲藝術片帶來機遇。
2016年5月18日

中國爲何沒有藝術片院線?

曹峻:藝術片院線也需要重磅作品啟用市場,而中國的引進電影配額,讓外國商業大片都難入中國,更不用說慢熱的文藝片了。中國藝術片院線無力生長。
2016年5月18日

西方抽象大師能征服中國嗎?

曾焱:西方抽象藝術大師級藝術家肖恩·斯庫利在中國頻頻辦展,策展人菲利普·多德表示,西方抽象藝術想進入中國藏家的財富視線,還需要時間。
2016年5月13日

中國藏家爲何高調「炫富」?

方翔:中國藝術藏家的高調,除了要展現自己的品位之外,更與他們的企業發展擴張以及私人美術館戰略也有很大關係。藝術藏品成了某種信用憑證。
2016年5月12日

《枝繁葉茂》聚焦中國農村

Louis Hothothot:這部電影用單純而殘忍的魔幻現實主義劇情,反映中國農村的生存困境,揭示農村的凋敝,不只是景觀,更在於情感和人心。
2016年5月10日

品牌該以什麼姿勢植入藝術?

BMW集團15年起設立「BMW藝術之旅」,贊助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新藝術家,BMW的角度是「旅程」。大衛杜夫、瑞銀、古馳、路易威登贊助藝術也各有創意。
2016年5月6日

IWC萬國表:只在中國有電商

FT中文網編輯劉皓琳:IWC萬國錶行政總裁喬祺斯說,作爲兩百年來技術幾乎沒有改變的傳統產品,定位高階的萬國表必須與時俱進,尤其在中國市場。
2016年5月6日

21世紀的盜墓者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馬繼東:「跑男」在杭州博物館撕名牌,引發「保護文物」的爭議。作爲全球最大藝術品新市場,中國是全球文物犯罪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2016年5月3日

中國拍賣市場「寡頭」化

方翔:中國嘉德、保利拍賣系和北京匡時三家拍賣行2015年總成交額佔中國內地拍賣市場的80%以上,資本運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6年4月28日

王亞彬爲英國芭蕾編舞

宋佩芬:這是中國舞者第一次爲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編舞。英方製作人計劃邀請更多中國編舞家及舞者前來演出。和中國相比,西方舞者更強調個性。
2016年4月22日

崔健:從代言時代到不合時宜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新專輯《光凍》中的老崔依然令人佩服,在這個喧囂光鮮但空洞貧乏的時代,他仍高舉八十年代的理想主義,儘管顯得不合時宜。
2016年4月20日

卡地亞助力中國博物館熱潮

卡地亞與中國政府簽署框架協議,就藝術與文化交流項目展開合作。此舉將助力中國博物館建設熱潮。卡地亞旗下的當代藝術基金會有豐富的藝術經營經驗。
2016年4月15日

國際藝術界的「南韓風」

南韓藝術近年屢獲國際認可。南韓單色畫在拍賣中屢創佳績,藝術家摘得威尼斯雙年展大獎。90年代南韓藝術家更是贏得了西方主流社會認可,併成時尚。
2016年4月15日

中國藝術家在多哈說藝術

宋佩芬:卡達與中國共同舉辦文化年,藝術家蔡國強策展了「說說藝術怎麼樣」,挑選15+1位中國藝術家去多哈對談藝術。
2016年4月1日

「時裝電影」崛起

2015年許多時裝設計師跨界導演電影。湯姆•福特之前導演的《單身男子》曾獲奧斯卡提名和英國BAFTA獎,新片《Nocturnal Animals》也被看好。
2016年3月11日

私人博物館不是藏家的靈丹妙藥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吳可佳:蓋蒂保護所所長提姆•偉倫強調,一些私人博物館面臨資金和身份的挑戰。爲什麼藝術收藏不能是另一個文化機構的一部分呢?
2016年5月27日

他把敦煌莫高窟帶到美國加州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吳可佳:美國蓋蒂保護所與中國敦煌研究院已合作了20年,今年夏天,他們將把三個複製窯帶到洛杉磯,在美國展覽敦煌藝術。
2016年5月20日

中國80後新藏家的新思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馬繼東:包括黃予在內的中國八零後新藏家,透過私人美術館、基金會和贊助人等長線型態,構建藝術新系統,承擔公共教育等社會職能。
2016年5月17日

誰缺席了票房造假鬧劇?

陳昌業:《葉問3》票房造假事件,從發端到爆發,最令人遺憾的是中國電影行業自己的協會、工會的遲鈍和缺席。經歷票房證券化風波的中國電影,靠什麼抵擋下一次危機?
2016年5月3日

要鼓勵從沒來過的人來美術館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吳可佳:美國惠特尼美術館館長韋恩博格心目中理想的美術館,是讓不同膚色、年齡與健康狀況的人感到賓至如歸。
2016年4月29日

我們的工作是發掘新藝術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吳可佳:美國惠特尼美術館館長亞當•韋恩博格強調,爲藝術家的創作早期提供支援,而不是在他們成名後介入,是他們的工作。
2016年4月22日

中國大衆藝術消費時代即將到來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馬繼東:近三、四年,中國高階藝術品市場持續降溫,但大衆藝術消費則勢頭猛烈。85後成爲中低端藝術品、藝術衍生品的消費主力。
2016年4月5日
|‹上一頁‹‹2627282930313233343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