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娛樂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烏利•希克的「中國生涯」

劉裘蒂:這部紀錄片濃縮了烏利•希克商業、政治與藝術三重人生,並見證了中國四十年開放及當代藝術發展史。
2018年1月5日

阿布扎比羅浮宮:野心與視野

吳可佳:醞釀逾十年的阿布扎比羅浮宮已對外開放。這座強調普世性並聚焦全球的博物館會改變世界文化版圖嗎?
2018年1月5日

誰在推動最貴中國藝術品誕生?

方翔:對於億元藝術品,藝術價值本身已不再重要,成交價實際上取決於市場上流動的貨幣值。
2017年12月29日

美國人看《芳華》:錯置的普世價值

劉裘蒂:中國的斯皮爾伯格——馮小剛,爲什麼目前還沒有辦法讓非華裔的美國大衆走入電影院看他的《芳華》?
2017年12月27日

2017:中國民營資本全面落地藝術行業

馬繼東:越來越多民營資本將藝術品作爲企業投資、風險轉移的資產配置手段,並倒逼中國藝術品市場升級轉型。
2017年12月26日

一個西方視角的中國當代藝術展

劉裘蒂: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舉辦的《1989年後的藝術與中國》,是美國迄今最大規模的中國當代藝術展。
2017年12月8日

2017中國電影市場:冰火兩重天

曹峻:新一代中國影人大膽任性,橫衝直撞,倒恰恰扣住時代脈搏:要麼無聲無息,要麼就驚天動地!
2017年12月6日

藝術品電商,太超前嗎?

馬繼東:烏鎮網路大會,劉強是官方邀請的藝術領域唯一代表。他成立Artand,3年有6萬藝術家入駐。
2017年12月5日

隋建國vs.科尼利亞•帕克:雕塑的中西視角

吳可佳:裝置藝術家科尼利亞•帕克與雕塑家隋建國生於同年。他們暢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創作出發點和理念。
2017年12月1日

一個法國導演眼中的中國「低端人口」

Louis Hothothot:《十八梯的最後一天》聚焦重慶「低端居民」爲了讓位新商業中心,不得不遷移的故事。
2017年11月28日

一個跨越了五大洲的雙年展

宋佩芬:由阿根廷國立大學舉辦的「南美洲藝術雙年展」有15個國家參展,跨越五大洲,宗旨是讓民衆參與。
2017年11月24日

卡達的文化外交

宋佩芬:雖然阿拉伯五國宣佈與卡達斷交,但這個波斯灣小國憑藉文化外交,並沒有被世界孤立。
2017年11月17日

從《救世主》談東西方古畫鑑定

劉九洲:中國古書畫鑑定中常有陰謀論的聲音,西方則很少。油畫與中國古書畫鑑定,有什麼差別呢?
2017年11月15日

中國投資處女地:藝術品財富管理

馬繼東:全球22%的財富人羣收藏藝術品,中國富豪遠低於這個比例。中國富豪最青睞的藝術品類是什麼?
2017年11月14日

與FT共進下午茶:音樂慈善家伊琳娜

精英的意思或許就是你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圈子。俄羅斯前鋼琴家伊琳娜從那個圈子裏走來,如今已做了21年的音樂慈善。
2017年11月8日

石黑一雄:經濟這頭野獸牽制著文學

非非馬:諾貝爾文學獎新得主石黑一雄指出,作家得獎有偶然性成分,比如作品恰巧符合了時代當時的需求。
2017年10月26日

天價藏品後的研究型藏家

馬繼東:藏家曹興誠在臺北居所地下專門闢出鑑別古董的高科技研究室;伍嘉恩更是鑽研明代傢俱30年的行家。
2017年10月24日

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怎樣?

吳可佳:美國宣佈將於明年年底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對文化藝術領域將產生怎樣的影響?業內人士怎麼看?
2017年10月20日

達芬奇拍品「救世主」受矚目

方翔:11月將亮相紐約佳士得的這幅拍品估價一億美金。這幅作品的發現及鑑定過程也頗具傳奇性。
2017年10月20日

大衛•霍克尼刷爆歐美藝術圈

倫敦泰特、巴黎蓬皮杜和紐約大都會,三家美術館聯合推出大衛•霍克尼巡展,讓這位英國在世畫家成爲焦點。
2017年9月29日

收藏家必須面對的兩道坎

馬繼東:律師劉鋼93年開始收藏。作爲藝術藏家,他同樣面臨「財力」和「子女」兩道坎。他是怎麼應對的?
2017年9月25日

克拉克:博物館必須適應年輕觀衆

吳可佳:V&A策展人克拉克表示,年輕觀衆特別期待從新技術中看到佛教藝術的內容,因此必須適應他們的要求。
2017年9月15日

明代傢俱爲何被中國藏家熱捧?

方翔:明式傢俱如今被熱捧,恰逢中國經濟再次崛起之時。如今它處在早期外流、近年迴流的過程中。
2017年9月15日

許知遠:中國最後的「公知」?

張鐵志:他總能站在時代新浪潮上,卻不甘心跟隨浪潮,而是試圖緊抓住岩石,表示對這個庸俗年代的最後抵抗。
2017年9月14日

克拉克:觀衆對「編年布展」沒興趣

吳可佳:V&A策展人克拉克講述如何用全新布展理念,向西方普通觀衆展示東方佛教雕塑藝術,並解釋佛教文化。
2017年9月8日

當代藝術遇到「深圳速度」

馬繼東:夏季風力排質疑,在深圳設立「蜂巢」的第一家分支。深圳的新藏家開放與接納的程度,讓他感到驚喜。
2017年9月5日

《敦刻爾克》:身體體驗纔是電影的重點

Louis Hothothot:社交網路讓人們更重視「此地此刻,我做了什麼」。諾蘭用技術滿足觀衆身體體驗的需求。
2017年9月4日

藝術節是怎麼成爲愛丁堡文化品牌的?

宋佩芬:今年是愛丁堡國際藝術節、邊緣藝術節的70大壽。「二戰」後這個節的創辦,則是出於偶然。
2017年9月1日

李景漢:讓藝術紓解白領人生的忙與煩

曾以開辦北京「四合苑」、上海「外灘3號」等畫廊而享譽中國當代藝術圈的李景漢,最近將畫廊開進了北京CBD,目標從富貴人羣轉向了高級白領。
2017年7月31日

與伊莎貝拉共進午餐

伊莎貝拉•羅西里尼不喜歡名利場,卻因特立獨行被時尚圈青睞。她喜歡上了昆蟲和它們的繁育方式。爲了拍攝生物類影片,她正在紐約大學讀動物研究學位。
2012年9月4日

與FT共進午餐:安吉麗娜•朱莉

安吉麗娜•朱莉:「隨著我與布拉德的年歲成長,我們打算少拍戲,這一行我們已經幹了太長時間……」
2012年8月18日
|‹上一頁‹‹2223242526272829303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