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娛樂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蔣勳:心裏藏著個「妙玉」

非非馬:蔣勳胸前的玉飾與他的第一個iPod幾乎一模一樣。他借它提醒自己:既要極古典,也要極現代。
2018年7月3日

幾位洛克菲勒三代的收藏曆程

吳可佳:與洛克菲勒家族合作40年的彼得•強森說,幾位洛克菲勒三代的收藏各有特色。母親阿比對他們影響深遠。
2018年6月29日

洛克菲勒二世的收藏史

吳可佳:洛克菲勒二世及夫人阿比收藏理念迥異。阿比不顧丈夫的反對,創立MoMA。歷史學家彼得•強森細說從頭。
2018年6月22日

時裝紀錄片扎堆面市

薇薇恩•韋斯特伍德、拉夫•西蒙斯等設計名師和知名時尚編輯的紀錄片扎堆面市。誘人時裝業的幕後備受關注。
2018年6月22日

《射鵰》英文版爲何遲到60年?

何越:金庸《射鵰英雄傳》出版60年後終在英國出版英文版,並在歐洲8國售出多語種版權。這麼久,爲什麼?
2018年6月21日

藝術新藏家入門的九個建議

魏寧均:藝術品市場光怪陸離,但還是有些小技巧讓你在第一次收藏後不會後悔。
2018年6月15日

中國文學在西方:比印象派還遙遠

何越:英國華裔作家薛欣然認爲,中國文學與西方市場的隔閡有多種因素。中國缺少面向西方的名著縮寫版。
2018年6月11日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的來龍去脈

趙瀟:大英博物館有2.5萬多件中國文物。我從藏品捐贈人斯隆爵爺開始,理清了中國藏品的幾次重大來源。
2018年5月31日

王兵:中國沒形成真正的電影文化

Louis Hothothot:屢獲西方電影節獎項的紀錄片導演王兵認爲,中國電影類型還比較單一。
2018年5月25日

汪濤:青銅器藏家主要是中國人

吳可佳:汪濤博士指出,藏家越來越重視藝術品內涵和歷史傳承。青銅器量少價高,藏家多是對中國歷史有情結。
2018年5月18日

中國新一線城市迎來藝博會

馬繼東:首屆「藝術成都」吸引了佩斯、常青等知名畫廊參展。中國西南藝術市場支撐得起大型藝博會嗎?
2018年5月16日

汪濤:青銅器後的另一個宋徽宗

吳可佳: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吉金鑑古」中國皇室青銅器展彙集中外博物館珍藏。策展人汪濤詳解全新策展視角。
2018年5月11日

律師事務所推動的藝術中心

魏寧均:公司、財團推動建立的私人美術館在中國方興未艾。但私人美術館健康、可持續的運營方式還需要探索。
2018年5月11日

麥科馬克博士談洛克菲勒三世

何越:洛克菲勒三世因熱愛亞洲文化而創立亞洲文化協會。麥科馬克曾長期任該協會主席。她96歲仍思維敏捷。
2018年5月9日

我出版了一本英文小說

謝宏:年近50的我,居然在一家丹麥出版社出了本英文長篇小說。箇中過程雖艱辛但也充滿奇蹟。
2018年5月8日

藝術北京2018:從高階到親民

Louis Hothothot:13年曆史的「藝術北京」藝博會姿態更親民,展品也以發展消費級藏家和新藏家爲主要方向。
2018年5月4日

倫敦舉辦晚清攝影展

趙瀟:蘇格蘭攝影師約翰•湯姆遜曾旅行中國大陸進行記錄攝影,先後到達廣州、澳門、臺灣、北京等地,近日這些晚清時代的攝影作品亮相倫敦大學汶萊美術館。
2018年4月27日

藝術家邱黯雄:美術館多,好作品少

吳可佳:邱黯雄認爲,當代藝術需要先看作品解釋才能明白作者意圖,是全球性需要反省的問題。
2018年4月27日

瑞士滑雪勝地的藝術盛會

宋佩芬:瑞士滑雪勝地、達沃斯論壇舉辦地恩嘎丁山谷近幾年漸成藝術天堂,畫廊與藝博會也開始扎堆出現。
2018年4月20日

香港藝術市場背後的資本推手

馬繼東:以國際一線畫廊爲代表的資本,正在向亞洲藏家強勢輸送西方當代藝術「強勢貨幣」,本土話語權漸失。
2018年4月17日

藝術品市場價值走向多元化

方翔:藝術品市場正在擺脫由藏家偏好來決定價值的時代,東西方審美、傳統與現代相互交融,價值更多元。
2018年4月13日

電影《比得兔》考驗英美文化差異

何越:好萊塢借英國比得兔把田園鄉村與奢侈百貨兩大英國特產濃縮在一起,英國人會買賬嗎?
2018年4月4日

一位捐贈4.5億英鎊藝術的神祕隱士

宋佩芬:這位30年離羣索居的神祕富豪在去世後震驚歐美收藏界。他位於義大利都靈郊外的藝術別墅將在2019年開放。
2018年3月30日

畢加索的作品和他的戀人們

吳可佳:畢加索在人生不同階段與各個戀人相處的狀態也不同。他經歷的女性,在人類藝術史上留下了永久印記。
2018年3月30日

「設計上海」怎麼定義「好設計」?

馬繼東:今年「設計上海」展熱度空前。該展創意總監認爲,好設計既要實用,也要能刺激視覺並引發愉悅感。
2018年3月27日

畢加索最重要的三幅作品

吳可佳:全球印象派與現代藝術專家大衛•諾曼心目中畢加索TOP3,選擇標準爲:作品創作時期、稀缺性、藏家的轉變。
2018年3月23日

HTC王雪紅:我們爲什麼做VR藝術?

宋佩芬:王雪紅認爲,儘管現在VR技術很貴,很快會有經濟型號可以商用,除了遊戲,她也看好藝術領域。
2018年3月23日

《金錢世界》:剖析豪門金錢觀

Hothothot:本片根據美國鉅富保羅•蓋蒂之孫綁架案改編,與講述李嘉誠之子綁架案的電影《樹大招風》風格迥異。
2018年3月22日

《舌尖三》爲什麼不好看了?

鄭靜:《舌尖三》講了工匠精神、傳統禮儀、中醫理法等,成了中國形象片,立意是高了,卻沒落在「喫」上。
2018年3月16日

中國藝術教育重「技」輕「美」

劉昊:推崇技法的培養,卻忽視美學薰陶,藝術教育止步於兒童興趣班,這是當下中國藝術教育的最大問題。
2018年3月15日

一位香港藝術界政協委員的提案

馬繼東:鄭禕在香港創辦樂天陶社,長期在內地生活。她曾提議取消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評選。今年交了七份提案。
2018年3月13日
|‹上一頁‹‹18192021222324252627››下一頁›|